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我市将窨井设施专项整治列入2021年重点民生实事

排出“时间表”,保障市民“脚下安全”

摘要:

市城管局环卫处工作人员再次普查辖区内的窨井设施。记者 张铮 摄


“小井盖”关乎市民“脚下的安全”。诸如窨井盖下沉、破损、缺失等,不仅会影响城市形象,而且会给市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今年,我市将窨井设施专项整治列入重点民生实事,提出“政府组织、检察赋能、齐抓共管、全民动员”的工作思路,计划通过两年时间,完成窨井设施整治工作,建立窨井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窨井设施安全运行水平。

6月3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整治背景】

井盖问题多,影响市民出行

窨井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件,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记者走访市区多条道路发现,路面井盖问题颇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毓秀路进行了整体提升,但通车后出现个别井盖比路面高的问题。我每次骑车经过都非常小心。”家住市区毓秀路附近的周莉丽说。

“市区湖滨路的井盖普遍出现了下沉现象。”市民张明说,该路段的窨井盖大约比路面低了10厘米,来往车辆都“躲着走”。

其实,在市区,有问题的井盖并不少见。还有市民反映市区一些铁井盖不仅下沉还松动,每当车辆经过时,总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

据了解,日常管理中,窨井设施权属单位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各自负责所属井盖设施的管护工作。虽然各个部门管理井盖的方式略有不同,但都是以人工巡检为主。

由于井盖数量大、分布广,单纯依靠人工巡检无法及时、有效处理井盖问题。另外,多个权属单位还带来井盖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的道路井盖质量好,破损率就低;有的道路井盖质量差,破损率就高。

而在“数字城管”办理的案件中,井盖沉降和破损等问题最为突出。

【排查进展】

共普查各类井盖18万个

为更好地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今年,我市将窨井设施专项整治列入了重点民生实事,对市区窨井设施问题进行专项排查。

当日,市城管局环卫处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上路,对辖区内各类窨井设施进行再次普查。“你看,这个井盖有些松动,需要进行加固。”在市区建设路,工作人员一边普查,一边上报信息。

许昌瑞贝卡水业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管理单位,也全面展开窨井(闸)盖的管理和治理任务。连日来,席新亮、张斌等普查人员起早贪黑,在东至建安区五女店镇桃源路、北至农大路、南和西分别至环城路的广大区域,分区域、分路段开展普查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许昌城区的大街小巷。

“我们每天沿着城区道路对井盖进行查找、确权、定位、拍照、建档,及时、准确地将井盖情况上报,有的区域甚至普查了多次。”许昌瑞贝卡水业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说,从今年2月至今,他们初步建立起“一路一档案、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的电子档案。

对于窨井设施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红波告诉记者,我市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窨井设施整治工作,建立窨井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窨井设施安全运行水平。

“我市还要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窨井设施进行处理,对已确认废弃的窨井设施及时进行填埋,对低洼、易涝等地区的窨井加装防坠设施,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盖体损坏、发生沉降的老旧窨井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李红波说。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城市公共区域窨井设施的普查工作,共普查各类井盖18万个,其中问题井盖有2.8万个。对非公共区域的窨井设施普查正在有序进行。

【专项整治】

保障市民“脚下的安全”

市区劳动路的施工目前还在进行。这两天,工人们正在对已通车路段的一些问题井盖进行整修。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经过一番整治,凹陷、沉降的井盖不见了。

“根据民生实事有关要求,我们已经向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下达了今年的窨井设施整治任务。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城市公共区域1.2万个问题井盖的整治。”李红波说。

据了解,这次窨井设施专项整治的范围是:市区和各县(市)城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地等公共区域设置的所有窨井盖;学校、医院、商场、车站、码头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以及居民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建制镇等区域设置的窨井盖。

我市城管部门计划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区域窨井设施的普查、确权、建档工作,今年年底前完成40%问题井盖的整治;明年完成剩余60%问题井盖的整治,并建立“一路一档案、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的电子档案。

各县(市、区)要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开展普查,厘清各类窨井(包括联建、共用管道井)的权属关系和责任主体,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

同时,各县(市、区)要开展分类整治,对已确认为废弃的窨井,由产权管理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填埋;对低洼、易涝等地区的窨井,要对加装的防坠设施进行全面排查,防止出现人员坠井的情况,提高其安全性;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盖体损坏、发生沉降的老旧窨井盖,要及时进行更新。

市住建局也严格按照省住建厅技术导则开展病害井盖整治工作,规范加装防坠落设施,更换球磨铸铁井盖,避免日后返工。对今后新出现的病害井盖要全部按照技术导则要求进行整改,保障市民“脚下的安全”。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