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城市中轴线上的生态地标获《人民日报》关注

2018-07-11 10:03:51 来源: 作者:

摘要:

“一轴连双城”,中央公园魅力显

7月8日,记者航拍的中央公园局部。
记者 牛书培 摄

 7月7日,《人民日报·生态周刊》刊发文章《看许昌怎样增绿护蓝》。  资料图片


记者 樊倩影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盈盈,荷叶田田。茂林修竹间,亭台相连,小径蜿蜒。曾经的“许脏”致力绿色发展,走上了环境美化、经济提速、人民幸福的共赢之路。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莅许调研时,对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全民健身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对“两山论”的许昌实践点名表扬。

本报今日起刊发《中宣部部长点赞的城市亮点·回访》系列报道,是为首篇。


核心提示


古色古香的亲水平台、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蜿蜒绵长的塑胶跑道……在清新的空气中,不少市民迎着晨光在中央公园晨练。中央公园总占地面积约3300亩,80%是水域、绿地和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生态用地的占比上,中央公园均达到了全国一流、省内领先。这样的城市公园近日被《人民日报》点赞。





城市公园美得令人陶醉

约3300亩的中央公园是我市迄今为止占地面积最大的公园,里面花草丛生、水波粼粼、驳岸蜿蜒、亭台相连,可谓一步一景、园中套园,美得令人陶醉。这几天,一睹其芳容的游人纷至沓来,交口称赞。

7月10日早上,经过一场小雨滋润的中央公园,树变得更绿、草变得更青、花开得更艳,处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

从龙兴路出发,沿着青梅路向北,经过南海街和陈庄街,记者来到中央公园的一个入口。这里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两侧是竹林,尽头有一条小路。顺着小路向北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廊架,下面摆有供游人休息的长椅。其东边是中央公园南端最大的湖,也是周边最美的景观节点。湖面宽阔、呈圆形,湖边建有许多古色古香的亲水平台,岸坡栽种的水草长势很好。

45岁的保洁员陈永红正在清扫垃圾。趁着干活儿的空当,她不时放眼望一望公园内怡人的景色,和身边的同事说说笑笑。

“这里之前就是俺村的地。政府收地要建公园,俺村很多人想不通,不愿意。现在,这么大的公园建好了,不仅环境好,而且空气新鲜了。大家出门走几步就到公园内休闲、健身,是最大的受益者。”陈永红说, 这一切得益于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敢于腾商换绿的为民情怀。

“中央公园太美了,果然名不虚传!”几年前,刘冰从漯河老家来到许昌工作,如今已经在许昌定居。“你看,这里无论是河道还是湖泊,附近都栽了花花草草,虽然很多叫不上名字,但真赏心悦目。孩子放暑假了,我以后多带他来玩!”

继续往前走,记者看到两位老人正在悠闲地晨练。家住翠林路附近的67岁市民杜兰英告诉记者,趁着天气凉爽,她和老伴儿专程到这里晨练。谈及许昌的变化之快、风景之美,她感慨道:“早前的许昌市区,也有过‘脏乱差’的经历。现在的许昌可是大变样了,环境好了,城市干净了,处处都是公园、美景。我整个人的精气神儿都变好了。”


景观还将提升

在中央公园,水波荡漾、虫鸣鸟啼,傍水而建的仿古长亭下,几位市民在休憩。不远处,一台挖土机正忙着在地上挖出两三米深的大坑。坑内,六七名施工人员正在将搅拌均匀的水泥涂抹在坑底。

家住建安区桂村乡桂西村的施工人员王国兵正举着一把铁锨干得起劲儿,额头上不时有大滴汗珠滚落。

“俺6月就来这儿了,现在已经干了一个多月活儿。”王国兵说,为了让中央公园早日完成提升改造,他们加班加点,每天7时30分准时开始施工,直到18时30分才结束。

中央公园进退水景观提升改造工程项目部工作人员李建业告诉记者,目前陈庄街、竹林路的进退水工程已完成管道铺设并恢复通车,漫水坝混凝土浇筑施工已完成,估计月底前就能完工。

为打造更为宜人、更具特色的城市中央公园,我市对中央公园进行景观提升改造。根据方案,提升改造后的中央公园将形成“一轴、三心、多点、一绿道”的总体结构,轴线上将形成科技之星、幸福之门、未来之光3个中心和“芙蓉湖”“芙蓉广场”“芝樱花海”“十里水榭”“曲苑杂坛”“梨园春”“夕阳红”“莲韵”“虹桥卧波”“平湖秋月”等多个景观节点。未来,园内交通系统(如慢行系统、停车系统)的服务功能等还将完善,进一步提升中央公园的品位。

在南海街附近,将建的“虹桥卧波”景观节点,桥宽10米、长30多米。目前,该桥的8根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

陈庄街以南原东城高中段景观建设进展如何?东城区市政管理中心现场工作人员李文睿告诉我们,该项目在今年3月初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土方堆砌、水系开挖、微地形整理、小园路和进退水管道铺设、漫水坝浇筑、广场园路及公共停车场的石材铺装。


彰显许昌实力、活力、魅力

当日,中央公园内除了工人们施工的身影外,还有不少市民游玩的身影。

“早想来这里看看了,没想到建得这么漂亮,住在这里肯定很舒心。”市民宋秀玲说,她今年69岁,退休多年,闲来无事喜欢到处看看。“前两天,天气有点儿热,没来成。今天,趁着下雨,天气凉爽,我过来看看。”

“漫步中央公园,能够感受到许昌城市的巨大变化。”当日带着孩子来游玩的市民刘帅说,他几乎每周都要过来瞧一瞧。“建得真不赖!水域大,水很清澈,绿化也很到位。市民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居住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刘帅说,过去,许昌缺水,因水而犯愁;最近几年,吃水问题解决了,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

记者注意到,中央公园从大型建筑到公建小品,从雕塑造型到植物搭配,都以“莲”文化为主题,规划了十几处景点。这些景点与许昌莲城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中央公园把我市的商务中心区和中心城区连接起来,实现“一轴连双城”,对形成城市新的景观地标、拉动区域快速发展、推动周边开发建设意义重大,对形成曹魏古城中轴线“历史景观轴”、城市中轴“现代景观轴”“双轴”辉映的格局意义非凡。

“城市因水而平添了灵性。中央公园的建设将加快周边产业发展,带动整体城市形象与品质提升,为许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附近居住的市民张朝阳说,这样的好环境一定能吸引更多客商来许昌创业兴业,给许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