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03:17:29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毛迎
我要分享:
引龙街非常窄。
核心提示
在许昌,如果你想吃烧鸡、涮羊肉、炝锅面、壮馍、油酥火烧等美食,有一条街可“一站式”满足你的愿望,它就是引龙街。
引龙街是许昌老城中心一条狭窄的街道。这条街历史悠久,在许昌人的记忆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美食云集,是备受人们喜爱的美食街。
■ 小街历史悠久,名称寓意深远
引龙街位于魏都区东大街道办事处兴隆社区,东西走向,西头与察院西街相交会,东头是一个十字路口,北、东、南三个方向分别是聚奎街、文会街、文昌街。
引龙街的名字很大气,街道却并不宽敞。“这条街为什么叫引龙街?”3月23日,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了几名商户和路人,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在一家饭店门口,一名中年男子刚刚吃过饭准备骑电动车离开。他笑着说:“据说以前这条街路面不平整,下雨的时候有水坑,有人提议干脆叫引龙街,就有了这样一个名字……”
传说的真实性难以考证。关于引龙街名称的由来,其实有着美好的寓意。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察院西街以前叫文明街。《许昌文史资料》记载:许昌旧有文昌阁、奎星楼、文明寺,以此命名的街道有奎楼街、聚奎街、文昌街、文明街(今察院西街)、文会街、引龙街,皆位于城东南隅,寓意“紫微照临,奎星提斗,辅文会友,科甲连绵,振兴许昌一代文风”。
在古代,人们把龙当作吉祥的化身。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鱼跃龙门的传说,指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为了振兴许昌文风,以“引龙”二字为街道命名也不足为奇。
引龙街历史悠久,在1933年版《许昌县志》上,可以看到当时的许昌县城街巷分布图,图上引龙街的位置与今日一致。
昔日的引龙街与文明街相连,文明街即今日的察院西街。察院是官署名。唐代监察御史的官署叫察院。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简称察院。清代沿用明代官制,明、清各道监察御史的官署也叫察院。因为该条街道在察院西侧,故称察院西街。
■ 从早餐到夜宵,这里有你想吃的各种美食
“老板,来一只烧鸡!”3月23日17时许,在引龙街上的沙和义烧鸡老店门前,市民徐先生指着摆放在柜台上的烧鸡对店内吆喝了一声。
50多岁的店主丁秋玲闻讯走出来,开始帮顾客挑选烧鸡。“沙和义烧鸡是我公公沙和义一手创立的,刚开始是流动摊点,后来在引龙街开了店。我20多岁嫁过来时,家里就在东关开饭店卖烧鸡,一晃30多年过去了……”提起往事,丁秋玲陷入了回忆之中。
据了解,1956年秋,22岁的沙和义在引龙街做烧鸡生意,刚开始没有固定摊位,就挎着篮子在南大街、火车站、汽车站、大十字街、小十字街一带沿街叫卖。
后来,沙和义烧鸡有了固定摊位,在春秋大剧院门口,一摆就是七八年,人气越来越旺,生意越做越好,渐渐做出了名声。由于味道鲜美,沙和义烧鸡在南大街小吃交流会上被评为“许昌名吃”。
沙和义于20世纪80年代开办沙和义回民饭庄并主卖烧鸡。20世纪90年代,他将店面迁回市区引龙街,此后专心做烧鸡生意。2008年,沙和义烧鸡被许昌市餐饮行业协会评为“许昌地方名吃”。
丁秋玲是沙和义的四儿媳,3年前沙和义老人去世,丁秋玲和丈夫接手经营沙和义烧鸡老店。目前,在引龙街上还有几家卖沙和义烧鸡的店铺,都是沙和义的后人在经营。
在引龙街上,你不仅可以品尝到许昌地方名吃沙和义烧鸡,还有涮羊肉、砂锅、炝锅面、壮馍、油酥火烧、油茶等各式各样的美食。
引龙街、聚奎街、文会街、文昌街4条街道交会的十字路口附近更是美食的集中地。这里有卖水煎包、丸子汤的,有卖汤圆、油茶的,有卖菜馍、包子的……稀的、稠的、荤的、素的,从早餐到夜宵,你想吃的各种美食在这里都能找到。
■ 老店“扎堆儿”,市井中藏着奋斗故事
在引龙街,很多店铺一开就是几十年。“引龙街东头的引龙烩面店,是我亲戚开的,已经经营30多年了。”丁秋玲说。
引龙街东头附近的老黑鱼汤也是一家经营了二三十年的老店,一把炸得酥焦的小鱼,配上香喷喷的汤汁,就是这家老店吸引食客的“独门秘籍”。
傍晚时分,行走在引龙街上,沿街店铺传出涮羊肉、烧鸡等美食的香味。路边小摊儿上,勤劳的大妈、大婶们忙着做油酥火烧、菜馍、烙馍……这些不起眼的小摊儿,也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似乎它们和老街早已融为一体,成为老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引龙街西口,55岁的李高峰守着一个小摊儿在卖豌豆糕、豌豆馅儿。李高峰的老家在周口市太康县,这个小摊儿他已经摆了18年。
2004年,30多岁的李高峰从太康来到许昌,开始卖自制的豌豆糕、豌豆馅儿。“这是老手艺,在我的老家,村子里很多人都会做。”李高峰说。李高峰卖的豌豆糕是清真食品,因此,他经常在引龙街摆摊儿。
18年过去了,李高峰的妻子、儿女早就跟着他来到了许昌。凭借小小的豌豆糕,李高峰和妻子养大了3个儿女。“我的大儿子已经20多岁了,如今在外地打工。两个女儿正上高中,我还要提劲儿多干几年,供她们上完大学……”提起儿女,李高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岁月更替,引龙街依然是许昌人心目中老店集中的美食街。在这条街上,时光似乎流逝得格外慢。不论何时,走上这条街,那些熟悉的招牌、熟悉的美食总会勾起你对往事的回忆。充满浓郁的怀旧气息,这大概就是老街的魅力吧!
55岁的李高峰在引龙街摆摊儿卖豌豆糕已经18年了。 记者 毛迎 摄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