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健身房”背后的民本理念

2018-07-18 11:23:55 来源: 许昌网 作者: 王利辉 张铮

核心提示

在市区文峰游园的乒乓球台前,经营小超市的苏富春正在和球友打乒乓球;在许昌体育场的篮球场上,市民李青云正在和朋友打篮球,运球、投篮、断球……炎炎夏日的傍晚,人们在市区的社区、公园、广场、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挥汗如雨,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欢乐。这些动起来的身影激发了许昌这座中原古城的活力。

不管在市区哪儿,人们都能这样锻炼身体、体会欢乐。这是许昌开展全民健身、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

□ 记者 王利辉 张铮

城市发展越来越好 免费的健身场所越来越多

在文峰游园,担任广场舞领队的赵民歌,对网上一段“广场舞大妈与篮球小伙儿争球场”的视频记忆犹新。

“这样的事只会发生在外地,不会出现在许昌。”赵民歌说,这里面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人的素质,毕竟双方有个先来后到;二是公共运动场地资源稀缺,这是双方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

“不比不知道,一比更有幸福感。”赵民歌说,外地的健身场地太少,但许昌的健身场地特别多,而且是免费的。

小孩子玩耍,有设有滑梯、木马、跷跷板的儿童游乐场;大人打篮球、乒乓球,有围笼式灯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老人跳广场舞、健身操,有密布的广场、游园。

家住万丰路北段的王芳领着女儿,步行七八分钟后,来到位于清潩河畔的平安广场。这个广场南部设有太极揉推器、上肢牵引器、室外漫步机、仰卧起坐板、健骑机等10多种健身器材。

太极剑、功夫扇在衣袖间翻飞,毽子、羽毛球在空中旋转……在鹿鸣湖体育公园,不少市民正在晨练。“这里的大多数人住在附近。鹿鸣湖体育公园建成后,大伙儿每天都会来这里锻炼身体。”市民刘江田告诉记者,城市发展越来越好,免费的健身场所越来越多。

在学院路与莲城大道交叉口南侧,有全省首个面向广大市民开放的免费露天游泳池。7月17日,我市进入三伏天,这个总面积上千平方米的游泳池挤满了前来消暑纳凉的人。

为满足公众的健身需求,我市先后建设了126个公园、游园和广场,沿市区3条河打造了82公里长的“健身长廊”,建成400多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人造草坪门球场、围笼式人造草坪七人制足球场、儿童游乐场,并免费开放了多所中小学体育场地,使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爱好的市民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座城市,建筑外墙长满植物,到处是公园,大家可以晒太阳、跑步、游泳……”这如同童话般的梦想,正在许昌一步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城市遍地开花,各式各样的公共体育服务让市民享受体育运动,感受别具一格的健身文化。

蓝天白云和满眼绿色

让健身成为享受

市区天宝路北侧、清潩河东岸,一处阳光沙滩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柔软的沙地、精美的雕像和完备的儿童游乐设施,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

近年来,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通水,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基本完工。在连通了82公里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和4片滨水林海后,许昌由“干渴之城”变为“水润之城”,呈现出“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美丽画卷。市区水系周边不光有绿化景观,还配套建设了健身场所,让市民拥有绿色、生态的“健身房”。每到晚上,这些地方华灯绽放、人流如织,处处洋溢着运动健身、奋发向上的气息,提升了满城的精气神。

得益于悠久的花木栽培历史,我市在绿色生态方面迅速形成格局,不仅实现了“开窗见绿、推门进园”,还建成了樱花大道、紫薇大道等景观道路。

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6%,绿化覆盖率达40.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4平方米。绿色已成为许昌的鲜亮底色。

与此同时,我市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完善配套设施,不仅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周边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而且合理规划了公共自行车停靠点、公共卫生间、公交站点等便民设施,切实为民着想,方便群众运动健身。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蓝天白云、满眼绿色和美丽的水系、清新的空气,让健身成为享受。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

才有了满城的“免费健身房”

无论是晨曦微露,还是晚霞灿烂,在市区各个公园、广场,运动健身的人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成为各项运动的参与者。

“我们将积极探索新的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形式,开展群众性品牌赛事,大力发展健身走(跑)、骑行、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运动项目。”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副科长张丽说。

过去的许昌,面临健身场地少、设施缺的窘境。2016年,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打造“15分钟健身圈”。

为此,我市出台了《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要按照市区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探索社区体育设施与游园、广场、河道体育设施融合建设的模式,合理配置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兼顾各类人群的锻炼需求,初步建成覆盖社区、居民小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做到设施服务半径覆盖所有市民。

不仅仅是全民健身,还有老旧小区改造等。2016年以来,全市新建90个社区便利店,新建和改扩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117个老旧小区……全市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有近40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5%。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县(市、区)有健全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体育总会,城市社区有体育健身站点,乡(镇、办)有体育组织,80%以上的行政村有体育健身站点。

此外,我市还将建设一批便民体育场馆,力争“十三五”末城市(含县城)规划区的所有街道、社区普遍建有多功能运动场地、灯光球场、围笼式球场、健身路径等,每个有条件的县(市、区)建成“两场三馆”(开放式公共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广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


附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