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网 > 县区 > 禹州市 >正文

孙军娜:孝老爱亲传家风 勤劳脱贫好榜样

2020-09-18 10:56:22 来源: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作者:

我要分享:

摘要:

记者 胡晨 通讯员 白朝阳 贾文静

“妈,我刚发了工资。眼看着天气就要转凉了,咱上街给你选件衣裳吧!”9月16日,禹州市梁北镇董村的孙军娜一家正围坐在一起吃饭,她边说边给婆婆碗里夹菜。 在董村,孙军娜孝老爱亲的事迹是有目共睹的。丈夫意外去世后,她14年如一日,孝敬年迈的祖母和病弱的公婆,抚养一双儿女健康成长,并且靠自己的双手脱了贫。


“结婚后的那几年,孩子他爸在建筑工地上班,我在家照顾奶奶、公婆、孩子。”孙军娜说,她也曾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庭。每天晚上,丈夫下班,儿女放学,全家7口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是她最幸福的时候。 然而,这样的幸福被一场事故打破了。2006年,丈夫在工地意外坠亡,家庭的重担落在了这个年仅29岁的女人身上。这时,有人劝她改嫁:“你才20多,守着这一家老小,怕是一辈子也难有出头之日了!”


看看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儿女,孙军娜擦干泪水,毅然决定留下:“老人失去了唯一的儿子,那我就替他尽孝!”为了让老人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走出来,孙军娜常常陪在祖母左右,给她述说村里的新鲜事;每次进城办事,她把坐车、吃饭的钱省下来给祖母买点好吃的……直到2012年百岁祖母寿终正寝。街访邻居提起她,总是赞不绝口:“遇上这样孝顺的孙儿媳妇,真是这家人的福气!” 生活还在考验这个女人。2013年,孙军娜的公公贺留灿患上了尿毒症,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婆婆患有重度的高血压和腰肌劳损,需要长期吃药。


面对这样的家庭,孙军娜没有怨天尤人,每天起早贪黑,为婆婆洗衣做饭、买药按摩、梳头换衣;对公公倒茶送饭、悉心照料,尽力让两位老人心情舒畅。两年前,公公撒手人寰,她按照农村习俗为老人操办了后事。“俺军娜真是个好媳妇儿,要不是她,我都不知道这日子咋过,她比亲闺女都要亲啊!”婆婆逢人就夸。 2018年,孙军娜被评为“禹州市第三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孩子们从妈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孝敬老人。每天放学回家,都跑到爷爷奶奶身边,给他们讲学校里的开心事;妈妈把饭做好后,第一碗总是端给爷爷奶奶吃。面对街坊邻居的夸奖,孙军娜总是笑笑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我为孩子们做个榜样,也让他们把孝老爱亲传下去。”


多年来,孙军娜一家的收入就靠几亩责任田,日子过得很清苦。2016年,董村“两委”把她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两个老人、一双儿女办理了低保,为儿子贺彦龙申请了助学金。同时,她家还享受了金融扶贫政策,每年可获得收益分红3120元。 要强的孙军娜并没有躺在贫困户上等着政府救助。她一边照顾老人孩子,一边种着责任田,还在本村附近的一个陶瓷厂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工资1800元。2019年,孙军娜一家光荣脱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吃饭不能靠‘要’,脱贫不能靠‘等’。虽然我是一个女人,但是只要舍得两只手,就一定能让俺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孙军娜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