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围绕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和“2236”区域发展计划,以保障和推进全区重点项目交易为目标,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持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秩序,努力打造“流程标准化、交易电子化、服务一流化、监管严格化”的交易平台。
一是坚持服务重点项目效能化。立足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职能,对涉及民生、应急等重点项目,建立健全“提前介入”、“绿色通道”、“延时服务”、“容缺受理”等工作机制,主动靠前服务,提醒把握关键节点,协办项目交易的各项工作,确保重点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助力建安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是坚持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在“不见面开标”全覆盖的基础上,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全部采用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创新推行评标场地“一标多室”、“一主多副”、“一主多地”异地评标机制,避免人为干预,杜绝暗箱操作,让交易阳光透明。截止目前,今年共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8个。
三是坚持交互数据分析精细化。坚持“数字+公共资源交易”创新思路,从招标计划、项目进场、发布交易公告、完成交易情况、保证金退还等五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形成周报、月报制度,及时上报区委、区政府,为推动建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四是坚持清廉机关建设责任化。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厚植清廉机关建设氛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区纪委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的通知》要求,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交易各环节的场内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守好公共资源交易的“廉洁大门”。
截至目前,今年共完成全区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113宗,其中,建设工程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进场交易109宗,中标金额122240.95万元,节约资金3104.84万元,节支率2.48%;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项目3宗面积706.55亩,成交金额40560万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项目1宗面积15亩,成交金额274万元,无增资。(韩玲霞)
责任编辑: 龚政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