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我市将培育12个乡村富民产业链

本报讯 (记者 张铮)许昌盛产小麦,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如何让资源变优势,推进我市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许昌市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推进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方案》明确重点,聚焦大豆、红薯、菌蔬、肉类、面粉5大优势产业,突出种业、蜂产品、中药材、烟草4大特色产业,统筹推进花木林果、农文旅、乡村商贸物流3大惠农产业,因地制宜培育12个乡村富民产业链,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联农带农、集群发展的乡村富民产业格局。到2027年,全市12个乡村富民产业链规模达到96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在禹州市、襄城县,一颗红薯“链”出“三粉”加工业;在建安区,大豆演绎“七十二变”,重塑产业链价值曲线;在长葛,蜂产品沿着电商搭建的云端通道卖向全球……产业集群不仅是企业地理空间的聚集,更是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耦合。

我市要因地制宜培育豆制品、红薯、菌蔬、肉制品、面制品、种业、蜂产业、中药材、烟叶、花木林果、农文旅融合、乡村商贸物流12个乡村富民产业链,指引我市以富民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经济跃升。

编辑:李炎  刘靖雯     校对:赵欣

责编:肖涛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