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2018-01-16 10:58:16 来源: 许昌网 作者: 李春霞 武芳

本报记者 李春霞 武芳

2017年年初确定的104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91.1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61%;

襄城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河南省硅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全省2017年度唯一一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积极推进,59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9.4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0.61%;

......

2017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襄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好“四张牌”,深入开展“四大攻坚战”,围绕“坚持五个着力,实现跨越发展”总体思路,深度谋划,锐意进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产业发展实现新的提升

日前,记者在襄城县城北产业集聚区瑞祥鞋业生产车间看到,机器快速飞转,流水线两旁的工人们正在忙碌作业。一双双鞋子经过针车、修剪、擦胶等几十道工序加工而成,销往全国各地。家住附近的王亚军在这里工作两年了,舒心的工作环境让她满脸喜悦。

“以前打个工跑外地,现在家门口都有企业了,既能挣钱,又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福利待遇也可好,很开心。”王亚军说。

像王亚军这样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的农民,在襄城县还有很多。近年来,襄城县不断强化“工业强县”发展理念,依托城南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和城北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了“一体两翼”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在产业链条延伸、科技投入、转型升级方面做足文章,进一步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助推襄城发展实现完美嬗变。

如何做大做强工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襄城县委书记宁伯伟说:“我们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坚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发力,加快工业转型发展,持续壮大硅材料和煤基化工两大主导产业,致力打造‘中原硅谷’和千亿元级硅产业集群,推动煤基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方向迈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现代工业体系。”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襄城县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9.5∶49.9∶40.6,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加快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玉米种植面积调减5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分别增加1.5万亩、2万亩,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烟叶生产完成980万公斤,实现烟叶税收6100多万元,烟叶收购量、税收总数均位居全省第一;新培育家庭农场1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龙头企业17家;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成功创建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积极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硅材料产业被列入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硅烷科技有限公司、中衡电气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万杰智能被省科技厅授予科技小巨人企业、省节能减排科技示范企业称号;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获得新突破,太阳能装备产业发展实验区被确定为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对象;县产业集聚区获批组建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城乡统筹实现均衡发展

产业是“实”,城镇是“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必须“实”“形”结合。

兰南高速襄城出入口,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引线道路宽阔平坦,由乔木、灌木、草坪组成的绿化带错落有致;紫云大道、烟城路等县城主干道经过提升改造,实现了“大变样”……走在如今的襄城县城区,人们切身感受着县城发生的变化。

城乡发展,规划先行,建设要跟上,管理上下功夫。2017年,襄城县编制完成了《襄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和城市控规及35项专项规划,从而使城乡规划体系更加完善。

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改变,襄城县积极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59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9.4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0.61%。打通了烟城路西延、青云路南延、汝河路南延等10条城市断头路;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建设;台湾城农贸市场建成投用。大力推动“厕所革命”,改造提升公厕11座,新建公厕和安装移动公厕9座,公厕卫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烟城路中段安置房项目基本达到入住条件,回民村安置房、滨河片区安置房项目建设手续规范后正在积极推进;东城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启动。

此外,襄城县还注重加快农村发展,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改扩建行政村村室285个,全县所有行政村村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快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解决11万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问题。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清除积存垃圾7.23万吨,垃圾围村现象得到有效管控,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

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对于襄城县来说,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宁伯伟说。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也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未来,襄城县将坚持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发力”,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现代工业体系。重点围绕卫生用品、装备制造和服装鞋帽等产业,借助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延伸上下游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突出做强硅材料和煤基化工主导产业,致力打造“中原硅都”和千亿元级硅产业集群。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突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瓶颈,就必须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融合发展。因此,襄城县将大力发展麦椒、麦瓜、麦薯等间作套种,持续壮大纯作烟、有机蔬菜、特色林果等种植规模,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能力。加快建设“三园一体”,积极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重点抓好建业田园综合体、平煤农业生态园、德润园林海棠园等项目,打造半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吸引城市人口到生态园观光体验、休闲消费。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发展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现代农业生产企业,不断提高农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率。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自身实际,下一步,襄城县将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以花为媒、以文会友、以节招商,初步形成“三山、两水、一寺、一庙、一古城”的全域旅游格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互联网+物流”行动计划,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积极融入许昌“中原冷链谷”建设,打造1—2个亿元楼宇经济。持续提升传统服务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大货币化安置,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办好襄城县的事情,关键在党。“下一步,襄城县将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党建‘四大工程’,不断增强执政本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襄城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宁伯伟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附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