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兴”颍川“佐”

2025-01-16 15:37:35  来源: 河南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邓雷 杨红卫 石冠兵/文 吕超峰 任江鹏/图

我要分享:

摘要:

许昌市博物馆“汉代双翼石辟邪”

王霸画像(此图为AI生成)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

步入许昌市博物馆,大厅最显眼的位置矗立着一尊巨大的石雕。它像虎又像狮,头颅高昂,巨口大张呈怒吼状,体侧长有一对翅膀,腹下四蹄断裂缺失,隐约可见飒沓急奔的模样。

它名为“汉代双翼石辟邪”,是许昌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于2005年8月15日出土于许昌市襄城县颍阳镇一中校园。

石辟邪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象征祥瑞的神兽,能够驱走邪秽、袯除不祥。在汉代,帝王、贵族生前往往耗费巨资修建陵墓,不仅在墓室内存放丰厚的随葬品,还在墓室外放置大型神兽镇守门户、御凶辟邪,保佑其灵魂不受干扰、侵袭。文物专家经过反复研究史料和实地考察,认为许昌市博物馆这尊双翼石辟邪可能是东汉开国功勋王霸墓前的神兽。

王霸究竟是何许人也,得以双翼石辟邪守护?

王霸,颍川人,追随汉光武帝刘秀,助其一统天下、中兴汉室江山,位列“云台二十八将”。在“云台二十八将”鼎力支持下,刘秀短短三年内由农民成为“天子”,君临天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28岁起兵,31岁称帝,41岁统一全国……少年居家耕读,青年入修太学,而立之年创业成,壮年中年治国中兴,要江山得江山、要美人得美人,顺风顺水、得偿所愿——刘秀因此被称作中国历史上最顺遂的皇帝。

昆阳之战,本是一场必败之局,却奇迹般取胜;滹沱河前,本是无路可走,却神奇般逃脱;转战河北,身边只剩寥寥数人,却总有兵马前来投奔;匈奴大军压境,陷入困境,怎料北方蝗灾、瘟疫肆虐,匈奴竟不战而退……一连串的机缘巧合,让后人不得不感叹刘秀“命”好“运”更好,乃至于被称作“天选之人“”位面之子”。

为纪念对“光武中兴”作出突出贡献的将军,公元60年,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命人在洛阳南宫云台阁画了二十八名大将的画像,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能入选“云台二十八将”的,都是早年追随刘秀,在辅佐其一统天下、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有功之臣。因此,“云台二十八将”又称“中兴二十八将”。范晔《后汉书》为他们立传,称他们“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后人还把“云台二十八将”与神话传说的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称相对应,分为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其中,东方青龙由角木蛟邓禹、亢金龙吴汉、氐土貉贾复、房日兔耿弇、心月狐寇恂、尾火虎岑彭、箕水豹冯异组成,北方玄武由斗木獬朱祐、牛金牛祭遵、女土蝠景丹、虚日鼠盖延、危月燕坚镡、室火猪耿纯、壁水貐臧宫组成,西方白虎由奎木狼马武、娄金狗刘隆、胃土雉马成、昴日鸡王梁、毕月乌陈俊、觜火猴傅俊、参水猿杜茂组成,南方朱雀由井木犴铫期、鬼金羊王霸、柳土獐任光、星日马李忠、张月鹿万脩、翼火蛇邳彤、轸水蚓刘植组成。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男子组合不少,如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等。但“云台二十八将”作为为数不多被封为星宿的一支,足见其勇猛、果敢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云台二十八将”中,颍川郡人士有七人,占据四分之一的比例,分别为:王霸、冯异、祭遵、坚镡、臧宫、傅俊、铫期。作为“名将天团”的成员,王霸等七名颍川名将究竟有着怎样的功绩得以入围?他们又流传下来哪些故事传说?

