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白兔寺,探听古今过往

2023-06-10 12:32:02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我要分享:

摘要:

□ 本报记者 黄增瑞 文/图

白兔寺的山门

核心提示

许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文物古迹数不胜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许昌城西不远处有一座白兔寺,或许知道的人并不多。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寺,传说与一只白兔有关。那么,白兔寺有着怎样的传说?发生在白兔寺的故事有哪些?5月底的一天,记者走入白兔寺一探究竟。

人杰地灵,村庄以寺得名

5月28日,连续的阴雨天后,天气转晴。当天上午,记者驱车从市区天宝路一直向西,而后右转至建安区河街乡政府,再顺着乡政府南侧的一条小路西行约两公里,就到了白兔寺村。进村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宏伟的青石古牌坊,青石上雕龙画栋,两侧的石柱上刻有对联。

白兔寺位于路的北侧,山门两旁有两尊高大的石狮把门,一旁的石碑上刻有“河街白兔寺”几个大字。在山门以西的凉棚下,有几位年迈的老人聚在一起聊儿天,享受着幸福晚年。

跟随记者一同前往的胡国民今年74岁,他原在建安区榆林乡中当副校长,退休后居住在市区,有时给市老干部大学的学员讲解三国文化,对许昌的风土人情与人文历史了解颇多。

说到白兔寺的来历,胡国民拿出一本《许昌县地名志》,说上面记载了白兔寺村的历史。“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颍川郡献白兔,即指此地。后在此建白兔寺,村以寺名。副业以加工腐竹为之主,曾为白兔寺乡政府驻地。”

胡国民解释,西汉末年,号称汉王朝“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曾多次征战于许昌,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有关他的故事和传说。其中有一件事说的是王莽撵刘秀至许昌城西。因天气干旱,附近的井、河缺水,人马都渴得要命,刘秀便暗自向老天祈祷,希望上天给将士们赐水解困。没想到当晚,附近的一条小河沟流水成河,将士们和战马饮用后,顿时精神倍增,士气高昂。

这让刘秀十分高兴,他认为是老天相助,便将这条河称为灵沟河。目前的白兔寺村就在灵沟河的上游。

“时间再回到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有人在田间劳作时,突然发现一只白兔自灵沟河方向跳过来,便将其捉住,上交给颍川郡郡守。”胡国民说,那时候,田间的野兔多为黄毛兔,家里养的有灰毛兔,而白兔一直被认为是瑞兽,非常少见。据说只有政通人和的时候,才会有白兔出现。

古书《瑞应图》记载:“白兔中瑞。古时,一些地方只要发现了白兔,就会载歌载舞献给朝廷,显示君主贤明、海内大治。至汉代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元和三年(公元86年)以及永康元年(公元167年),曾有百姓三次向朝廷敬献白兔。”可见古人对白兔是非常敬仰的。

颍川郡郡守看到这只白兔后十分高兴,他安排人精心喂养,并上书朝廷,将白兔献给当朝的皇帝。北魏宣武帝元恪认为这是天降祥瑞,便下旨让当地官府立碑,刻上“现白兔之处”的文字,竖立在发现白兔的地方。很快,有人捐献银两,在此建了一座不大的寺庙,以示纪念。

明朝洪武年间,人们聚集在山西洪洞的大槐树下,由官府安排,向河南迁徙。移民来到许昌后,打听到“现白兔之处”是个风水宝地,这里既有树木,还有水源,土地肥沃,便在此安家,遂形成村落,且连年风调雨顺,村民生活无忧。

后来,周围的百姓纷纷向这里靠拢,此处就形成了多个村庄。

大殿内供奉的白兔有着龙角

到了明清时期,许昌的乡绅纷纷捐资、捐物,对白兔寺进行扩建,前后建有大殿、祭殿、中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前殿、山门,以及僧人住房等,使整个寺貌高大巍峨,气势壮观,里面殿宇回廊,错落有致。院内名花异草、争奇斗艳,环境优美,成为许昌少有的一处造型完美的古建筑群。尤其在多个墙壁上的人物或景观砖雕、浮雕等,更显得古香古色,精美绝伦。千年古刹得以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据史料记载,原来的白兔寺占地7.5亩,为五进大院,建筑雄伟,房舍53间,其规模仅次于不远处的道教宫殿天宝宫。

记者看到,在最后一座大殿里,供奉着一尊汉白玉材质的大白兔,重达一吨,白兔的头上有两支金黄色的龙角,目前为镇寺之宝。“在大殿内供奉一只白兔,在国内比较少有。”曾经在白兔寺村当过民办教师的刘海周说,白兔的头上之所以有龙角,是因为大家把白兔当成了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曾成为白兔寺村小学,学校一直办到1986年。数年来,在每年二十四节气的“初伏”这天,白兔寺村就会有庙会,四面八方的人来到这里赶会,进行物资交易,还有许昌的戏曲名角在庙前搭台唱戏,好不热闹。

前来游玩的游客很多

刘海周小时候曾听村里的老人讲,鼎盛时期,白兔寺拥有300余亩的土地和200多人的僧团。

相传,白兔寺的僧人一向有习武的风尚,武功高强的僧人在抗日战争期间与日寇斗智斗勇,想方设法保护许昌的游击人员,后来寺里的古建筑被日军破坏。

另外,在白兔寺东院的出口处,还种着一片绿竹,绿叶绿杆,长势茂密。胡国民说,这种竹子为翠竹,与井冈山的翠竹是一个品种。著名的《井冈翠竹》一文,让读者对井冈山上的翠竹记忆犹新。井冈山上的翠竹长得很高,而且挺拔,是红军在井冈山坚强不息的象征。

“瑞兔”有着很好的寓意,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光阴似箭,被视为瑞兽的白兔跃过这片田野,让白兔寺与白兔寺村应运而生,相生相伴,生生不息,距今已有千余年光阴。千百年来,白兔寺村的群众也以白兔寺为荣。

刘海周说,平时来这里游玩的游人不断,尤其在春节前后,更是游人如织。

2013年,建安区宗教事务管理局依据国家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在白兔寺的原址上开始修复重建白兔寺,方有目前的美丽景观。2017年,白兔寺被许昌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