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刘彦伟)日前,记者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许昌市文峰路北段及文化街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开标评标工作顺利完成。该项目在多点分散式评标的基础上采用“双盲”评审模式,实现投标人信息“不可见”、专家身份“不泄露”、评审过程“零接触”。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领域众多,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为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确保交易信息公开透明,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双盲”和“分散”基础上,持续创新评标方式,在全省首次推出“六随机+双盲”多点分散式评标模式,并通过自动抓取留存交易数据、上线“莲小I”AI机器人等,推动评标全流程“随机化、分散化、透明化”,打造公共资源领域阳光交易新标杆。
据介绍,“六随机+双盲”多点分散式评标模式中的“六随机”指的是项目受理、评标主场、评标副场、评标席位、评标专家、见证人员随机抽取。“六随机”功能依托量子随机技术和数据云共享技术实现多环节、全方位随机匹配,充分发挥场地、专家等资源优势,切断各个资源间的非必要联系,最大限度实现公平、公开、公正。“双盲”指的是“专家随机盲抽”和“技术标匿名盲评”的评审机制,能够在消除评标专家偏见、避免倾向性打分、确保评审过程公正客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确保评标过程公平公正,我市对交易数据自动抓取留存,将评标过程音视频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区存证,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档案”,并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区块链+云计算”技术,充分发挥平台数据资源优势,实现评标过程公开透明。此外,我市还积极推动跨区域智慧协作,与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无缝对接,通过“云端会商系统”在线协作等深化规则、技术、数据融合,推动全省优质专家资源、场所资源跨区域高效共享,缩短项目评标时间。
我市上线“莲小I”AI机器人,将人工智能技术植入开标环节,实现开标过程全流程无人值守,由“莲小I”AI机器人公布投标、发起解密操作、唱标等;开发“莲·云选”远程异地智能调度平台,精准匹配远程异地评标工作需求与资源,实现平台内部提供信息沟通和资料传输功能,降低项目信息泄露风险,为远程异地评标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科技与制度深度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科技创新之力推动公共资源阳光规范高效交易。”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郭剑 张鹏 校对:张文正
责编:杨仪 终审:杨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