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

2018-08-10 09:52:18 来源: 许昌网 作者: 杨伟峰 实习生 董育聪

在全省率先打造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时发现城市管理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智能制造”打造产业升级……近年来,我市从多个方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各领域的“智慧样本”,让“智慧许昌”点亮城市生活。

如今,市民拇指轻点,就能查找公交、借阅电子图书、骑行公共自行车、查询路况信息……依托大数据,全市涉及城管、交通、医疗、教育、环保、水务、物流、旅游等领域的智慧应用应运而生,涵盖市民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便捷、高效的智慧生活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建设——顶层设计探索“许昌模式”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中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城市的不同需求作出明确、快速、高效的智能响应,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像人一样具有“智慧”,具备自我调控能力。

“2013年,我市被住建部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我们紧密结合许昌实际,搞好顶层设计,加强工作创新,积极实施推进,探索适合许昌发展的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马红伟告诉记者。

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2015年9月,我市成立了许昌市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承担智慧城市建设主体工作。2016年2月,我市在许昌市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增挂“许昌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成为国内前列、河南省第一个力推数据汇集、挖掘和应用的地市级大数据管理服务机构。2016年11月,市委作出开展“五城联创”的战略部署,把创建国家智慧城市作为重要一项,成立了智慧城市创建专项指挥部,牵头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我市还制订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创建实施方案》、《许昌市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方案》等文件规范,为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产业和网络经济发展提供文件依据和制度保障,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强行业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各项智慧应用运营、管理规范的建立和实施。同时,我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许昌学院、许继集团、森源集团等高校和企业,建立各类智慧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强化对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据马红伟介绍,我市着眼于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整体布局,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提出了将产业、学术及金融有机结合,明确“以新一代信息技术(5G技术)应用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挖掘整合许昌信息资源,以智慧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以“强政、兴业、惠民”为目标,以“市场起决定性配置作用,顶层设计到最终运营的无缝连接”为原则,确定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和“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运作模式,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格局。

在此模式下,我市以“两中心、四平台、N项智慧应用”为抓手(“两中心”是政务云中心和公有云中心,“四平台”是网络基础设施、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城市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通过5G技术落地应用,实现许昌万物互联,逐步建设覆盖全市基础设施、便民服务、城市管理、智慧产业、信息安全等五大方面的N项智慧应用,让大数据惠及于民,助力产业发展。

强政——政务云中心打造最强“城市大脑”

整合市直30多个部门的上亿条离线数据,建立了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和社会信用、电子证照2个主题数据库;设计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对全市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建成投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与省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顺利实现对接,修建了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项目,许昌市政务云中心正成为城市信息化的“神经中枢”和城市智慧化的“最强大脑”。

我市政务云中心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2016年7月启用,成为全省首家正式投入使用、具有真正意义的政务云中心,标志着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市政务云中心启用后,积极承载各部门的新建信息化业务,逐步承接各部门的原有业务系统,目前已承接了市纪委的“两个责任”信息化平台、市委政法委的综治视频会议系统、市发改委的“信用许昌”等32个单位的73项信息化业务;按照“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财政资金”的原则,对市直44个单位的65个信息化项目依托政务云中心资源,提出技术评审意见,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000多万元;做好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省内首批建设了全市“一张网”,覆盖全市87家市直单位和10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并依托电子政务外网,省内率先实现综治视联网建设;围绕全市“放管服”改革,指导各单位制订对接方案和接口开发工作,为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市民之家等便民事项提供底层数据共享服务。

依托市政务云中心城市基础数据库,相关部门撰写了许昌市人口大数据和智能终端分析报告。其中,人口大数据分析报告对我市人口基础信息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运用大数据综合分析了人口红利释放期和关键点;智能终端分析报告从城市综合大数据应用角度分析了城市不同阶段人、物、事、行为等,为城市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我市利用企业法人库、人口库等资源,逐步构建了许昌政务信用、电子商务信用、个人信用体系等,并通过大数据综合应用,用信用数据为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画像”,综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规范社会人群行为。

为便于政务应用,我市依托市政务云中心定制开发了党政协同办公系统。该系统满足即时通信交流、短信告知等现代办公需求,自2017年1月正式运行以来,已累计发送公文1500多件,各类通知6000多个,公务邮件16万封,短信提醒25万条,实现了“公文纸质传输”向“无纸化办公”“移动办公”的转变。

兴业——智能制造助力实体经济

对于工业基础雄厚的许昌来说,智能制造业的兴起,也丰富了智慧城市的内涵。

森源电气以“产品+芯片”方式进行产品智能化研发,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产品在线监测、状态分析和全寿命周期管理。这一套流程下来,该公司的运营成本降低了3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生产效率提高70%,生产失误率小于5%,能源利用率提高30%,产能提高60%,生产工艺规划时间减少40%。

