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挂历:定格的往事 凝结的时光

2023-12-01 10:35:00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我要分享:

摘要:


老挂历图片。资料图片


□  本报记者 张铮

核心提示

曾几何时,岁末年初,亲戚、朋友、同事互送挂历蔚然成风,挂历成了普通人家必不可少的室内饰品。

在电脑、手机、网络还未兴盛的年代,日子在翻转的日历中逝去,每月一翻篇,每年一更新,提醒着岁月更迭,提醒着光阴流转。

挂历和年画,一个时代的特色,总能唤起我们对往昔的怀念。

又逢年末岁尾,街头也很难找寻售卖日历、挂历的门店。人们延续着或传统或新潮的辞旧迎新的方式,可风靡一时的挂历似乎被遗忘了。

1.你家还有挂历吗?

“往年一到11月就迎来挂历的销售旺季,不仅零售,还往农村市场大量批发。如今,这种热闹的场景早已不见,买挂历、台历的人寥寥无几。”11月28日,在市区劳动路,正推车卖挂历、日历的张大爷说,它们的销量已大不如前,一天也卖不出几本。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书店和文具店,发现售卖挂历的店铺很少。

在市区一家书店,记者看到架子上挂着几款2024年挂历。“我们店的挂历样式多、价格便宜。”见记者翻看挂历,店主刘女士忙向记者推销起来。刘女士说:“现在挂历市场跟以前没法比。十几年前,各种挂历挂满这面墙,一到年末,天天有人买。”

采访中,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年轻市民,他们大多认为传统日历已经过时。市民王红认为,如今电子日历既方便又快捷,比传统日历实用多了。

年近六旬的黄先生说,以前传统日历上内容丰富,老年人喜欢通过传统日历挑选日子、查看节气,还能从中学到传统文化。多年来,黄先生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在日历上记录重要时刻。

曾几何时,挂历是人们家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消费观念的改变,这个文化商品已经“失宠”。

“挂历、台历的功能越来越弱,逐渐被电子万年历等取代,市场遇冷是必然。”市民张颂认为,在便捷实用方面,挂历比不上电子日历;在美观度方面,挂历比不上装饰画。

2.传统日历记录着时代变迁

挂历是时间文化的符号,是挂在墙上的时间表。

在西周,我国就出现了古阴阳历。春秋末期,出现了“四分历”;唐永贞年间,皇室把“四分历”留下些空白,用以记录一天发生的大事和月令、节气等,增加了历法的实用性。

宋朝,出现了年画;明朝,出现了印有年历、月历的年画,这是挂历的雏形;清朝,彩印套色年画问世,年画上三分之二的布局是画面,三分之一的布局是日期、节令。

20世纪30年代末,摄影作品被应用于挂历画页,一般以美女照为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初,小巧玲珑的年历开始流行,那时的挂历仍不多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不耐烦天天撕日历纸,且觉得年历不够气派,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挂历开始风行,并逐渐成为每个家庭每年必不可少的室内装饰品。

我国挂历最受欢迎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家家户户都会因为得到一本或几本精美挂历而感到自豪。

“20世纪50年代的日历更多的是农家历,里面介绍了天文历法知识、各月气候与农事等,主要供农家日常生活参考。”80多岁的老林说,大概到了20世纪80年代,挂历开始流行,日历的图案也精美了许多。

63岁的市民张阿姨也有这样的记忆,她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挂历为主的传统日历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那时的挂历花样繁多,当红明星纷纷成为“挂历女郎”。

传统日历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饱含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盼。更重要的是,不同年代的日历有不同的风格和主题,从中能让人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3.旧日历里寻旧时情怀

“我对挂历的记忆停留在童年。每年年底,家里都会有好几本新挂历,上面印刷的图画很好看。”“80后”市民郭亚静说,上学时,用旧挂历包书皮是她美好的回忆。“我上初中时,同学之间互赠挂历,准确点儿说应该是年历,单张画中标有12个月。也有同学自主凑钱买本挂历送给老师的,感谢师恩,传递着单纯而美好的祝福。”市民刘静说。

在农村,不少人将旧挂历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当装饰画。有些人还用旧挂历制作帘珠门帘:把挂历裁成许多个等腰三角形的样式,并剪去两角,将它紧紧地卷在拉直的曲别针上,做成枣核状的帘珠。然后将一个个帘珠做成串儿挂在门框上,远远看去五颜六色,很有情趣。

自从有了挂历,不少人的书本都有了雪白的书皮。人们把旧挂历撕下一页,对折、裁剪,几下就让书穿上新衣,再写下书名和孩子的名字、班级,一切郑重得很有仪式感。

如今,一些念旧的人开始收藏传统日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静家中留存着几本不同年代的挂历。

“我每次翻看这些挂历,脑海中总能浮现出小时候用挂历包书皮、垫桌脚、做折纸等生活场景。我会把这些挂历收藏,以纪念逝去的时光。”刘静说。

一套套过往的挂历,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一个个泛黄的画面,铭刻着一段段温馨的记忆。


编辑:李翊飒  杜鹏勃      校对:李翊飒

  责编:王婵                     终审:任慧超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