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自花乡来。
这一缕春风,源自历史深处——唐雎不辱使命的千古绝唱,朱明天下鄢半朝的绝代风华,鄢陵文化深处的“敢为人先”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兀自芬芳。
这一缕春风,源自发展实践——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在鄢陵大地如火如荼,高质量发展的铿锵号角激荡在树丛花海,动听嘹亮。
■一朵玫瑰的科技之光
每年春季,玫瑰花开,法国格拉斯玫瑰、大马士革玫瑰、苦水玫瑰等世界知名玫瑰品种摇曳生姿,满园芬芳,让游客流连忘返,这是“能看的玫瑰”。
采摘而来的玫瑰花,经过选花、浓缩、蒸馏、醇化等环节后,通过现代科技萃取成天然精油、纯露,实现身价倍增,成了“能用的玫瑰”。
玫瑰花经过晾晒、烘干等工序后,制成玫瑰花茶,变身“能喝的玫瑰”。
“能看”“能用”“能喝”,鄢陵金雨玫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把一朵玫瑰花做到了极致。他们以香草规模种植为基础,将香草养生与保健康复、美容护肤相结合,重点打造集香草种植、产品研发、休闲养生等于一体的现代康养产业综合体,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得到省委书记楼阳生的高度评价。
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鄢陵县围绕“421”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聚力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累计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1470余次、培训班380余场,培训种养业技术骨干500多人,发放科技资料2.7万多份,引进新品种32个,转化新技术26项,推广面积21万亩。
■一次合作的精彩故事
“感谢政府搭建的产销平台,降低了公司的业务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我们将苦练内功,全力保证产品质量和及时供货。”提起日前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精准为企业搭建产销平台,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啧啧称赞。
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再生塑料研发、回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先进再制造企业,河南康展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制造与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两家企业具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契合点,双方都有合作的意向。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助企干部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两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诉求,就召集他们商谈建立“产业链”。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河南康展管业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原材料,降低了业务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了本地化配套率,让新材料产业链建设更加稳固。
全面梳理企业所处产业链情况,全力推动本地企业配套本地化,让本地公司在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供应上紧密配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真正让产业链成为“共赢链”。
鄢陵县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围绕“突出三个强化、实现三个提升,实施七大工程”,把招大引强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以同国企央企合作为引领,深度谋划布局,引育一批科技型、创新型、基地型的高质量项目。每位县委常委、县级领导同志分别联系一个重大项目建设,结合“万人助企”活动,对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实行“一对一”挂钩帮扶,建立台账、细化节点、责任到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达效。围绕审批、土地、能源、资金等容易限制重大项目推进的核心要素,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为项目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真正以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2023年,全县累计签约引进项目41个、总投资201.3亿元;年初谋划的13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6.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5.3%。
■一张骄人的奋进答卷
在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考”中,鄢陵县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骄人的答卷。
花木转型纵深推进。聚焦顶层设计、科技赋能、引育龙头、延链强链、产业融合等重大任务,研究制订《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花木产业总体规划》。成功举办第二十届中国· 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67.17亿元。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年累计接待旅客1113.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6亿元。
对外合作成效彰显。成立19个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专班,瞄准央企国企,精准对接、共赢发展。与省水投集团合作,工程物资机械有限公司运营见效;与省投集团合作的第三污水厂、产业学院等项目扎实推进;与国药集团合作的酒厂项目进入生产阶段;与国家电网合作的储能基地项目扎实推进、形成规模,探索出了一条“盘活地方资源、化解存量债务、消除风险隐患、壮大产业规模”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纺织及卫生材料、新兴能源、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和“文旅、康养、花木、板材、影视、辣椒、水”等特色产业高效融合,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个、省级“星创天地”6个、创新平台4个、市级研发平台21个,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13家,获评省级“瞪羚”企业1家。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县级领导“陪跑、帮办”工作机制示范效应明显,全县2240项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或“最多跑一次”,县级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为95.2%,在全省营商环境统一评价排名中前进10个位次。
民生民本保障有力。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58万人次,“鄢陵花工”被认定为省首批“区域人力资源品牌”。
2023年,该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15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90%;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1%、8.5%和5%;荣获“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省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县”等称号。
编辑:王辉 吕科 校对:孙辉
责编:贾同岭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