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7月30日上午,魏都区祥泰小区的一户普通民居里,70岁的退伍老兵叶红良端坐在客厅,唱起这首伴随他半生的军旅歌曲。虽已年逾古稀,但他的歌声依旧铿锵有力,每个音符都仿佛带着穿透岁月的力量。
歌声中,那段刻骨铭心的军旅岁月如电影般在老人眼前闪现。1979年,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场上,24岁的叶红良作为重机枪连班长,主动请缨执行一项危险任务。“宁可前进一步死,不为后退半步生!”回忆当年的战斗口号,老人布满皱纹的手不自觉地攥紧,眼神中迸发出年轻人般的锐利光芒。在那场战斗中,他因英勇表现荣立“战时三等功”。
战场上的冲锋号角,化作人生路上永不停歇的脚步。退伍后,叶红良在许昌市玻璃厂保卫科开启了人生新旅程。他把车间当作新的阵地,不仅完善安保制度,还数次协助公安机关侦破盗窃案件。1992年,他因协助抓获重大犯罪嫌疑人,被许昌市公安局授予“三等功”。
“我是一个兵”——这简单的五个字,是叶红良用一生践行的誓言。2021年10月1日凌晨,邻居家突发火灾。年近七旬的叶红良光着脚冲进火场,三次往返,用一桶桶水与肆虐的火舌搏斗。当最后一簇火苗被扑灭时,他咳出的黑痰在地上留下斑斑痕迹,脚底的水泡渗着血丝。他说:“我是党员,也是老兵,该上就得上。”
在妻子王素霞的病床前,这位铁血军人展现了最柔软的一面。18年前,妻子突发脑出血瘫痪,叶红良把行军被搬到床边,定好闹钟每两小时为妻子翻身一次。6000多个日夜的守护,让医护人员都惊叹:“这么多年没长一个褥疮,这是护理的奇迹。”邻居常见他单膝跪地为妻子穿鞋的画面,打趣他说:“那姿态,比任何誓言都动人。”
2020年疫情暴发时,叶红良主动缴纳定向党费支援抗疫。面对“老伴看病要花钱”的好心劝阻,他坚持道:“我是老党员,这时候不能掉队。”此后每次疫情反复,总能在社区服务点看到他戴着“退役军人志愿者”红袖标的身影,站姿笔直如松。
如今,这位拥有3枚军功章的老兵依然保持着部队的作息。每天清晨,他先帮妻子做完康复训练,然后雷打不动地巡视小区消防设施。当被问及为何如此坚持时,他总是说:“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做的这些算啥?”
从战场到社区,从青春到白头,叶红良始终以军人的姿态守护着信仰与担当。2023年,他获评“河南省模范退役军人”。采访结束时,老人轻抚一张给孩子们讲课的照片,欣慰地说:“看到国家富强、百姓安康,我们的付出都值得。”阳光透过窗棂,为他挺直的背影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辉。
编辑:孙学涛 刘 方 校对:张文正
责编:肖 涛 终审:杨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