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9年,陈庄社区安置小区奠基。 资料图片
如今的陈庄社区高楼林立。 记者 黄增瑞 摄
核心提示
陈庄社区的大门中间一块长方形的景观石上,写着“十辈陈庄”几个大字。陈庄社区与“十辈陈庄”到底有啥关系?
本期的《许昌往事》,记者就带您走入“十辈陈庄”,一起了解陈庄社区的往事。
“十辈陈庄”的始祖是谁?
3月7日上午,记者进入陈庄社区,在社区的墙体上,既能看到写有“天宝路街道办事处陈庄社区”的标牌,也能看到写有“十辈陈庄”的标牌。
在翔记便民店,老板陈西海对记者说,在他们小区都是姓陈的人,有几个杂姓也是原来流落到他们庄的人,或是上门女婿。
“我们的老祖先是东汉末年的陈寔!”今年66岁的陈庄社区原党支部副书记陈根旺说。接着,他从办公室文件柜里取出一本《颍川陈氏家谱》和一本《颍川陈氏》给记者看。
据书上记载,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人,与钟皓、荀淑、韩韶合称为“颍川四长”,是“十辈陈”的先祖。
地方修志、家族修谱,为的是家族的延续。陈庄社区的陈氏,首修续序为《颍川陈氏家谱》,由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所修;二修序为《十辈陈氏家谱碑序》,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修;到明代中叶至1933年,先后经过5次修续《十辈陈家谱》。
“到清乾隆年间,陈氏存有三人:陈有民、陈安民、陈聚民,俗称‘老三门’,其父为陈鸣鸾。”陈根旺介绍。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陈庄街以北的陈氏祖坟,看到不大的墓园里立有一通碑,碑文由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撰写。
据了解,陈氏祠堂原来位于如今的市区文化街北段,后来,位于老祠堂被毁,他们就在社区内建了一座小祠堂,用于祭祖。
“十辈陈”十辈子未分家?
陈寔是许昌陈氏的先祖,那么,“十辈陈”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十辈陈庄’俗称‘十辈陈’。据说,‘十辈陈’的人是从禹州迁到许昌来的,之所以叫‘十辈陈’,说的是许昌的陈氏家族一起生活了十辈才分家。”陈根法说,那时候大家族里设有育婴堂、刑房等,小孩子在育婴堂统一抚养,犯错的人要在刑房接受处罚。陈根旺说,当年,“十辈陈”的家人们分工十分明确,有专职种田劳动的,有专职做饭的,有专职做衣、洗衣的。陈氏家族的人就连吃饭都在一起,尤其是小孩子吃饭时都是或蹲或跪趴在上面挖有一个个圆洞的老木梁的两边一起吃饭。
“后来为啥要分家呢?主要是当家的听到一段小孩儿对话。”陈根旺笑着说。有一次,有两个小孩儿在争着穿洗过的衣服,一个孩子说是他的,另一个孩子说是他的。当家的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分家,他说:“一争东西,就该分家了!”就这样,陈氏家族分了家。
陈氏家族虽然分了家,但生活中依然非常团结,相处和睦,世世代代一直延续着良好的家风、家教。
血洗“十辈陈”是咋回事儿?
据传,很久以前,有个读书人考中了状元,此人是“十辈陈”的外甥,他乘坐轿子路过“十辈陈”舅舅家门时没有下轿,村里的人非常气愤,都认为,外甥官再大,也是外甥,在舅舅家门口却不下轿,就是无礼。因此,他们一怒之下竟然砸毁了状元的轿子。
事后,这名状元非但没有检讨自己,反而为找回颜面起了杀心,并向上书皇帝说“十辈陈”的人砸了他的官轿,意欲谋反。
皇帝立即下旨要派兵血洗“十辈陈”。当时,许昌县(今建安区)苏桥镇有一个人在朝为官,与“十辈陈”也有亲戚关系,便派人给“十辈陈”的人捎信儿,说皇帝听信状元之言,认定“十辈陈”的人要谋反,准备血洗“十辈陈”,让他们赶紧逃命。
接着,这名官员又在圣公文上动了手脚,在“十”字上用毛笔添了一笔,看起来既像“千”又像“干”。
执行军令的官兵一路打听“千辈陈”或“干辈陈”,就是没有找到许昌的“十辈陈”,只好回京复旨。“十辈陈”谋反的事也不了了之。
从“十辈陈”逃亡至外地的人有很多。因此,后来,这些地方的人纷纷回乡认亲。
原来,陈庄社区位于市科技馆以北,因城市的快速发展,村民搬迁至如今的陈庄社区。今天,我们到美丽的中央公园游玩时,不要忘了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十辈陈”人。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