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10:36:12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毛迎
我要分享:
许昌博物馆二楼大厅的汉代双翼石辟邪。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在许昌博物馆、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等展馆内,陈列着大量精美的石器、陶器、瓷器等文物。每一件文物都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走来,见证着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流转、沧海桑田。一眼千年,透过这些文物,我们追溯泱泱中华的历史,感受先人的智慧、匠心与信仰,感受现代人对文物的守护、对技艺的传承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带你认识许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走进许昌博物馆二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稳稳占据“C 位(中心)”的一尊大型石雕——汉代双翼石辟邪。它高大威猛、雄壮矫健,身体两侧雕刻有翅状花纹,昂首怒目,似在踏云腾飞。
这尊双翼石辟邪长230.8厘米、宽101厘米、高202.8厘米,用整块青灰石雕琢而成。经鉴定,其系汉代文物,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虽然肢体残缺,但这尊石辟邪气势雄壮,因此得享“镇馆之宝”的待遇。
许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尊双翼石辟邪是2005年出土的,属于三级文物。单论文物价值,它并不是最稀有、最珍贵的。那么,为什么文物界普遍把它视为许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呢?
在中国历史上,汉代经济发达,曾谱写出辉煌、灿烂的篇章。河南已出土的石辟邪主要分布于“汉魏帝都”,即洛阳、南阳、许昌等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入许(今许昌),许都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许昌一共出土过3件石辟邪,分别源自建安区(原许昌县)、禹州市、襄城县。
这件双翼石辟邪出土于襄城县颍阳镇。文物专家反复研究史料和实地考察后,认为这尊双翼石辟邪有可能是东汉王霸墓前的神兽。
在许昌博物馆二楼“曹魏许都”展厅,陈列着一件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的柱础。四神柱础重见天日的过程颇具戏剧性。1984年冬,许昌县(今建安区)张潘镇盆李村的农民在村西100多米的“故城岭”上植树时,从距地表1米左右的土层中挖出了这件“稀罕物”,张潘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闻讯将它征集保存。1992年,张潘镇文化站正式将四神柱础移交给许昌博物馆。1997年,四神柱础被调拨给河南博物院。2011年,许昌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河南博物院资深文物专家照原样“克隆”了一件,现由许昌博物馆留存。
据考证,四神柱础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许都宫殿的繁华景象。
在许昌博物馆二楼展厅,还可以看到一块有六字榜题的“上人马食大仓”画像砖。砖面右侧为阙和宫门,阙外置常青树一株,树上栖一瑞鸟。宫门内有持戟门吏,左侧轺车飞驰而来,一马驾,车置伞形华盖,舆内端坐二人,前为驭者,后为乘者。这块汉砖历经千年,依旧保存完好,驭者手挽的缰绳、马颈上的鬃毛、车轮、辐、毂、轵清晰可见,充分显示了汉代艺术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高超的雕刻技巧。
在许昌博物馆三楼“许州记忆”展厅,陈展着一件个头儿庞大的巨型石质佛幢,上面密密麻麻地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佛像,它就是北齐八棱千佛幢。北齐八棱千佛幢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该佛幢高1.98米、宽0.9米,为等边八角形,每面主体部分以平面剔地浮雕镌凿125个佛龛,每龛一佛,共计千佛。
汉魏故都许昌出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建筑构件……参观许昌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人们仿佛打开了“时空之门”,为许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折服。
许昌塔文化博物馆特色鲜明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总有一些地标性建筑长久屹立在人们心中。对许昌人而言,历经400余载风雨的文峰塔早已跨越历史,悄然融入许昌的文化血脉,成为许昌人的精神图腾。
“文峰塔是来许昌一定要打卡的地方。”5月12日,来自焦作的游客苏沐雨在文峰塔前拍了一张照片,“晒”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来许昌之前我看了不少旅游攻略。文峰塔历史悠久,塔文化博物馆也很有特色,我早就把‘打卡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写到了我的‘旅游清单’上。”苏沐雨说。
清朝乾隆时,许州知州甄汝舟将“文峰耸秀”列为许州十景之一。甄汝舟在编纂乾隆《许州志》时还为“文峰耸秀”配以七言诗:“孤耸尖峰削不成,十三层上插青云。分明一管生花笔,书破天章五色纹。”道出了建塔的初衷和知州的渴望,期望能借助文峰塔的风水消灾免祸,文运昌盛,振兴许州。
1963年,许昌文峰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许昌文峰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依托文峰塔建成的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该馆分为东西两院,东院是以文峰塔为中心的游览区,西院为塔文化主题展览区。西院又分南北两个对称的院落,中间以回廊相连。
许昌塔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研究、收藏、展示塔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特色博物馆,它的设计定位是江南园林风格:灰瓦白墙,草木滴翠,水石相映,亭榭廊槛宛转其间,园区格调古典、素雅。游人在其中移步易景,心旷神怡。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文峰塔的秀美,还能全方位感受塔文化的魅力。
众多展馆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书,承载着城市厚重的昨天,担负着保护、展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见证历史,指引未来。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博物馆体系构建力度,提升博物馆服务效能,推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蓬勃发展。在许昌,除了规模宏大的许昌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塔文化博物馆,还有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禹州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建安区杨水才纪念馆等众多展馆。这些主题各异的展馆,已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古物陈列所,而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沉浸其中,将激发人们更多的灵感与求知欲。
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库”,在这里,人们能跨越时空、跨越地域与历史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走进博物馆,观赏精美文物、聆听历史故事、带走文创产品……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热捧,“博物馆游”热度持续攀升!
博物馆作为传播和解读历史文化知识的载体,正在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收藏中心,还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和休闲中心。
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不妨来一场“博物馆之旅”,穿越“时空之门”,去感受一下璀璨的文明之光!
编辑:李翊飒 杜鹏勃 校对:李翊飒
责编:李炎 终审:黄双燕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