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碧血洒黄土 青史铸忠魂

——探访刘复生、张绪仁烈士纪念碑及其背后的故事

摘要:


(使用抖音App扫描二维码,可观看相关视频)


刘复生烈士纪念碑 冯子建 摄

本报记者 冯子建

3月4日,记者来到鄢陵县只乐镇曹桥村。一望无垠的青青麦田旁边,有一所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学校——只乐复生学校。高大的深红色校门上面,六个笔力遒劲的行草大字格外醒目。走进校门,刘复生、张绪仁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庄严肃穆。教学楼前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琅琅书声从教室里传了出来。

这里就是革命烈士刘复生、张绪仁牺牲的地方。两位烈士在同国民党保安团英勇战斗时血洒疆场,染红了这片厚厚的黄土地。

刘复生为何在此地从事革命活动?这儿发生了一场怎样的战斗?让我们穿过历史烟云,重回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追忆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探访】 两次为两位烈士立碑

在只乐复生学校的校园里,有两座为刘复生、张绪仁合立的烈士纪念碑。一座立于1949年,另一座立于2013年。

记者看到,立于1949年的纪念碑已经被保护起来,四周砌有砖石,非常坚固。碑文介绍了刘复生、张绪仁的英雄事迹。

“1965年前后,只乐复生学校的教室还是破庙。我在这儿上小学二年级时见过这座石碑,碑后是刘复生的墓冢。”66岁的曹桥村村民赵水清回忆说,1975年前后,刘复生的家属来此迁坟,把烈士忠骨迁到他的家乡洛阳偃师。

赵水清说,刘复生出生于1916年,自幼家贫,智勇双全,不到20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在漯河保卫战中,刘复生曾把一个手榴弹塞进日军坦克,炸毁了坦克。

“刘复生在鄢陵县做地下工作时,经常装扮成货郎,利用绠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老百姓都很拥戴他。”赵水清说,他还为八路军筹粮、送药品、收集情报,做了许多有益于革命的工作。

1949年3月,政府将杀害刘复生的两个叛徒曹水金、曹水旺绳之以法。后来,政府在刘复生牺牲的地方,为他和张绪仁立了烈士纪念碑。当地群众为了纪念刘复生,经过批准,将曹桥学校更名为只乐复生学校。

时光流转,岁月流逝。2013年11月,政府第二次为刘复生立碑,碑头为“永垂不朽”,碑文为“刘复生、张绪仁烈士纪念碑”,与旧碑砌为一体,共同保护。

“当年立碑时,政府举行了公祭仪式,市、县两级相关领导和烈士后人、家乡代表等都来了,非常隆重。”赵水清说,此外,还立了两座简明介绍两位烈士事迹的石碑,位于纪念碑两侧。

【追忆】 保卫区公所战斗

时间上溯至1948年。在中国革命史上,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人民解放战争如火如荼,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陆续歼灭,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土地革命唤起了成千上万的群众,他们纷纷参加革命,打击敌人,保家卫国。

在中原腹地鄢陵县,风起云涌的战争形势让国民党地方武装——鄢陵县保安团十分恐惧。团长张茂天对刘复生非常害怕,想方设法对其进行迫害,妄图伺机消灭望田区公所。

1948年2月29日,国民党集结鄢陵、临颍等13个县的保安团万余人,突然围攻望田区公所。刘复生闻讯,率领区公所队员,在只乐镇南部碱荒地一带,同敌人展开激烈战斗。然而,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刘复生命令部队沿着清流河分三路向东撤退。

撤退过程中,副排长张绪仁胸部严重受伤,生命垂危。紧要关头,几个同志想抬着他撤退。他拒绝了:“我不行了,留下一挺机关枪。我留下,你们撤。”

主力撤走后,张绪仁竭尽全力,抱起机枪射击。敌人听到背后响起了枪声,于是扑了回去。如雨般的子弹射了过来,一颗子弹射中张绪仁的头部,他当场壮烈牺牲。

……

刘复生带领区队队员撤到曹桥村东南地附近,发现蹲在沟边的队员曹水金举止怪异,神色慌张,便大声喝道:“水金,你在这里干什么?快到庙里集合开会。”

“我的肚子疼。”曹水金说。

在破旧的曹桥庙(今只乐复生学校教学楼附近),刘复生召开了紧急战斗会议,决定把主力撤至黄泛区。这时,敌人已从后面追来,刘复生立即和队员一起撤退。刚出庙门不远,叛徒曹水金趁刘复生不备,朝他开了一枪,子弹擦着刘复生的头部飞了过去。

刘复生迅速反应过来,立即掏枪还击。这时,另一个叛徒曹水旺向刘复生开了一枪,射中刘复生的头部。刘复生倒在血泊中,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2岁。

“刘复生光荣牺牲后,当地群众痛哭流涕,主动为他收尸、守灵。一个木匠做了一口棺材,将他入殓之后埋在了曹桥庙后面。”曹桥村党支部书记赵进中回忆说,后来,政府为他立了纪念碑,墓前栽有松树。每年清明、忌日,都有群众自发前来悼念。

【传承】 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刘复生、张绪仁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早已作古,但是永远活着,“复生”在亿万人民群众心中。

赵进中说,曹桥村是刘复生、张绪仁两位烈士牺牲的地方。这是革命先烈留给当地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红色资源。很多群众是听着两位烈士的故事长大的。如今,村中的男女老少都能随口说几段烈士的战斗故事。

尤其是近年来,在刘复生、张绪仁烈士精神的引领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曹桥村和许多村庄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大街小巷铺上了水泥,安上了太阳能路灯,很多群众住上了“小别墅”,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已经出现。

驻村第一书记解永民告诉记者,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树立刘复生、张绪仁塑像,建设刘复生烈士纪念馆,并以两位烈士的事迹为蓝本,组织人员创作一批小说、电影等文艺作品,进一步挖掘、整理红色资源,传承烈士精神,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将以建设刘复生烈士纪念馆为契机,把乡村民俗和红色资源结合起来,在曹桥村打造一条以田园观光、特色美食、体验游乐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解永民说。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记者临行之际,回首校园内的烈士纪念碑。碑石无言,庄严静穆。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传出校园,传到很远的地方……

(本文相关党史资料由中共许昌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