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社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021-01-29 14:51:48 来源: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作者: 李翊飒 文/图

社火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人们在对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中国传统民俗娱乐活动。社火集中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它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戏曲、工艺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那么,社火用品有哪些?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1月27日,记者走入位于曹魏古城的中国社火文化艺术馆,感受民间社火的魅力。


社火形式多样,具有独特性

在中国社火文化艺术馆(以下简称艺术馆)展厅的墙壁上,记者看到一幅社火的全国分布图。“在这张分布图上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社火,如舞狮、舞龙、骂社火等。这些标示出来的社火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艺术馆的讲解员介绍,“比如,河南东常村、西常村的骂社火,骂得越开心,越能表达对五谷丰登的期盼。”

社火常被人们称为“看戏”,表演者以在舞台上亮相的形式进行演绎,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全国各地有很多大体相同的表演形式,如扭秧歌、舞龙、舞狮等。只不过,南北方有明显的风格差异。“北方秧歌的范围更广,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在扭动身体的幅度上更有张力。南方秧歌的伴奏乐曲融入了地方韵味儿。”

社火用品种类繁多,比如高跷。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民间舞蹈,也指表演高跷时使用的木棍。高跷因表演时脚踩木跷而得名。高跷在民间常被称为高拐子。高跷的选料很讲究,必须采用坚硬而有韧性的木材,榆木、槐木尚好,柳木次之,腐木不可用。高跷的绑腿绳一般用布制成,这样的绑绳既能绑紧,又不勒腿脚。又比如旱船。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用竹子做成船形,“船姑娘”迈着碎步行船,犹如船在水中行驶。一老翁走在前面,手拿浆板,做摇船样。






社火脸谱,寓意美好


“社火脸谱是表演社火时所用的脸谱,就目前常见的社火脸谱来看,分为三大种类。一是民间神话宗教中的人物,二是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人物,三是地方戏曲剧目中的人物。”讲解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脸谱展示区域看到了五福脸谱和马勺脸谱。它们有着怎样的区别和寓意呢?

“五福脸谱以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白色为主,分别代表福神、禄神、寿神、喜神、财神,又称五福临门。这些脸谱上面都有一个钱币的图案,代表财源滚滚,吉祥如意。马勺脸谱源于陕西凤翔,多由桃木和柳木制成。”讲解员介绍。

在陕南地区,人们有用马勺脸谱祈福的习俗。每当遇到灾难,人们就请社火艺人在日常所用的马勺上绘制兽面图形,悬挂于门框或房廊上,以求平安如意。为了让人一目了然,其脸谱更为强调人物的主要特征。

在另一侧的展示窗,记者看到了大头娃娃展品。大头娃娃也是一种传统民俗道具。“关于大头娃娃,民间有很多吉祥的说法。比如,戴上大头娃娃后,庄稼丰收,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讲解员说。



旦角头面,美到让人窒息

“社火在发展过程中与戏曲相关借鉴,它们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展厅里设立了与戏曲服饰、戏曲用品相关的展示区域。”艺术馆工作人员沈亚和说。在头面展示区,记者一下子就被精美的头面吸引了。它们做工精细、璀璨夺目,美到让人窒息。

头面指的是头部的装饰品。记者在展示区看到了诸多头面,其中,有闪闪发光的水钻头面。水钻头面有红、白、青、粉四色,经过头面铜胎、铜胎镀银等工序制作而成。水钻头面有南北派之分。南北派件数大致相同,但南派做工更加细致。展示区还有色彩鲜艳的点翠头面。点翠头面一般是传统戏曲的旦角演员所戴头饰,主要由翠鸟羽毛、水钻和纯银为主要材料,经过专业制作而成。为了保护翠鸟,现在的头面大多用绸子替代翠鸟羽毛,称为点绸。

除了头面之外,记者在展示区域还看到了盔头。盔头为梨园行话,指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的各种冠帽,着重于装饰性。根据舞台角色的实际穿戴划分,可分为盔、帽、冠、巾四类。“这些展柜里的盔头和头面,都是霍庄村村民手工制作而成的。”沈亚和说。

提到霍庄村,许昌人对它并不陌生。霍庄村的社火制作手艺有近百年历史,霍庄村也加入了网络销售社火制品的大军,被阿里数据评为“淘宝村”。

民间乐器,种类繁多

在乐器展示区,讲解员向记者介绍了该馆从民间收集而来的曲胡和板胡:“它们有着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这把曲胡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它的主人曾用它四处演出。后来,他把这把曲胡传给了自己的学生张大力。由于长时间按拉,弦杆表面被按出了2毫米深的弦沟。这把板胡是许昌豫剧团于1966年制成的,材质为紫檀木。”除此之外,戏曲乐器也种类繁多。如铙,它是一种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间隆起部分小,每副有两片。如钹,它俗称镲,铜制,圆形,中间隆起部分大,两片相击发声。“这四对古老的大镲为手工制作,看起来很笨重。”讲解员说道。

展柜里的一组陶瓷乐俑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它们是民国时期的民窑作品。它们雕工精妙,人物造型生动,准确表达了人物性格和职业特点,充分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和人们使用乐器时的形态。

“社火艺术源于生活,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也是劳动者欢乐生活的象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多样性需求的不断提高,社火艺术也将在民族文化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沈亚和说。

附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