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襄城县紫云镇孟沟村果园旁的路灯下,一辆9.6米长的冷藏挂车车门升起,工人正把满满一筐桃子小心码放整齐。发往东北沈阳的优质紫云镇鲜桃,将在长途跋涉后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走进桃园,饱满的桃子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片生机勃勃的果园饱含当地致富带头人林宪峰的心血。自20年前引进郑州果树研究所品种开始,他一步一个脚印摸索种植经验。“每年丰收时节,看到紫云镇桃香遍满百姓餐桌,成就感就抚平了所有疲惫”。林宪峰的话语朴实无华,背后却是一条漫长而璀璨的富民产业征途。
技术是产业突围的关键核心。林宪峰从最初引进中桃系列品种,再到蟠桃家族不断扩展——中油蟠7号、9号、11号等新品种稳步落地。今年孕育试种的5个新品种中,“小糖丸”珍珠油桃正等待明年丰果期的华丽绽放。
产业的丰盈最终须转化为百姓满满的获得感。林宪峰的桃园丰果期内水蜜桃亩产1750公斤,蟠桃、水蜜桃亩平均产值高达9000元。果园全年发出的8万多元务工薪酬。
鲜桃丰收不仅让林宪峰喜笑颜开,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就业增收的机会。
“我们桃园里优先聘用本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尤其是困难家庭和中老年劳动力。果园高峰期每日用工逾20人,从剪枝梳果到日常除草护理,村民日薪稳定在75到100元区间。”林宪峰说,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事,是要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
“在家门口干活儿,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正在分拣桃子的村民孟朝选笑着说。
好果才能卖上好价钱。林宪峰深知这个道理,他俯身园中精进种植技术,又将宝贵积累无私传授邻里,以技术共享带动全村近40名桃农齐步提升果实品质。
“由于科学的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咱家桃子的产量和口感都显著提高。”林宪峰说。
口感脆甜多汁、果香浓郁……孟沟村丰产鲜桃早已跃出本地,销售至郑州盒马鲜生、丹尼斯、一峰等商超。今年则再进一步——来自沈阳的冷链车每日准时入园提货,标志着“紫云鲜桃”品牌正赢得远方信赖。
水果不仅是一种农产品,更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桃花盛开时,林宪峰的桃园便化身粉色的海洋,如云似霞,美不胜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打卡拍照。而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游客走进桃园,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品尝新鲜美味的桃子。
如今,随着孟沟村600亩桃林茁壮成长,村中猕猴桃与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种植亦相伴成长,使这片土地的产业“果”篮日渐丰盛。
小小的桃子成了“致富果”。在林宪峰育苗实验田中,刚破土不久的新种小苗在阳光下青翠欲滴,它们也是蜜桃产业未来的希望。
“下一步,我将继续推进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同时吸纳周边村民参与,共享资源渠道,让更多人搭上致富快车。”林宪峰说。
编辑:刘磊 刘靖雯 校对:樊迎喜
责编:毛志刚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