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 文明主基调 统一与和平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报道之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魏剑 方舟 张体义

端午节假期,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游人如织。

不少游客指着高大巍峨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给孩子们讲述着炎黄结盟、华夏始成,天下合符、八方一统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就包括突出的统一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统一性在河南有着集中的体现,建都于此的夏商周王朝,奠定了“统一”王权国家的历史走向;生长于斯的汉字,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和平性是中原文化的内在基因,天下大同、讲信修睦等充满和平思想的古老智慧诞生于中原,随姓氏播迁、丝路纵横,和平被刻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

第十九届文博会6月7日在深圳开幕,河南馆的姓氏墙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姓氏是中国人的基因。尊宗敬祖,是中华文明绵绵永续的精神密码。姓氏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河南是姓氏文化大省,300个中华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前100个大姓中则有78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中原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文化和政治两个层面。

统一性,建立在强大的文化认同之上。

2023年春天,古都安阳的一项考古发现引来诸多媒体报道,安阳八里庄遗址发现了裴李岗文化的遗物。这是目前所知裴李岗文化分布的最北界,也是同时期豫北地区最大的遗址,填补了安阳地区乃至整个豫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空白。

裴李岗文化是距今8000年左右中原地区的核心文化。裴李岗文化蓄势中原,带动影响了周边文化的演进与发展,各文化系统初步联结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从而成为早期中国文化圈的起源。约距今6000年前后,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向外强力扩大影响,其他文化之间的交往交融也显著加强,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正式形成。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院长戴向明研究员说,庙底沟文化在仰韶中期突然繁荣,形成一种巨大的“重瓣花朵”结构,它奠定了中原史前文明的基础,甚至对后代历史时期、早期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整合、凝聚的作用,起到多元一体、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核心作用。

245d65d529f345bfbddeca4b61245b52.jpg

  二里头发布的文创产品,是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河南日报《走进最早的中国——二里头特刊》跨版版面为蓝本,分“走进最早的中国”简牍书卷香樟典藏版、简牍书卷锦绒珍藏版以及简牍屏风摆件版。

在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这里有专门为牙璋举办的专题展览。其中,4件来自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牙璋引人注目。

牙璋出现的历史很早,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牙璋的风格及功用发生显著变化,器体尺寸大型化、扉牙形象龙形化、用途功能礼器化。更值得关注的是,牙璋文化从中原地区向南不断传播,一条传播路径通过湖北、湖南传到了广东、福建、香港地区,另一条传播路径则是顺着长江一直到达三星堆地区,然后继续向南传到越南北部。诸多与二里头遗址相距甚远、看似无甚关联的遗址当中,二里头风格的牙璋频频出现,呈现出一种大范围、跨地域的传播姿态。

有学者指出,牙璋的礼仪内涵功能在以中原二里头文化为核心的遗址群中大放异彩,其向周边广阔地区传播扩散的路线也能清晰表明,当时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王朝认同、文化认同和礼制认同的格局面貌。

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以汉字为纽带、以中原文化为中心,多样性地域文化向中心靠拢,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重瓣花朵”向心结构。正是花心的不断绽放,才形成了中华文化这朵绚烂的文明之花。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认为,中华文明文化和政治上的统一性,植根于中国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以及8000多年前早已形成的共有的“一元”宇宙观、伦理观、历史观,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泉。

统一性,蕴藏在自古以来的实践传承之中。

夏王朝建立,夏王已经初步具有“大一统”政治王权,政治上的中国形成。经商、周王朝,至秦汉形成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大一统”国家。在秦王朝追求统一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河南人的身影。濮阳人商鞅到秦国游说秦王实施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上蔡人李斯不仅为秦始皇制定了统一六国的基本方略,也为初创的秦王朝设计了政治制度,参与了统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汉高祖刘邦豫东芒砀起家,通过以荥阳(今古荥)为中心的楚汉对峙、拉锯战逐步建立政权,实现统一。历经三国鼎立,温县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王朝,实现数十年分裂后的国家统一。唐代李世民经洛阳之战、虎牢之战、洛水之战,实现了中原与北方的统一,进而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9a13c08bb83a4ea5ac5cc6936e4c4908.jpg

