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21期 禹会涂山篇(下)

2023-09-04 16:21:17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邓雷 杨红卫 刘俊民 吕超峰

我要分享:

摘要:

蚌埠涂山:大禹精神血脉传承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21期 禹会涂山篇(下)

□本报记者  邓雷  杨红卫  刘俊民/文  吕超峰/图


大禹一生什么时候最幸福?当然是娶涂山氏女、举行大婚典礼的时候;

大禹一生什么时候最辉煌?当然是治水成功、大会诸侯、“万国”拥戴的时候。

4000多年前,大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日而别;累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会诸侯、斩防风,这些故事就发生在蚌埠涂山。

大禹赋予了涂山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其成为“禹娶、禹兴、禹会”之地,成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圣山。

涂山同样以各种形式纪念和传承大禹治水精神,让大禹精神生生不息,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涂山所在位置


10万人参加的禹王庙会

今年5月17日(农历三月廿八)是传统的蚌埠涂山禹王庙会。当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沿着涂山上的朝禹路盘旋而上,向山顶的禹王庙攀爬。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八,蚌埠涂山禹王庙会都会吸引10万多人参加,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目的就是为了拜谒大禹。”蚌埠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顾问、《魅力涂山》作者李焕俭告诉记者,每当这个日子,淮河两岸民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自发从数十里或数百里外涌向淮河之滨的涂山之巅,参加祭祀大禹的涂山禹王庙会。

大禹治水会诸侯,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之一。此后,华夏先民自夏朝开始,就有了每年祭祀大禹的活动,以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蚌埠涂山禹王庙会是淮河流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祭祀活动。

涂山禹王庙会集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于一体,传承了大禹文化、淮河文化,推动了华夏民族传统艺术花鼓灯的繁荣与发展,也拓展了淮河流域道教文化,以及其他民俗技艺的生存空间。同时,庙会集祭祀、歌舞、民俗活动于一体,传承了大禹治水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涂山禹王庙会还是沿淮历朝历代官府和民众一年三祭大禹的盛会之一。清嘉庆《怀远县志·祠祭志》载:明万历年,两淮御史谢正蒙巡视涂山,顾瞻禹迹,下令大规模扩建涂山禹王宫,设置祭田,在原有农历六月初六纪念大禹生日庙会的基础上,新增了纪念大禹治水成功、大会诸侯于涂山的“农历三月廿八的涂山朝禹大庙会”;又新增了“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怀古、颂扬禹德、庆祝丰收的小庙会”。

农历六月初六官祭大禹的涂山禹王庙会,因战乱于1927年中断,但是农历三月廿八纪念大禹治水成功的涂山禹王庙会,自明朝以来越办越兴盛,一直延续至今。

“可以说,淮河涂山禹王庙会是华夏民族文化得以在民间以民风民俗方式传承的载体,是华夏民族的民族节日,是华夏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者,是中国夏王朝夏文化的活化石。”李焕俭说。

禹王殿


2200多年历史的禹王宫

纪念大禹精神的各类遗迹遍布蚌埠涂山,其中影响最远、名气最大、历史最久的要数禹王宫。

禹王宫俗称禹王庙,又称涂山祠,坐北面南,位于涂山主峰,山下淮水滚滚,惊涛拍岸;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禹王宫始建于汉代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统兵镇压淮南王英布,凯旋路过涂山,巡视禹迹,下令在山顶建禹王庙,缅怀大禹治水功德。此后,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登山朝禹,纷至沓来。唐人柳宗元,宋人梅尧臣、欧阳修、苏轼,明人宋濂、李鉴等登山朝禹,留下众多诗词文章。

禹王宫原先规模较小,明正德年间,进行了维修与扩建,增建了钟、鼓二楼。明正德十年《重修禹王庙碑记》载:“前后殿宇,焕然而新增,大门、垣墙,翼然而严整;钟、鼓二楼,巍然而雄峙,规模宏远,视昔不侔焉。”经过明正德、万历年间的大规模修建,涂山禹王宫按中、东、西三条轴线,形成“五进、十殿、十院”的建筑格局。

8月24日,大禹文化研究学者、蚌埠日报资深文化记者张建平陪同寻禹·探源全媒体报道组参观了禹王宫,并进行了讲解。

第一进七间,中三间等高为山门,红墙青瓦,古朴庄重,大门两侧墙壁横书“空山垂四壁,古庙独千秋”巨字。门两旁有巨型石狮镇守山门,左侧立一大碑,书“有夏皇祖之庙”;右侧立一大碑,书《史记》名言“夏之兴业以涂山”。第二进为崇德院穿堂,又名拜厅,为旧时官吏朝拜大禹、置放祭祀物品及休憩品茗之处。厅柱上悬挂名人赞颂大禹劈山导淮、造福万民的楹联。第三进为禹王大殿,砖石结构,巨木抱柱,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大殿正中,塑大禹塑像。大殿前左侧有明万历四十二年建的香火寮一座,西侧立有历代重修禹王宫碑记。第四进为启母殿,中祀大禹之妻、夏启之母——“涂山氏女”塑像。第五进上下两层,旧时殿堂构造精巧,布局严谨,气势宏伟。