让我们随着“双翼石辟邪”腾空而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段风雨飘摇的乱世一探究竟。

(一)王霸:抗得住“疾风”的“劲草”

自颍川起追随汉光武帝刘秀,始终不离不弃,屡立战功;镇守边陲,对抗乌桓、匈奴,矢志守卫边疆安宁……

纵览王霸的一生,他以法律为志趣,以边疆为舞台,从一名狱卒到“云台二十八将”,成为东汉王朝边疆稳定的中流砥柱,无愧于刘秀“疾风知劲草”的期待与赞誉。

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今许昌市襄城县)人,东汉“襄城四俊”(王霸、祭遵、坚镡、傅俊,均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是最早归附刘秀的追随者之一,随刘秀决战昆阳、平定河北、讨伐苏茂周建,镇守边疆,与匈奴、乌桓对抗20多年,为东汉王朝稳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王霸喜好法律,其父曾任颍川郡决曹掾,他年轻时亦曾担任过监狱官。因为他常常感叹不愿做小官吏,王霸的父亲觉得他不一般,派他到长安求学。

新朝末年,各地纷纷起兵反对王莽,刘縯、刘秀兄弟也揭竿而起。刘秀路过颍阳时,王霸主动带门客见刘秀,对他说:“将军起义兵,我不自量力,仰慕您的威信品德,愿意在您军中当兵。”刘秀说:“我做梦都想与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两样!”于是,王霸便在刘秀军中当兵,跟随刘秀参加昆阳之战,在打败王寻、王邑后返回故土。

更始元年(23年),刘秀被更始帝派去整顿洛阳城,再次路过颍阳时,王霸又一次取得父亲同意后,再次投奔刘秀。当刘秀以大司马的虚衔只身闯荡河北地区时,王霸作为功曹令史,随从到前途不测的赵、魏之地。当时,刘秀从颍川一带募来的部属,全都陆续离开,只有王霸不离不弃。他感慨地对王霸说:“颍川一带跟随我的人都离去了,唯独你留下。你要努力呵!疾风知劲草。”

王霸的行为确实表现得像疾风下的劲草那样坚定不移。更始二年(24年),王郎起兵,撰写征讨文告,悬赏捉拿刘秀。刘秀命令王霸到集市上招募士兵,准备攻打王郎,却遭到集市上的人举手嘲弄,王霸惭愧而回。

眼见形势不利,刘秀立即南奔到下曲阳。传闻追兵跟在后边,随从的人都很恐慌。到达滹沱河(在今河北省境)时,前去侦察的士兵回来报告,说河面上流浮着薄冰,没有船只,无法渡河。随从们都十分害怕,刘秀便命令王霸前去察看。王霸怕吓着众人,谎报说:“河面结冰,可以过去。”于是,大家高兴地往前走。当大家快到河边时,突然气温骤降,河面果然结了冰,王霸即刻保护队伍渡河。可是,毕竟河水冰冻时间太短,走在后边的几个人还没等过河,冰就被踩破了。

大家渡过河后,王霸才把真实情况告诉刘秀。刘秀感叹说:“王霸的权宜之计成就了大事,大概是上天的吉祥之兆。”于是,刘秀任用王霸为军正,封关内侯。到达信都后,刘秀重整旗鼓,发兵攻克邯郸。王霸一路追杀王郎,缴获了官印,因功封王乡侯。

●智勇双全的进击者

对待刘秀,王霸一旦认定,便不离不弃。对待部下,王霸更显柔情,“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建武元年(25年),刘秀即位称帝,因王霸理解士兵、爱护士兵,可以独立任职,拜任为偏将军,并且统领臧宫、傅俊的部队;建武二年(26年),又改封为富波侯。

到了建武四年(28年)秋天,刘秀驻兵在谯县,派王霸、马武向东讨伐周建。周建的盟友苏茂率四千精兵援救周建,并先用骑兵劫取马武的军粮。马武出营救援粮草,周建从城中出来夹击马武。马武依仗王霸就在附近,可以前来救助,所以作战不尽力,被周、苏合力击败。

