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西柏坡纪念馆,有一台既可以接收信息,又能发送电报的交直流两用收讯机。这件宝贝周恩来用了十几年。”2021年7月5日,河南省许昌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许昌市资深党史文史工作者陈书壮告诉记者,“很多人不知道,这台收讯机是我军解放许昌时缴获的一件宝贝。1947年至1948年,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许昌形成拉锯战。最终,解放军经过‘六进五出’,从许昌西城门打开了突破口,解放了许昌城。”
如今,这件宝贝已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是西柏坡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解放许昌,从西城门打开突破口
2021年7月4日,许昌市西湖公园南门西北角的空地上人来人往。谁曾想到,70多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血流成河的激战。
1947年12月,经过13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解放军登上许昌城东南角的文昌阁,许昌全城解放。这次战斗共击毙、俘虏敌官兵近7000人,缴获各种火炮70多门、汽车近百辆,并缴获一列装满弹药的火车,以及几座军用仓库和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来电表示祝贺和慰问。
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召开英模表彰大会,命名第八师二十三团八连为“许昌连”,并奖励“神速突击、顽强制胜”锦旗一面。王明杰等4人威震敌胆,被誉为“许昌西门楼上的四勇士”。
陈书壮说,解放军主力部队暂时撤离后,我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许昌形成了“六进五出”的拉锯战局面。1948年6月7日,中原野战军一部在地方部队和许昌县县大队的配合下,第六次解放许昌,许昌这座历史名城永远回到了人民手中。
许昌全城解放,缴获一台收讯机
“解放许昌城,我军在缴获的战利品中发现了一件宝贝。”陈书壮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彩色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四方形的电台,深灰色的外壳上面锈迹斑驳。如今,这台收讯机保存在西柏坡纪念馆的文物库房里。
解放许昌时缴获的收讯机 图片由陈书壮提供
2014年春,听说西柏坡纪念馆珍藏着这件宝贝,陈书壮专程赶到西柏坡,见到了这台交直流两用收讯机。该收讯机长47.1厘米,宽24厘米,高22厘米,深灰色,上面开盖,前面有7个旋钮,1个喇叭,2个仪表,底部有4个短足。
这台收讯机,周恩来用了十几年
“这是一台交直流两用收讯机,既能接收信息,又能发送电报。在当时,这样的洋玩意儿可是很难弄到的。”陈书壮说,这件宝贝先由陈毅使用,后来陈毅转交给了周恩来。
1948年5月,陈毅委托军委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将这台收讯机带到西柏坡中共中央驻地,送给周恩来使用。并附信一封,说“此美国新出品,许昌战斗缴获品,你们有电灯,利用其开动起来十分好……”
杨立三到达西柏坡后,便把收讯机和信件交给周恩来。周恩来十分高兴。面对一日千里的革命形势,他太需要了解各方面信息了。
此后,这台收讯机就一直伴随着周恩来和他的战友。平津战役前夕,傅作义密谋偷袭石家庄的信息就是从这台收讯机里得来的。
1949年3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这台收讯机随周恩来一起住进了中南海。周恩来夫妇对它十分珍视,新中国成立后又使用了10多年。1960年后,周恩来夫妇将这台收讯机交给他们的养女孙维世保存。后来,孙维世转交给妹妹孙新世保管,孙新世又把它交给四川成都的姨母珍藏。
1977年4月,西柏坡纪念馆馆长白占基在北京大学访问孙新世,提出了征集这台收讯机的请求。经邓颖超同意,当年6月中旬,孙新世专程从成都将收讯机带回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提出收藏。邓颖超说:“此机,恩来在西柏坡用过,还是给西柏坡吧!”当年6月28日,孙新世代表邓颖超,将收讯机移交给了西柏坡纪念馆。
1997年5月23日,经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鉴定组鉴定,这台收讯机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如今珍藏在西柏坡纪念馆。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