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保民安

2021-07-22 07:49:35 来源: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作者:

汛情当前,同舟共济。

掌握雨情及时预警,为防汛指挥提供依据;修建完善排涝设施,保障雨水管网排放畅顺;安全监管人员现场值守,切实开展防汛工作;救援人员齐心协力,紧急疏散和转移被困群众……汛情面前,不同岗位上的人们同舟共济,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过后积水退去 两小时内基本排尽

本报讯(记者 王金伟)7月19日至20日,暴雨“如约而至”,各种“看海”视频更是刷爆朋友圈……20日上午,在市区魏文路与天宝路交会处一路向北,积水严重,过往车辆行驶困难。记者看到,除了交警现场指挥车辆通行外,还有一辆救援车辆忙着“施救”。家住魏文路与龙兴路交叉口东北角瑞贝卡·和天下小区的刘爱华女士告诉记者,她听了一夜的雨声,拉开窗帘远远看到魏文路上积水严重,不过,雨势稍弱后,积水便明显减少了。

记者电话联系了东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东城区部分道路出现积水现象主要是短时强降水所致。自7月19日13时至20日11时,降雨量达162.5毫米。”该值班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东城区雨水管网排放顺畅,水利部门也正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旦有紧急情况,将迅速投入移动泵车等设备。

当天上午,记者联系到市水利局城市供排水科。据悉,以青竹苑为例,该小区位于新兴路议台路至潩水路段,两侧高、中间低,以前每到雨季附近都会积水。市水利部门在这里修建了潩水路泵站,配有3台90千瓦的水泵,每小时可抽水1500至2000立方米。今年青竹苑附近没有出现积水现象。

“全市共有8处涵洞,由于短时降雨量大,部分涵洞出现积水,但城市雨水管网排水系统运行良好,随着雨势减弱,目前基本消除了积水现象。”市水利局城市供排水科工作人员胡庆伟说。

记者了解到,24小时降水量不超过50毫米,积水范围不超过50平方米,积水深度不超过15厘米,降雨以后两个小时能够排出的,都不视为积水点。此前,中心城区原有的33个积水点改造均已完工,降雨结束后,两小时内基本排尽路面积水。

市水利局城市供排水科科长仝仲甫分析说,目前,道路出现积水现象能较快消除,一方面在于各级部门高度重视,提前安排有关人员到岗到位,及时进行排水处置;另一方面,汛前,河湖水系提前放水,降低了蓄水水位,给雨水下泄提供了保障。此外,各区城市排水防涝主管部门汛前对雨水管网进行了清污,积水排出通道畅通。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跟踪督办问题整改

本报讯(记者 胡晨 通讯员 李伟杰)“道路积水、污水漫溢、行道树倒伏……一到下雨天,这类安全隐患特别多,平均每天派遣类似案件1000多件。”7月20日下午,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聂卉鑫忙得不可开交。

连日来的强降雨造成市区多条主干道积水和公共设施损坏,不仅影响了群众出行,更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突发降雨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第一时间启动信息普查应急预案,立即电话通知单元网格内信息采集员、督导员,严格执行“4321”工作法(1天下路段不少于2次,巡查不得少于3遍,督导不得低于4小时),切实开展好防汛排查和汛情收集、应对工作。

采集普查工作启动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应急处置工作人员分成6个机动小组和信息采集员全部深入一线,按照分包区域工作网格,重点对强降雨天气过后的道路积水、污水漫溢、窨井盖破损堵塞问题,以及行道树倒伏、路灯照明设施损坏、广告牌破损、电缆线缆下垂、暴露垃圾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专项采集。采集过程中,他们紧盯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对各类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汛情不过、采集不停。

为快速开展案件派遣督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指挥大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应急采集问题及时通知到责任单位负责人,并通过智慧城管系统平台快速登记、立案、派遣。

入汛以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共采集排查安全隐患问题5684件,已结案4630件。“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紧跟汛情发展态势,做好防汛抗涝的各项采集督导工作。”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主任王磊说。

多措并举积极应对 全力保障城市安全

本报讯(记者 张辉)“一定要注意及时排除基坑积水,确保施工安全。”7月20日,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站长安留功和同事来到东城区、示范区建筑工地进行防汛检查。工地上,各区安全监管人员均在现场值守,并配备了排水设备及防汛物资,防范随时可能出现的汛情。

7月20日一大早,市住建局就召开紧急会议,重点对建筑施工、物业小区、危旧公房等领域防汛工作进行部署。

“会后,局安委会制定印发《许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全市住建系统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5个检查指导组,对禹州市、长葛市、襄城县、鄢陵县、建安区等重点区域住建领域开展检查指导。”市住建局建筑市场管理科科长朱延昭介绍,城建科、住房保障科、物业科、村镇科和住房保障中心、房屋征收中心、市政中心、市城河办、公园管理处、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等科室(单位)也同时行动起来。其中,市政中心共出动120人、车辆15辆,巡查辖区内168条道路、9座桥梁等,并对积水路段进行抽升,确保道路无积水断行现象;市城河办充分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和安全排查工作,共出动人员36人次,配备断行牌、污水泵等物资,不间断排查,确保护城河水位正常;公园管理处严格落实24小时带班及防汛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对园区各个区域进行检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隐患排查工作,落实重点部位排水防涝措施,筑牢防汛屏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郑永辉说。

监测数据研判雨情 让预警“跑”在暴雨前

本报讯(记者 崔雨梦)“记者,你记下我的手机号,我们换一条通话线路,这部电话必须保证畅通。”7月20日18时40分,记者拨通市气象台办公电话,欲询问最新天气情况,正在值班的许昌市气象台副台长汪丽快速解释后,便挂断了电话。

7月19日起,受台风远距离水汽输送与超低空急流和辐合系统的共同影响,许昌遭遇进入汛期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市气象台作为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前哨”,利用新建成投用的X波段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快速刺探“敌情”,让天气预警“跑”在暴雨之前。

“各气象站点的监测数据及气象专家对天气变化的分析研判,是市委、市政府和市应急管理、水利、交管、市政等各部门掌握雨情信息、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气象台这部办公电话异常重要,必须保证使用效率最大化。”汪丽解释道,自进入汛期以来,市气象局通过媒体、网站、12121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信息。7月17日,许昌市气象台通过手机三大运营商,向全市385余万人提前发布暴雨、大暴雨天气信息,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范。

从我市7月16日11时正式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以来,汪丽和她的同事们已从7×24小时“一主一副”值班制升级成了“二主一副”,截至20日晚,她已连续工作近80小时。

汪丽介绍,最新天气预报显示,我市未来几天将迎来多云天气。提醒部分受灾地区,抢抓有利天气,做好灾后恢复工作。


附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