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涌泉河畔育英才 红色精神励后人

——探访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

摘要:

这是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校长张才千当时的住处。


(使用抖音App扫描二维码,可观看相关视频)

本报记者 孙江锋 文/图

涌泉河,是禹州市境内第二大河。它发源于鸠山镇西大鸿寨山南界岭,因源头泉水翻涌东流成河,故名涌泉河。

禹州市西部箕山腹地,涌泉河穿过大山蜿蜒东流。从鸠山镇政府出发,沿325省道向西南方向行驶约4公里,就到了官寺村。该村在涌泉河北岸,沿河上下游依地形而建,分上官寺和下官寺。

如果不是翻开历史,当地都很少人知道,在兰花山下,涌泉河畔曾经存在一所抗日军政大学。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个山脚下的小山村里聚集了一批热血青年,他们在这里学理论,练技能,唱红歌,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眼望涌泉河水东流,77年前那个夏天,一群青年求学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创办学校

涌泉河畔、古槐树下的军政干校

1944年冬,王树声、戴季英等我军高级将领奉命率部组成河南人民抗日军挺进豫西,开辟抗日根据地,拯救受苦受难的河南人民。这支抗日军由6个支队组成,以张才千为司令员的第四支队负责开辟禹(县)密(县)新(郑)登(封)一带。

豫西抗日根据地建立以后,为适应根据地日益发展的需要,解决由于根据地发展而出现的干部不足问题,四支队在禹西创办了一所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即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张才千司令员任校长,四支队参谋长寇惠民担任副校长,校址就设在禹西下官寺村白家门。

在当时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领导豫西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倒地运动”(即群众赎回灾荒年间贱价出卖的土地)时,官寺村村民刘书占的父亲刘改华被任命为“倒地主任”,村民刘仁义被任命为官寺八路军临时保长。

“我父亲刘改华,没有文化不认识字。当时把我父亲任命为‘倒地主任’,创办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时,没有教学场地,没有教室,没有宿舍,我父亲就帮忙找地方,安排宿舍。军政大学教学的地方,就在官寺村白家门,这都是我父亲给我口述的。”刘书占说。

1945年4月下旬,全校师生在白家门一棵叶芽嫩绿的古槐树下举行开学典礼。会场墙壁上张贴着“欢迎有志青年走革命大道!”“军政干校是培养马列主义干部的熔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等振奋人心的大幅标语。校长张才千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当天中午,全校师生一起会餐,欢庆禹西抗日根据地第一所新型的干部学校正式开学。学校下设教务、警务、后勤管理等部门,学校编为5个队(也叫区队),其中100余名年龄较大的男生编为一、二、三队,10余名女生编为第四队,年龄较小的男生编为青年队(第五队)。

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的学员除少数来自部队外,主要是来自禹县、许昌、郏县、登封、鲁山、宝丰等地的有志青年。

“那个老槐树我还有印象,原来这里河道比较窄,老槐树就在岸边长着。

后来,河道越来越宽,老槐树被河水冲走了。”刘书占说。

刘书占说,在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西边不远处,还留存有一座较完整,用青砖、青瓦建造的二层小楼。这座二层小楼就是当时的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校长张才千的住处。如今,村民白红领居住于此。


窑洞求学

师生同住土窑洞,同吃小米饭


这些有志青年大都是抗日组织推荐而来的,也有来自沦陷区失学的初、高中学生和进步青年教师。他们在抗日战争节节胜利的鼓舞下,怀着坚决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自愿投奔豫西抗日根据地。他们从战火的硝烟中、从日寇的铁蹄下来到这里,在知识的天地中任意驰骋,在革命的熔炉里汲取营养、锻炼成长,心情非常愉快。

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是战地大学,实行供给制,师生同吃同住:住的是土窑洞,用麦秸秆打地铺;吃的是小米饭。由于山区很少种植蔬菜,有时,附近群众会送来红薯叶、酸菜、胡萝卜和豆芽。只有在改善生活时,他们才能吃上豆腐。

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没有固定教材,学员上课主要是听报告、记笔记,课后开展讨论、写心得体会。没有桌子,学员就用腿代替;没有凳子,学员就坐在石头上;没有钢笔,学员就把笔尖绑到筷子上写字。他们刻苦钻研革命理论,努力学习杀敌本领,成绩都很好。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的课程安排是,早上是军事训练课,上午是政治课,下午是文化知识课,晚上是娱乐活动。学员学习的内容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评中国革命之命运》《论联合政府》等。

政治课由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副校长寇惠民主讲。他受过高等教育,是经历过万里长征的红军战士,态度和蔼、平易近人。由于他资历深、知识广、文学修养好,课讲得精辟通俗、生动活泼,学员很喜欢他。此外,寇惠民还利用课余时间和学员促膝谈心,一起解难释疑。

河南省军区首长王树声、刘子久,四支队政治部主任余品轩、宣传科科长陈铮亮有时也会到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作辅导报告,勉励大家学好知识和本领,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出力。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远道而来的作曲家时乐蒙,不顾旅途劳累,放下背包就教大家唱“抗大”校歌,使“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发扬光大。

这里山川秀丽、溪水潺潺,风景优美、空气新鲜,是抗日战线的大后方,听不见炮声轰鸣,闻不到战火硝烟!一群追求革命的爱国热血青年聚集在涌泉河畔的小山庄,聆听老红军讲革命道理,说抗战精神,唱保卫黄河、保卫家乡的战歌。他们以拯救中华民族危亡为己任,学习革命理论如饥似渴、孜孜不倦,使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播撒火种

革命种子生根发芽,红色精神激励后人


随着形势的发展,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于1945年7月由下官寺村白家门迁到禹县玩花台。在这里,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利用了原来的小学校舍,使师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后来,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还成立了军事队,学员是从新组建起来的部队中选拔的连、排级干部。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45年8月10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向全国各根据地人民抗日武装发布命令:“迅速前进,收缴敌伪武器,接受日军投降。”

根据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形势,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的学员提前结业,奔赴各条战线。至此,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在师长的教导下,在浓厚革命风气的熏陶下,学员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学员有的被分到部队当宣传干事,有的当了文化教员,有的到地方抗日民主政府任秘书或到基层当干部,还有的根据需要回原籍做党的工作。军事队保持原有建制,改为四支队的一个教导大队,随军收缴敌伪武器后南下。

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有史料可查的学员有数十名,如禹县抗日民主政府推荐的连学卿、艾子义,禹县抗日青年文艺工作团推荐的冀克钦、李文清,郏县的王漂萍、韩学培,许昌县的朱铭琴,偃师县的张全顺,密县的丁琳,还有罗集、无梁等地的武俊兰、王文学等人。

“走,跟着共产党走!青纱帐里,抗日英雄打出手!走,跟着毛主席走!报国仇,还河山,要把鬼子的老窝端……”时至今日,在下官寺村,依然有村民记得70多年前跟“邻居”学的抗战歌谣。而村民当年的“邻居”,就是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的教官和学员。

蜿蜒的涌泉河从下官寺村流过,河畔的豫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分外醒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怀一腔热血而来,学一身本领而去,就像一粒粒革命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他们留下的红色精神,也必将激励无数后人不忘初心!

(本文相关党史资料由中共许昌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