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河南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条例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从创业培育、公平竞争、投融资促进、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出台具体支持措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制度保障。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坚决扛牢优化营商环境主责主业,以刀刃向内、创新突破的改革魄力,聚焦拓宽问题线索渠道、健全处理机制、创新涉企服务方式等方面,全面提升营商环境领域问题线索办理质效和涉企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许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点发力 拓宽问题线索渠道
“只要扫一扫二维码,简单填写信息后,企业就可以进行业务咨询、投诉举报、进度查询、服务评价等操作。”7月8日,在政务服务大厅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窗口,工作人员正在向一位市民演示如何登录市营商环境投诉线上平台查询业务办理进度。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投诉快速有效解决,切实维护经营主体和群众合法权益,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我市在全面受理省平台转办案件的同时,建立市营商环境投诉线上平台,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窗口,建立与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协作工作机制。
同时,我市还建立“吐槽大会”制度和“特邀监督员”制度,定期召开营商环境“吐槽大会”,与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诉求和呼声,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中梗阻”问题和影响经营主体壮大的“沉疴痼疾”,并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等各界人士,以兼职形式担任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围绕行政审批、政策落实、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行政执法及窗口服务等方面,沉浸式进行体验和监督,随时随地反馈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围桌而坐,倾听企业诉求;从解决企业个性问题,到破解共性问题;会前深入调查、会中面对面沟通、会后及时办理和反馈……一次次“吐槽大会”的召开、“特邀监督员”的监督,反映了企业心声,搭建起政企沟通桥梁,拉近了政企距离,助力企业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为更精准地解决问题,我市还建立“赢商服务队”机制,组建涉及34个单位,共计46人的“赢商服务队”,围绕企业群众办事高频事项,深入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各工业园区等,通过实地查看、座谈讨论、互动交流等,广泛收集政务服务、涉企行政检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解决问题,进一步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积极探索 健全问题线索处理机制
发现问题是前提,做好检视整改、真正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为推动问题解决,切实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全面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持续探索创新处理投诉举报工作机制,实行问题分级分类管理,针对各渠道收集的问题线索分类施策,印发《许昌市营商环境问题线索调查处理办法》,根据问题线索复杂程度分为A、B、C 三个等级,建立管理台账,动态更新进展情况,同时加强与市纪委监委、市公安局、市法院等单位的沟通联系,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高效解决。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探索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坚持“事前摸排、事中研判、事后跟踪”原则,充分发挥公安、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联动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同时,我市建立“周研判、月调度”机制,坚持每周五召开周例会,对问题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及时交办相关责任单位;对涉及多个部门、办理时间较长的问题线索,实行月调度机制,分析并协调办理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将办理情况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监测体系,一月一晒“成绩单”,倒逼各县(市、区)调动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持续加大问题线索办理力度。
创新方式 提升涉企服务质效
有效督促相关部门拨付15万元创新引导专项资金,为企业协调空置场地用于存放产品,帮助企业联系高等院校搭建人才交流渠道……为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我市聚焦涉企服务,积极探索更多服务方式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务实高效的系列行动,全力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品质,为企业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开展“暗访+服务”联动工作。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的执法不规范、惠企政策落地难等痛点,深入一线进行暗访检查,形成“发现问题—交办督办—动态跟踪—长效治理”全链条闭环管理,推动市、县两级职能部门实现从“被动接单”到“主动问需”的根本性转变,持续提升“赢商莲城·许君以昌”品牌美誉度,目前已开展暗访检查15次,精准收集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41条,通过向市、县有关部门发送问题交办函和意见建议函、实地走访核实、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等途径,已办结39条。
开展“入园区、访企业、解难题”行动。深入9个工业园区,实地走访20余家企业,通过电话与139家企业沟通交流,共收集到38条问题线索。针对这些线索,向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发送24份解决问题通知(函),同时联合“赢商服务队”主动上门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目前已成功解决29条问题。
开展“走进服务对象当好三天职员”沉浸式换位体验活动。统筹组织市、县两级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以“被管理者”身份查找短板不足,推动解决企业群众关切的难点、堵点问题。在三个月的活动中,市、县两级累计开展体验156次,优化提升具有代表性的事项、环节30个,政府部门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显著转变。
以真情服务企业、用真招解决问题,一项项活动针对问题“症结”开出“治病良方”,破解了一批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企业群众关切,提升投诉举报处理效率,靶向破解营商环境领域难点、堵点问题,切实解决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全面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李梦源 李孟达 校对:樊迎喜
责编:肖涛 终审:刘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