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建18座智慧阅读空间
核心提示
2017年下半年,我市城区陆续建成投用了12座智慧阅读空间,为广大市民街头阅读提供了安静、舒适的场所。市图书馆后台统计数据显示,月均进入智慧阅读空间的群众超过11万人次,月均办证总量近千张,月均借出图书总量达9100册次。智慧阅读空间点亮了城市的夜读明灯,引导很多市民养成了业余读书的习惯。
今年2月22日,我市公布了《2018年许昌市十件民生实事》,其中就有“加快智慧阅读空间建设”一项。群众对智慧阅读空间建设有哪些期待和建议?拟建的智慧阅读空间什么样?将如何选址?3月5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访。
□ 记者 张莉莉 通讯员 陈猛
【现场见闻】 这里环境好,看书有气氛
市民纷纷点赞城区“透明大书房”
3月5日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科技广场东南角的智慧阅读空间,里面有七八个人正伏案阅读。刷身份证进入,记者看到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刘奉奇正在认真地整理柜里的书籍。她按照少儿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分门别类地将放乱的图书归位。其他人则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埋头看书。
人群中,一位戴眼镜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手捧一本《李嘉诚金牌经营》,看得津津有味。记者低声和他交谈得知,老人名叫李丙俊,已经79岁,老家在漯河,在许昌工作、生活50多年了,他家就在科技广场附近。从去年10月份起,他经常到这个智慧阅读空间看书。提起许昌建成投用的智慧阅读空间,李丙俊老人眉开眼笑,赞不绝口:“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投入,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大实事!你看,这里条件多好,几千册图书随便看,而且有空调、桌椅、雨伞、药箱,我很满意!”李丙俊告诉记者,他喜欢看的医药类、经商类书籍在这里都找得到,他能从中学到很多新知识。
宋胜英第二次到智慧阅读空间,她为自己挑选了一本外国文学名著。“昨天下雨我就带女儿来了,觉得在这里看书有气氛,能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在许昌高中对面的智慧阅读空间,记者遇到了正在专心学习的孟亚红。她告诉记者,她一直在外地上大学,春节期间才回到许昌,打算复习考研。因为家里人多嘈杂,经亲戚介绍,她找到了离家最近的这座“透明大书房”。“我上大学的那个城市虽然比许昌规模大,却没有这种提供公共阅读的场地。家乡许昌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为啥建设】 构建书香许昌,提升城市品位
18座智慧阅读空间正在筹建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一个书香四溢的城市才有品位。当阅读接近“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许昌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
继去年建成投用12座智慧阅读空间之后,今年,我市又把“加快建设智慧阅读空间”纳入了十件民生实事,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拥抱”知识。
市图书馆馆长安玉龙介绍,今年,我市计划在中心城区再建18座智慧阅读空间。至2018年年底,中心城区智慧阅读空间总数将达到30座,构建起以市级、区级图书馆为中心,智慧阅读空间、电子书借阅服务点、街道综合文化站、诚信阅读漂流屋等公共文化场所为服务点的城市阅读服务体系,满足市民阅读需求。
18座智慧阅读空间建设由各市辖区承担,承建单位有魏都区、建安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东城区。其中,魏都区建5座,建安区建4座,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2座,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2座,东城区建5座。
根据2017年我市智慧阅读空间、诚信阅读漂流屋建设经验及本年度建设规划情况,每座智慧阅读空间建设预算费用为80万元(含诚信阅读漂流屋建设费用1万元)。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各市辖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按政府公益性项目组织实施。
记者了解到,拟建的18座智慧阅读空间将延续并保持已建成的12座智慧阅读空间风格,形成统一的城市阅读空间标识。
目前,选址工作正在进行,社区、广场、游园、商场、景点等人口集中、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地方仍是首选。拟建的智慧阅读空间将具备阅读、文化活动、便民服务、休闲等标配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文化及便民服务。
【群众心声】 自助功能很强大,人性化服务更体贴
市民期待体验更多惊喜
走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市民对智慧阅读空间的赞誉和肯定。在对新建智慧阅读空间表达期待的同时,部分市民提出了一些建议。
市民宋胜英和女大学生孟亚红提出智慧阅读空间能否提供饮用水。“有时候忘记自带水杯,坐在里面看半天书喝不到水。”
市民刘志敏说:“智慧阅读空间硬件设施很好,布局合理,书籍也挺全,但是我觉得缺少报纸。如果提供最新的《许昌日报》《许昌晨报》《文摘报》,就能满足更多市民的阅读需求。”
安玉龙说,今年拟建的智慧阅读空间每座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左右,集智慧图书馆与便民志愿服务站于一体,在房体设计方面将更加注重隔热、遮光、透亮及通风功能。
既然是智慧阅读空间,它都具备哪些“智慧元素”呢?据悉,拟建的智慧阅读空间集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于一体,与市级、区级中心图书馆和基层图书馆之间实现馆藏资源共享、信息交互,可让读者在各公共图书馆网点内,通过自助的方式享受借书、还书、阅读、办证、续借、预约等服务。
智慧阅读空间部分内置图书及期刊等文献资源3000余册,配备阅览桌椅、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办证机及Wi-Fi等设施,具备24小时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阅读学习等免费文化服务条件。每座智慧阅读空间内还会划出一定区域,配备雨伞、针线包及手机充电站等,提供便民服务。
针对市民提出的建议,安玉龙也认真地给予了答复。他说,出于保护群众健康安全考虑,智慧阅读空间内未备饮用水。但是,鉴于市民有实际需求,今年筹建时,他们会考虑在智慧阅读空间内部设投币式饮品自动售卖机或者将智慧阅读空间的选址尽量靠近街头(社区)便利店,以方便读者取用饮品。今年,他们还有意与许昌报业传媒集团等主流媒体合作,通过电子借阅机向市民提供每日报纸电子版,满足大家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
□ 记者手记
城区“书房”多,文化润莲城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对个人而言,读书能更好地提高自身修养;对于社会而言,水养人,书养心,书香满溢能让一座城市更文明、更有品位。
2017年8月,我市发出了创建“新三城”的号召,其中之一就是打造文化厚重之城,建设书香许昌。当年9月,第一座智慧阅读空间在科技广场惊艳亮相,成为市民竞相体验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与智慧阅读空间建设同步,我市还在公共服务场所规划设置了41个诚信阅读漂流站点(其中,室内设有21个诚信阅读漂流站,室外设有20个诚信阅读漂流屋)。
今日的许昌,图书馆、书店为人们营造了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电子书借阅点使群众读书变得更加方便,智慧阅读空间为莲城点燃了夜读明灯,诚信阅读漂流站点全天候向市民开放。“无人监督、随意取阅”“借书不用凭证,还书全靠自觉”……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读书的成本却一降再降。一处处既便捷又免费的阅读场所,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满足了群众的基本阅读需求,许昌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强烈。当城区拥有越来越多的免费阅读场所,当越来越多的市民爱上阅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魏故都许昌必将成为一座秀外慧中的智慧之城、魅力之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