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碉楼

2023-04-15 11:54:38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摘要:

浅井镇陈垌村福庆楼,建于清朝中期。 记者 吕超峰 摄

神垕镇老街钢叉楼,建于清朝末年。 签约摄影师 张俊甫 摄

神垕镇杨家碉楼,初建于汉代刘秀时期,清末在原址建起杨家碉楼。 签约摄影师 张俊甫 摄

神垕镇老街任家碉楼,建于清朝末年。 签约摄影师 张俊甫 摄

浅井镇土门口村望安楼 记者 吕超峰 摄


如今,禹州市西部的村镇中还保存着十余座碉楼(俗称炮楼),这些碉楼或石砌、或砖石混建,工艺精湛,高大威武,虽历经百余年风霜雪雨洗礼,但依然坚固耸立。

碉楼始建于明清两代,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20世纪30年代,出于战争、防御等目的开始大量兴建。2007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禹州市发现具有防御功能的碉楼建筑达100余处,它们大多建在山顶、绝壁和村落中,保存完好,别具特色。

碉楼,也是时代的产物。清末民初灾荒不断、兵匪横行,禹州市西北部山高林密、匪盗猖獗,他们成群结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许多村庄奋起自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碉楼、筑山寨奋勇抗敌。浅井镇陈垌村的“福庆楼”、土门口村山顶的“望安楼”、朱阁镇郑湾村的“老炮楼”等,或三层、或四层,碉楼下方设有入口,上面四周分布着瞭望窗和射击孔,具有相当强的防御功能,有效地打击和震慑土匪的嚣张气焰。

百年风雨,白驹过隙。如今,这些碉楼已近暮年,其之于当下是历史技艺的见证;其之于未来仍可以保护开发,通过乡村游、红色游,将人民群众不畏强暴、团结一心、勇敢御敌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 (吕超峰)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