相传,宋元祐年间,纵情山水的苏东坡游涂山,看到禹王宫内摩天耸立的两株银杏树苍老古朴、疤痕累累,枯裂的树心中还生出小银杏树,不由得暗暗称奇。他躬身打听古银杏的树龄,老道长故弄玄虚,以古谣作答:“先有树,后有山,禹王问树几千年。”东坡居士闻之,双手击掌道:“好,妙!”他随机口出一联:“山外有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树中树由此名闻遐迩。

禹王宫外景    禹王殿内的大禹塑像


“送子娘娘”启母

启母石,坐落涂山主峰南坡,俗称“望夫石”,又名“石婆婆”。远远望去,犹如一慈祥的老妪端坐在山崖之上。

相传,大禹与涂山氏女成亲后,第四天便踏上了治水征程。大禹公而忘私,一去13年之久,三过家门而不入。痴情善良的涂山氏女,怀抱呱呱泣哭的启儿,端坐山崖,盼禹归来。涂山氏女从日出等到日落,又从日落迎来日出,望穿秋水,漫化成一尊端庄的石像,这就是启母石。

文人骚客登山问古,留下了众多颂扬启母的诗文。明代巡按御史张士隆在《题启母石》诗中文:“亭亭独立向江滨,四伴无人石作邻。云鬓挽成千载髻,蛾眉淡扫四时春。霜为腻粉凭风傅,霞作胭脂仗日匀。莫道岩前无宝镜,一轮明月照精神。”为了支持丈夫治水和培养儿子启,启母含辛茹苦,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吕氏春秋》载:“禹娶涂山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日,往复治水。”《华阳国志》云:“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启之所以能成为夏朝的国君,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旗手,主要受母亲的教诲和影响。刘向在《列女传》中赞启母“独明教训,及启长”,能“化其德而从其教”,终于使启“卒致令名”,功成名就。

启母作为女性和母亲的代表,数千年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明大学士宋濂在《游涂荆二山记》中引用庙史:虔诚的涂山民众生怕启母无食而挨饿,带着牛肉、羊肉、猪肉到启母石前祭祀者屡见不鲜,有的还买来脂粉,设法涂擦到启母的脸上。如今,没有人用牛、羊、猪肉去敬献启母,也没有人给启母涂脂抹粉,然而在启母石前烧香祝福和祈求送子者络绎不绝,启母因此又有了“送子娘娘”的美称。

启母石


因“开会”迟到被杀的防风氏

“大禹杀防风氏”是一个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相关的传说、遗迹。

蚌埠防风冢,即防风氏墓,坐落在涂山西南淮河、天河之间的曹洲湾。光绪《凤阳府志》载:“夏防风氏冢在淮心洲上。”嘉庆《怀远县志》载:“旧志(防风冢)在县南七里曹家洲,现存。水涨不没。”

防风氏,传说是远古防风国的创始人,又称汪芒氏、汪罔氏,今天汪姓的始祖。《中华姓氏》汪姓起源有“源自姬姓”“源出漆姓”等说法。在解释“源出漆姓”时,文载:“夏朝初期,防风氏国君被大禹所杀。商王朝时期,防风氏被称为汪芒氏或汪罔氏,并改漆姓。”传说大禹治水时,防风族人干了很多挖沟筑堤的活儿。其首领防风氏是个神人,身高数丈,顿餐斗米,力大无穷,活儿干得最多。他高兴起来,挖一兜泥甩在河岸,那就是一座山;用手在水中随便一扒,那就出现一条小河。

大禹治水成功,在涂山脚下召开诸侯大会,商讨治国安邦大计,诸侯按期前来朝贺听令,唯独这个防风氏居功自傲,故意迟到捣乱。大禹执法如山,为严明法纪,将其杀戮。防风氏尸骨埋在涂山西南的曹洲湾。“尸倒九顷地,血染上下洪”,说的就是防风氏被杀的故事。

防风冢是涂山风景区著名人文景观,古往今来,前往凭吊的人络绎不绝。唐人柳宗元在《涂山铭》中曰:“则戮防风,遗骨专车。”宋人苏东坡《濠州七绝 涂山》中说:“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宋人黄庭坚《涂山》诗中写道:“启母石迎新月白,防风冢映夕阳红。”

防风冢由淮河河沙堆积而成,沙粒呈谷粒状,质地柔软,色泽金黄,高出淮河河岸20余米,远远望去如同巍峨的山峰,是附近村民摔跤比武和排练花鼓灯歌舞的好去处。“千百年来,淮河发大水,曹洲湾洪流滚滚,一片汪洋,唯防风冢漂浮在上面。民间传说,防风氏族是水神,水涨墓高,再大的洪水也淹不了墓冢。”李焕俭对记者说。

       李焕俭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

(扫码观看视频)

(扫码观看图文)

编辑:刘靖雯      校对:杨伟峰

责编:龚政明      终审:艾胜利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