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呆萌、工艺逆天,这些文物好酷!

2024-12-03 09:31:58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张铮 黄增瑞

我要分享:

摘要:

观众在观看“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

动物形象被人类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在人类的巧手中化为墙上画、案上杯。

11月29日,由河南博物院主持策划、许昌市博物馆具体实施的“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在许昌市博物馆开幕,152件(套)各类动物题材文物亮相。

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精美艺术品、一件件妙趣横生的古老文物所组成的“动物世界”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当日,记者走进许昌市博物馆,为您讲述动物与文物之前那些有趣的故事。

“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中的十二生肖系列文物。

文物里的“动物世界”

当日上午,不少市民、游客早早地便来到许昌市博物馆,展厅内立即热闹起来,大家边观展边拍照。

在“天地造物野性魅力”展区内,主要陈设的是一些诸如狮子、老虎、仙鹤、孔雀、大象等野生动物形象。

其中,展柜中的几尊大象题材的文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众所周知,河南简称“豫”,展柜中的“大象”和河南有啥关联?

“大禹治水将天下分为九州,其中位于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叫豫州,为当时天下之中心。”许昌市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张裕说,此次展出的大象形象的展品有《猴骑象》《白陶骑象俑》等,生动地展示了“豫”与象的历史联系。

细数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许多都与野生动物有关:国家博物馆的陶鹰鼎、河南博物院的妇好鸮尊(鸮为猫头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等。

作为中国人心中长寿的“代言兽”,鹤的形象也常见于各类文物。

被誉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其文化内涵和寓意也很丰富。在古代文物和艺术品中,老虎最初是以部落图腾的形象出现,随后又成为军事权力和战斗力的象征。但在民间工艺品中,虎的形象变威猛为活泼可爱,以凸显其辟邪、保平安的吉祥功能。

此次“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精选河南博物院藏动物题材文物98件(套)、许昌市博物馆藏动物题材文物54件(套),共152件(套)文物,分为“野生动物”“家禽牲畜”“神兽”三部分,有造型粗犷有力的石器、工艺逆天的青铜器、呆萌的陶瓷器、温润典雅的玉器等。

“此次展览向公众展开了一场生动的自然与人文的对话,深入阐释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动物形象的认识与具象化塑造,以文物说文化,意在让观众深入地体会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文化内涵。”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说。

感受文物里的“六畜兴旺”

同在天地间,人与动物自古以来,就生出许多羁绊。

既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陪伴,又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珍馐,更有“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豪情……

在漫长岁月中,许多动物渐渐被人类驯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六畜”,也就是马、牛、羊、猪、狗、鸡。因此,古人祈福时,常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马居六畜之首。在古代,马主要用来驾车和乘骑。而马的忠诚、刚毅、坚强等品格也深受古人的喜爱。展品中有一件《马拉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马高大健壮的形象。

所谓“无猪不成家”,猪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动物。在古代,猪叫作“豕”,也就是“家”字的下半部分。其中,一件商代的《灰陶猪》,将猪可爱、憨厚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鸡与“吉”同音,因此被人们寄托了吉祥安宁的美好愿望。鸡首壶流行于西晋至唐初,以壶嘴制成鸡首状而得名。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中,鸡首壶反映了战乱年代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

此次展出的几件鸡首壶各有千秋,市民朋友不妨去看看,在文物中了解历史。

“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动物与人类相伴。人们在驯化、饲养及长期观察动物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动物的认识。动物不仅为人类历史发展提供了生产和生活上的帮助,而且给予了人们心灵的慰藉。”张得水说。

每个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肖,每一种生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瑞鼠吐宝、吉牛纳福、福虎献瑞、玉兔呈祥、飞龙在天……都饱含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十二生肖主题,也为这次展览添色不少。其中,一组明代的《黄绿釉带彩十二生肖男俑》尤为生动形象,每个男俑抱着的生肖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次艺术展很有意思,让我不得不敬佩老祖宗的眼光和审美。”正在参观的田佳欣说,回去后她会和同学、朋友们都说说这场有意思的“动物”展,让大家有时间都到许昌市博物馆看一看。

文物中的神兽你认识吗?

近日,镇墓兽文物撞脸博主“听泉赏宝”走红网络,一时间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

让人们惊喜的是,“撞脸”鉴宝博主的镇墓兽在“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当日,在镇墓兽展柜前,记者看到大家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像,真像!”“咱许昌也有!”……大家兴奋地讨论着。

啥是镇墓兽?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明器,也是古人挥洒想象力和创意的载体。

在张裕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此次“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中就有不同时代的镇墓兽,有的神秘威严,有的萌态十足。

神异动物虽然出自人类的想象,却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寓意。例如龙、凤、麒麟、貔貅,其形象就广泛出现在古代瓷器、木雕装饰、建筑构件和宗教用品中。

龙凤呈祥。龙的形象常常与凤一起出现,中国人也被称作“龙的传人”。此次“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中的《龙头凤尾焦斗》就生动地刻画出龙和凤的形象。

对于焦斗的用途,有人说是盛酒器,有人说是取暖的炭炉。其实除了这些说法,还有一种说法不容置疑,那就是焦斗是行军打仗时用于做饭、热菜的便携式小鼎。

还有一件展品《饕餮纹斗》也很受观众的喜爱。

那么,饕餮是何神兽?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除了威慑邪秽,还有庇佑主人、驱除一切不好事物的寓意。

艺术是生活的再现,文物更是。在“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中,每件文物上的动物都在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

如果你想了解许昌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故事,你还可以来到瀑布流文物展示墙前,点一点就能360度无死角观看文物,还能扫二维码了解文物的相关信息。


编辑:王婵  杜鹏勃     校对:常烨

责编:李炎              终审:黄双燕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