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在冰原上“绣”出“特高压精度”

许昌智造助力“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建设

在国家“十四五”能源蓝图的壮阔画卷中,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如同一道横跨山河的钢铁长虹,连起新疆与川渝多座城市。位于天山北麓的巴里坤换流站正是这项大国工程的起点。我市企业许继柔性输电公司组建的许继换流阀建设团队,用4个月的极寒鏖战,将-20℃的风雪化作特高压工程的基石。日前,记者获悉,巴里坤换流站许继双极低端换流阀及阀冷等整体安装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每天早上7时,戈壁的夜色尚未褪去,许继换流阀建设团队的车辆已碾过积雪,驶向巴里坤换流站。2个小时后,他们抵达施工现场,推开阀厅的大门。这里,是他们的战场。为了确保工程按期投运,许继换流阀建设团队每天坚持14个小时高强度作业。晨光未露时,他们已在阀厅内架设设备;星垂旷野时,仍在核对最后一组数据。

极寒冻结了土地,却封不住建设者的匠心。面对换流阀安装的“毫米级”精度要求,许继换流阀建设团队不断精进技能,从阀塔组装的力学原理到螺栓扭矩的细微差异,事无巨细。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驻守现场,手把手指导施工人员调整角度、校准水平,“人盯人”织密责任网,确保每一个环节“一次做对、一次做好”。质检员对组装后的所有零部件进行“显微镜式”的检查校核。

“特高压工程,容不得半点儿‘差不多’。力矩线画得不直?返工!水管垫片不平整?重装!我们团队基于长期实践总结出‘三查三验’法则:自查、互查、专查和初验、复验、终验。团队成员以近乎苛刻的标准,在冰原上‘绣’出中国特高压的‘工艺图腾’,让‘能源巨龙’如期腾飞,努力为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发展作出许昌贡献。”项目经理王晓民说。



编辑:毛志刚 张鹏 校对:张文正

责编:肖涛      终审:杨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