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晨
放宽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市场准入,支持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建设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
以数字赋能助推惠企政策“免审即享”,梳理上线815项惠企政策和523项政策服务,兑现惠企资金4.27亿元,惠及企业7977家;
持续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探索“公建民营”运营模式,全市已有25所乡镇敬老院转型发展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干”出来的数字,是实实在在“改”出来的成果。一项项数据、一次次探索,是我市各级各部门在主题教育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敢于破局、敢闯新路,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把重大改革事项紧紧抓在手上的“成绩单”。
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方法,也是开展主题教育的落脚点。为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我市研究制定了《许昌市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在建立市、县、校三级竞赛选拔体系基础上,自下而上又建立了“校级教坛新秀—校级骨干—校级名师—市级骨干—市级名师—省级骨干—省级名师”的七级梯级培养攀升体系,形成了“校校有精品、大赛能拿奖、全国有影响”的“赛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市4人入选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3门课程入选全国在线精品课程,近3万名师生完成技能等级鉴定和取证,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当年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拓宽民间投资发展赛道,放宽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市场准入,积极支持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建设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以链群培育民间投资,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全力推动产业链核心企业落户,推动产业集群做强做优;优化民间投资发展环境,聚焦市场准入便利化、经营许可、投资项目审批、证明事项等领域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营造公平、公正、平等的市场环境……面对稳增长、促改革的繁重任务,市发改委把提高工作质效作为首要目标,多措并举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如何在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中先行先试、闯出路子?市民政局把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作为抓手,积极探索“公建民营”运营模式,打造以敬老院提升改造为基础、创新公建民营工作机制为关键、推动敬老院管理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所乡镇敬老院转型发展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满足特困服务对象基本生活照料需求的同时,将富余床位向社会老人开放,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居家上门、日间照料等服务,更好实现群众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期盼。
为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扩大了“企业开办+N项服务”覆盖面,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等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妥、半日办结”;以数字赋能助推惠企政策“免审即享”,梳理上线815项惠企政策和523项政策服务,兑现惠企资金4.27亿元,惠及企业7977家,推动营商环境实现再优化、再提升、再突破。
在推动环评领域改革创新上,市生态环境局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将审批时间由30天缩短到1天,对发制品、食品制造、铸造等传统产业项目,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环评打捆审批模式,将许昌市建安区21座发制品生产车间及配套基础设施打捆编制一本环评报告,进行统一批复,为企业节省环评编制费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费用2000 余万元,有力支持项目建设和发制品产业转型升级。
市中级人民法院则在深化执行机制改革方面发力,着力打造“中院强管理、基层强办案、团队强质效”许昌执行模式,建立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核心的全新监管模式和“最强大脑+最强团队”的办案模式,全面释放机制效能,带动执行工作整体跃居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以来执结案件20153起,同比上升5.11%,执行到位 21.64亿元,同比上升3.53%。
一直以来,交通领域的改革备受关注。市交通运输局把深化城市公共交通改革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实践,成立混合所有制公交公司,创新采用“国有资本参股不分红,政府拥有一票否决权”做法,确保可持续发展;开通夜班公交、学生公交、敬老爱老示范线路等便民公交专线,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残疾人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免费乘车;推进“公交+慢行”交通发展模式,建设自行车专用道22公里、站点35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8200多辆。
改革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全市各级各部门将持续聚焦群众“差评”“不满意”等事项开展微创新、微创意、微改革,改民生“痛点”为群众“幸福点”,把工作短板变成事业“潜力板”,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编辑 杨仪 吕科 校对 张良
责编 贾同岭 终审 刘俊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