  众多市民和游客来到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参观。

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如今,这里的一座展陈丰富精美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向八方来客讲述着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在中国的历史上,大运河不但是连通南北的经济和文化纽带,也夯实了国家统一的基础。梁启超曾评价说:中国南北两大河流,各为风气,不相属也。自隋炀浚运河以连贯之,而两河之下游,遂别开交通之路……自运河既通以后,而南北一统之基础,遂以大定。此后千余年间分裂者不过百年耳。

大运河不仅在两大东西向水系之间架起了一条沟通南北方文化的桥梁,而且也通过水路把全国版图连在一起,奠定了全国各民族大统一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新斌说,从中国历史经验看,立足于中原的政权,都是以统一为目标、以统一为己任,最终实现国家统一的。河南是中原之核、中国之核,河南是中华文化统一性的历史见证地。

6月25日,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彩陶双连壶优美的造型吸引着观众从不同侧面拍摄这对“孪生兄弟”。

295499d912334e69a50eee25e6d6f8bd.jpg

  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

讲解员介绍,彩陶双连壶从造型上看并非生活用品,可能为饮酒用具,专家推测应该是远古氏族结盟或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时首领及长者对饮的酒具,是友好、团结、和平的象征。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彩陶双连壶,来自泥土,历经水和火的交融,孕育出部落建交之和。6000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线条成了画,古老民族的和平心愿,从未改变。

从神话到现实,和平思想无处不在。

新石器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神话传说时期,中原地区大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诸多与民生有关的发明创造的人。比如伏羲神农氏尝百草、有巢氏筑房屋、燧人氏钻木取火,又如黄帝艺五谷、筑宫室,嫘祖教人养蚕缫丝等等,只有满足了民生需求、和平发展的愿望,才能被奉为神灵和祖宗。

龙山文化时期,中原城址林立,形成了最早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的出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社会阶层分化的主要标志。城墙、壕沟都是防御性的设施,一层层夯土打下的是先人对和平的向往。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提出过“非攻”的思想,孟子也对魏惠王有“仁者无敌”的建议。在典籍中,与“和平”有关的表述更多。《尚书》有“协和万邦”,《礼记》有“天下大同”,《论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华文明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贾一凡博士介绍,目前的考古研究表明,龙山时期的中原地区是多种人群并存的。通过对禹州瓦店、汝州煤山、郾城郝家台、淮阳平粮台、正阳贾庄、淅川下寨等遗址出土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发现这些遗址同时存在着分别以小米和大米为主食的两个人群。不同食性的人群来自不同地区,却在同一个遗址内长期相处,这也与文献记载的当时部落联盟的政治体制相吻合。

从历史到当下,“中和”文化源远流长。

6月1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方燕明做客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与听众一起进行“嵩山地区夏代早期文化探索”。嵩山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夏的诞生之地。禹传启,家天下。在此前的尧舜禹,实行的是禅让制,部落和平相处,权力和平交接。

渑池不仅有著名的仰韶遗址,还有“秦赵会盟台”,遥想当年,蔺相如与秦国君臣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外交谈判故事。秦赵会盟之后,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战争,双方将所带兵器堆放于此,捧土掩埋,形成一个大土丘,这就是“秦赵会盟台”。

中原大地,群雄逐鹿,也有会盟和谈无数。夏日的濮阳戚城公园,游人如织。公园里有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台,95年时间内见证了7次大大小小的诸侯会盟,情况次次不同,结果也难言美满。但它让我们知道,这里有过为和平做出的努力。

少林寺内,一块石碑历来是讲解员讲解的重点,上刻有朱载堉绘图并赞文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圆融一体、和谐相处。这是嵩山“中和”文化的象征。

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主办的嵩山论坛每年都要在嵩山举办,每一届嵩山论坛都围绕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交流设置年度主题,“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性”“和而不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互学互鉴:共建天下文明”……主题无不深深地植入了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基因,表现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特征。世界文明在这里互相对话、互相参照、互相借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明尚和合,“和”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化的社会心理。

张新斌说,“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内在基因”。在中原很早就形成了“中”的理念,衍生了《尚书》所表述的“允执厥中”的理念,逐渐形成“中和”“中正”“中庸”的哲学体系。“和生万物”的世界本源观、“天人合一”的和谐共处观、“过犹不及”的居中平衡观、“和而不同”的共生共赢观,构成了中国哲学史中“和”的体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知行合一,这些诞生在中原地区的经典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人内化于心的处世原则、做事准则和行事依据。

六合同风、四海一家。和平、和合、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的命运此时更显休戚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责任编辑: 龚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