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航空港的对接,积极融入郑许产业带、许港精密制造产业带,承接郑州航空港的功能溢出和产业辐射;
成立2025年重大项目工作专班,每周召开一次专班推进会,每月至少到项目现场办公一次,扎实高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实施“5128”投资促进计划,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等5大领域,安排项目1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以上,力争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8.5%……
春光作序,奋楫启航。2月18日,建安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认真落实全省、全市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动员部署会和许昌市强招商抓项目优环境发展大会精神,动员全区上下奋勇争先、聚力前行,跑出加速度、实现“开门红”,全力以赴开创建安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建安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投入强招商、抓项目、优环境中来,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在建安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建安区委书记李晓文表示。
以“三个走在前”
统领发展全局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安区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雷厉风行抓落实,齐心协力拼发展,努力在打造中心城区产业高地上走在前、在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产业协同上走在前、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上走在前,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多尽责任、多作贡献。”会上,李晓文用“三个走在前”明确了建安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
李晓文表示,建安区将围绕市委“打造中心城区产业高地”的目标,大力推动郑许市域铁路沿线开发工作,聚焦汽车零部件、发制品、生物医药、智能电力电子、食品加工等产业,统筹推进新旧动能转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工业立区、制造业强区”步伐。建安区处在郑汴许协同发展、郑许一体化和许昌“北进东拓”的主方向、主阵地上,在产业、交通等诸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良好基础。下一步,建安区将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积极融入郑许产业带、许港精密制造产业带,承接郑州航空港的功能溢出和产业辐射;持续完善道路交通路网,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服务,打造郑州都市圈南花园、会客厅……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建安区将树牢“产业发展融合、城乡建设融合、基础设施融合、公共服务融合、社会治理融合”五大融合理念,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努力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上走在前。
以招商引资“源头活水”
积蓄发展动能
2024年,建安区招商项目落地79个,投产达效27个;签约项目109个,总投资192.0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支撑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建安区2024年的发展实践,再次证明: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会上,建安区印发《关于建立2025年重点产业重要平台招商引资专班责任体系的通知》,明确提出:2025年,全年开展各类专题招商活动不低于10次,招引项目不低于100个,重点产业链项目不低于60个,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50个,总投资不低于200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不低于100亿元……目标既定,落实为要。会议提出,围绕“6+4+1”(“6”即新能源汽车装备、智能电力装备、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及胖东来供应链、发制品原材料及电商六大产业链;“4”即北海片区开发、豫中陆路口岸综合物流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城南商贸物流园四个发展载体;“1”即现代农业产业),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等县级干部任专班长的11个招商引资专班,形成“领导+部门+属地+龙头企业”招商机制,大员上阵、精准出击,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同时,建安区还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唱主角”,持续深化以商招商;明确各乡镇、各部门招商引资任务,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培养,形成全域招商、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
“大家要发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加强与招引企业的对接沟通,让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形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支撑。”建安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雁说。
以项目建设“动力引擎”
激发发展活力
《关于成立2025年重大项目工作专班的通知》《关于2025年实施“5128”投资促进计划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建安区项目建设综合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会场上,一份份文件彰显着建安区对项目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重点实施62个先进制造业项目、18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0个农林水利项目、10个社会事业项目、20个城建项目,2025年分别计划完成投资149.5亿元、27.2亿元、7.9亿元、24.4亿元、30.1亿元……文件内,一组组数字背后是建安区大抓项目的担当作为。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必须抓实抓细,压茬推进。对此,建安区对2025年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清晰规划——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精心谋划和储备一批具有带动力、引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和稳当前、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上级“大盘子”,形成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能滚动的良好局面;
项目谋划之初就加强筛选论证,有针对性地让重点产业成为“主角”,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助力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群壮大;
严格落实领导分包、专班推进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主动加强与各类投资主体的沟通对接,做实做细用地、用工、规划、环评、资金等工作,强化要素保障……
在春天启程,向希望出发。项目推进的滚滚春潮,正不断汇聚成推动建安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以营商环境“沃土良田”
提升发展质效
“正是有了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于去年10月落户建安区后,快速投用智能化生产线43条,推动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国内电力装备行业机电加工配套龙头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会上,河南许继电气装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王廷华在发言中为建安区良好的营商环境点赞。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建安区明确提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533”工程,打造“兴城活商·赢在建安”品牌,聚焦城市管理、文化旅游、住宿餐饮、城市交通、市场监管、政务服务六大领域,开展政务服务质效、规范涉企检查、万人助万企纾困解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商环境核心数据等五大专项提升行动,建强“赢商服务队”“业务帮办员”“特邀监督员”三个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单位一创新”“微改革·微创新”“赢在建安”三个特色营商品牌,推动营商环境争先晋位,真正把建安区打造成为投资“洼地”、营商“高地”、创业“福地”。
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家是地方发展的功臣和脊梁。会议要求,要树牢“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旁站式管理”“保姆式服务”,“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活力,助力企业提振信心、做大做强。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参与者。每一个建安人都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努力成为优化建安区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李晓文表示,建安区将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精神状态,提振信心、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全力以赴干出一个好年景、拼出一个好气象。
编辑:杨仪 刘靖雯 校对:樊迎喜
责编:贾同岭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