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儿”麦秸秆变身高雅艺术品

2023-11-10 16:52:29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我要分享:

摘要:

麦秸画传承人参加展会  资料图片

□  本报记者 张铮

核心提示: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驻马店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许昌非遗项目麦秸画等参展,不少与会人员驻足观看,深入了解许昌市非遗项目,并与麦秸画传承人杨丽老师展开亲切交流。

具有许昌元素的麦秸画引起关注并非首次。在不久前的中原(鹤壁)文博会上,许昌城市展馆展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麦秸画作品涵盖了人物、人体、建筑、风景、花卉、花鸟、卡通、动物、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给不少参会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那么,许昌市非遗项目麦秸画的魅力何在?它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11月6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麦秸画 资料图片

1.一束麦秸秆能做什么?

灵动的荷花、奔腾的骏马、活灵活现的龙虾……当日上午,记者在建安区五女店镇老庄陈村的麦秸画工作室内,看到许昌市非遗项目麦秸画传承人杨丽正在指导学员作画。

工作室内,装裱后悬挂在墙上的麦秸画色泽鲜亮,赏心悦目。

在大多数人眼里,麦秸秆是麦子成熟后留下的一堆杂草,没有特别的用途,却不知道麦秸秆经过能工巧匠的巧妙运用,会变身为“盛开的丁香花”“振翅欲飞的雄鹰”“清高淡雅的竹子”等。

“麦秸画的主要原料是麦秸秆。”杨丽说,麦秸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秆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

追溯麦秸画的前世今生,还要从小麦说起。

作为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古人赋予了小麦极高的地位,它象征丰收和财富。麦秆画不仅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而且有吉祥、高贵的象征意味。

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子。商周时期,麦子已入黄河中下游地区。春秋时期,麦子已是中原地区司空见惯的作物了。《左传》记载,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当时都有小麦生产。

从麦子出现在古中国的那一天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以麦秸秆为原材料进行艺术画的创作了。

据地方志记载,大约宋朝末年,就开始流行用麦秸秆制作的手工艺品了。

杨丽说:“麦秸画作为非遗项目,受到大众的欢迎,我们要把这项技艺传承好,发扬好。”

2.麦秸秆咋变艺术品?

“咔嚓!”锋利的剪刀从上至下将麦秸秆剖开,刮刀再将其反复刮平,细若发丝的“金线”逐渐成了形。粘贴、碾平、切断、熨烫……杨丽手上的动作谨慎又利落。

杨丽告诉记者,制作一幅麦秸画需要通过蒸、煮、刮、漂、染、贴等十几种工序才能完成。

麦秸画的设计与绘画大致相同,设计时需要考虑麦秸秆的自然纹路,利用它呈现出的横、平、竖、斜的光亮,来表现画的色彩和品质。

“我从小便跟随外婆学习麦秸画的制作。在继承手艺的基础上,我将国画、烙艺、书法、篆刻等融入麦秆画创作,让寻常之物登上了大雅之堂。”杨丽说,麦秸画是我们传统民间工艺的瑰宝,具有朴素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

要制作高质量作品,必须挑选熟度较高、色泽鲜亮、直挺的麦秸秆。

杨丽介绍,选出的麦秸秆经过浸泡、漂白、熏蒸,颜色发亮有光泽后刨开用熨斗烫平,经小刀反复刮拭,粘到牛皮纸上,坯板才算完成。接着临摹或绘制主题,誊到坯板上并剪下来,各个组件分别剪裁、烫烙,完成后粘贴成一体。

“整个过程烦琐、复杂,制作者要非常有耐心。但因为喜欢,这一切对我来说是种享受。”杨丽在案前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杨丽凭借对麦秸画的热爱,在传承中创新,在创作中探索,不断为新作品赋予时代内涵。

3.从匠心守艺到活态传承

与麦秸画相伴多年,杨丽对工匠精神有独到见解。她认为作为一名技艺传承者,要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在创作题材、技法上大胆创新。

为鼓励和吸引更多人加入麦秸画的传承行列,建安区五女店镇老庄陈村开设了工作室,杨丽义务教村民学习,为更多喜欢麦秸画的人提供展示和学习的平台,在学习的同时将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此外,杨丽还将建安区五女店镇茶庵学堂作为非遗展厅免费对公众开放,使村民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据了解,当地已经有100余名村民跟着杨丽学习制作麦秸画。

在不久前的中原(鹤壁)文博会和第二届驻马店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麦秸画作为非遗项目参加了展会,给不少参会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在普通人眼里没什么用处的麦秸秆,经过我们这些农民‘画师’之手,被制作成一幅幅题材各异的麦秸画,成了能生钱的‘金麦穗’。”杨丽说,他们制作的麦秸画可不是只能看的,而是能帮着村民赚钱。

今年“五一”“十一”期间,许多省内、省外的游客来许昌看曹魏古城、坐水上公交、逛胖东来,而手工制作的麦秸画也成了受游客青睐的畅销品。

60岁的村民陈大爷两个月前开始学习麦秸画,如今已能根据图样创作兰花、雄鹰等作品。

“农闲时在这里剪麦秸秆、贴个画,一天能挣60多元,心情甭提多好了!”陈大爷说。

“在家门口打工,既能陪伴孩子,又能学手艺挣钱,这对我来说就是幸福。”村民袁瑞芳高兴地说。

“我们现在已经开启了电商平台。学员们通过培训,大多能独立创作作品了。闲暇时,我还会带领大家学习古琴、茶道,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杨丽说。


编辑 李翊飒 贾同岭 校对 李翊飒

责编 王婵   终审 黄双燕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