鲜易控股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对运营环境、人员操作、生产进度、经营数据等要素信息进行实时高效采集和云端集成,实现了过程的可视化、在线化,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远东传动提出“远东制造2018”及“互联网+传动轴制造”新模式,建成了50条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实现了操作换人、机器换芯、生产换线,推动了传动轴制造的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西继迅达年产3万台电梯,均安装了4G物联网模块,并使用电梯维保系统,实时监控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电梯运行状况。一次,一名工程师在意大利通过物联网模块查到了一个故障数据,由此带来了产品改良升级。

……

这是我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加快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市抢抓新工业革命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动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切实提高智能化生产水平,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出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

我市还是全国37个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之一。为加快推进产融合作,引导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切实防控金融风险,我市依托政务云中心数据库,开发建设了“惠企云”平台。该平台融合了“税融通”“政银企信息交互”“企业法人综合信用”等多项功能,充分利用“信用管理+融合金融+互联网服务”模式促进政银企之间的信息共享及政策协同,实现产业和金融协调发展、互利共赢。通过该平台,我市逐步建立完善了产融合作机制,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有力助推了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网络经济强市建设。

“我们将继续完善‘惠企云’平台建设,收集财政、税务、工商、人行、法院、国土、住建等部门的实时数据,关注企业所需,形成许昌特色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有效破解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资金不匹配问题,为供需双方搭建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惠企云’平台搞好一企一策,实现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马红伟表示。

惠民——贴近民生让生活更便捷

“这个设备真的太好用太方便了,关键时刻帮了我的大忙。”日前,市民张先生在市区科技广场一个设备上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称赞。张先生说的这个设备,是我市投放的智能便民终端“TDM—慧民端”。

记者看到,“TDM—慧民端”外观像是一个大型广告灯箱,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远程监控高清摄像头和预警器,一侧安装有手机充电、电动车充电和一键报警求助装置,另一侧有智能查询触摸屏和直饮水,下方有灭火器和急救包,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现实版的“哆啦A梦”,身藏多种宝贝。

据了解,“TDM—慧民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必需的智能基础公共设施,涵盖公安治安智能防控、交通违章智能监测、环境监测、市政基础公共设施监测、便民服务数据采集等数十项功能。通过与智慧民生系统平台相连接,将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传输到政府各部门数据中心平台,可一站式实现无线城市、智能城管(交通)、平安城市、环保城市、便民服务等五大系统的落地应用,彻底解决智慧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让智慧真正服务民生。

不但有就医诊疗、挂号结算的功能,还能乘公交车、交水电费……作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一项重大惠民工程,“许都通”居民一卡通具有身份识别、基础健康信息存储、医疗信息存储、金融应用四大功能,整合交通运输、财政惠民、民政事务、住房公积金、代发工资、罚没款项等政府公共服务,水、电、气、暖、通信、有线电视代交费服务,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商业支付等领域的小额快速刷卡服务。我市大力推进一卡通项目实施,目前“许都通”已制发卡120多万张,助推一卡通项目在全国范围取得了多项第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对掌上智慧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市开发了“我城许昌”手机App,将互联网上涉及民生的应用和信息集成打包进手机,提供多元化的城市信息服务和在线办事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水、电、气、有线电视等民生事项的快捷查询交费、社区便民服务以及旅游出行、餐饮娱乐等多样化的民生服务;同时,还实现了高效的城市数据整合,使政府与群众同平台互动,真正让市民切身感受到服务的便捷。

智慧城市正在打破各部门之间的界限,打通城市管理和服务市民的渠道。比如,过去市民办一张出生医学证明,需要提供身份证、结婚证、生育证明等证件。今后,如果市民的这些证件信息都有统一的电子档案,就可以通过网络申请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由政务云计算中心后台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办事窗口,市民可以直接到窗口领取证件。

我市还率先在国内推行实施智慧农机项目,利用大数据助力农民高效增产;实施“明厨亮灶”工程,让百姓吃得放心;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建立了全天候职守、全业务覆盖、全方位联动、全时化跟踪的社会治理指挥立体平台;同时,依托政务云中心协助市教育局、卫计委、旅游局、住房公积金中心、文广新局等单位开展信息惠民服务,以智慧之手,开启百姓生活的“幸福模式”。

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的政务云中心率先实现大数据服务功能,于2017年7月被国家电子政务理事会评选为“2016年电子政务优秀案例”。2017年9月,“许昌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在IEEE(国际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协会)第三届智慧城市国际会议(中国∙无锡)获得“智慧城市二等奖”。2017年12月25日,在成都举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中国区)首批试点工作会上,我市作为优秀智慧城市,与国内其他5个城市(区)共同启动ISO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2018年5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物联网日”第一次筹委会工作会议上,我市因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政务云建设位于国内第一梯队,且前瞻性的引入5G技术和开启5G小镇建设,高票被与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优秀企业的60余名代表选为“世界物联网日”主席团副主席单位。


附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