马武的部队败退时路过王霸的军营,大喊求救。王霸却说:“敌兵太强大,我们出兵也会和你们一样失败,你们努力吧。”于是,他关闭营门固守,手下军吏都来为败军请求救援。王霸解释说:“苏茂的兵精锐而众多,我军已经心怀恐惧。而马武与我们相互依赖,两军都不尽力,一定会吃败仗。现在关门死守,告诉他们不援救,敌人一定会乘胜冒进;捕虏将军(马武)见没有救兵,作战自然倍加努力。这样,等苏茂部队疲劳,我们乘敌人疲惫,才能战胜敌人。”

苏茂、周建果然全军出动,攻打马武。交战许久后,王霸军中勇士路润等几十人,割断头发,表示必死的决心,请求参战。王霸知道士气很盛,下令打开营后栅砦,用骑兵猛攻敌军背后。苏茂、周建腹背受敌,阵脚大乱,仓皇逃脱。王霸、马武各自回营。

不久,苏茂、周建又集合部队前来挑战。王霸死守不出战,让士兵喝酒作乐。苏茂部队的箭如雨点般射向营中,甚至射中王霸面前的酒杯,王霸仍稳坐不动。部下都说:“苏茂昨天已被打败,现在容易打。”王霸说:“不对。苏茂部队从远方来,粮食不够,所以屡次挑战,想要一决胜负。现在关门休兵,就是人们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好上又好的办法。”

果然,苏茂、周建不能交战便领兵回营。当夜,周建的侄子周诵反叛,关闭城门拒绝周建入城。苏茂、周建随即逃走,周诵开城投降。

●拱卫边疆的守护者

当时,卢芳联合匈奴、乌桓,在北方边区大肆抢劫。当地守备扛不住异族铁骑,请求朝廷尽快指派彪悍猛将增援。

因为刘秀的信任以及自身智勇双全,王霸成为拱卫边疆、对抗外敌的不二人选,先后被拜为讨虏将军、上谷(今河北张家口)太守,屯垦新安、函谷关,攻打荥阳、中牟盗贼,全部攻克。

建武九年(33年)至建武十三年(37年)间,王霸在上谷、雁门(今山西代县)、平城(今山西大同)一带与匈奴连续作战,并与吴汉等将军率领六万人,打败卢芳部将贾览及匈奴联军。

建武十三年(37年),王霸增加食邑户数,改封向侯。当时,卢芳和匈奴、乌桓联合,入侵抢劫尤其频繁,边区军民非常愁苦。刘秀诏书命令王霸率解下刑具的囚犯六千多人,和杜茂修整飞狐道,堆起石头撒上土,筑起亭障,从代城(今河北蔚县东)到平城(今山西大同)300多里长。

任职上谷、镇守边疆20多年间,王霸总计和匈奴、乌桓大小上百次交战,十分熟悉边疆军事,多次上书说应与匈奴结亲讲和,又建议运输可以由温水漕运,省去陆路运输的辛劳。这些建议都得到刘秀恩准实行。后来,南单于、乌桓投降,北部边疆再无战事。尽管北方边区已和平稳定,但王霸始终没有接到回京的调令,于建武三十年(54年)被改封为淮陵侯。

虽然远在边疆荒芜之地,王霸身体却没有受到影响,得以长寿。直到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王霸因重病免官,几个月后溘然去世,逝后归葬故里。

据介绍,襄城县颍阳镇新杨庄村东北许南路西侧,原有四大墓冢,据说是王霸及承袭其侯位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的墓地,人称“四侯冢”。可惜的是,这四座汉墓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夷为平地。

岁月流转,墓岁不存,辟邪还在。王霸以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东汉王朝边疆稳定的坚强柱石,他的光辉事迹将永远激励后人勇往直前,为国家繁荣、边疆稳定贡献力量。



编辑 郭剑 张鹏        校对 张良

责编 杨仪              终审  刘俊民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