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梨园百花齐放 许昌好戏连台

大型新编现代豫剧《石榴花开》剧照

大型新编现代豫剧《石榴花开》剧照

曲剧《百花谷》剧照

曲剧《百花谷》剧照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一曲曲唱段脍炙人口,一场场剧目编排精巧。

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许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正在火热进行中,本次展演共66台剧目参加,涉及12种艺术门类,从11月14日至12月27日分别在许昌进行现场展演。所有演出票价均为10元一张,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成果。

本届戏剧展演有哪些亮点?许昌戏曲艺术工作者带来了哪些精彩的剧目?本期《人文许昌》邀您共同品尝“戏曲盛宴”!

好戏接连上演 戏迷过足戏瘾

11月14日晚,许都大剧院内灯火通明,伴随着《石榴花开》激昂的音乐和优美的唱腔,为期一个多月的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拉开帷幕。

“咱中原儿女的家国情怀太感人了……”看完《石榴花开》,70多岁的老戏迷胡建民热泪盈眶,连连感叹:“这部戏剧写得好、演得好、故事好!”

大型新编现代豫剧《石榴花开》根据葛中山《年年岁岁石榴红》改编而成,该剧取材于鄢陵县一位伟大母亲的真实故事,是一部记录、展现、歌颂中原千千万万母亲送儿上战场、保家卫国,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题材文艺作品。

剧中,一位伟大的母亲——麦花婶将两个儿子送上战场,并种下两棵石榴树寄托思儿之情。麦花婶年年看石榴树开花,结果却等来了儿子双双牺牲的噩耗。她化悲痛为力量,积极拥军,支援前线,服务战士。其实,大儿子并未牺牲,因执行特殊任务,无法与母亲联系。该剧展现了一幅宏大的民族发展历史画卷。

《石榴花开》是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继豫剧《清水湾》《灞陵桥》、曲剧《好儿媳》《百花谷》、越调《丑娘》之后创排的又一部精品力作,集结了许昌市戏剧创作的一线力量——由著名剧作家齐飞、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任宏恩担任艺术顾问,王晓思担任编剧、黄力杨执导、汤其河作曲,《石榴花开》主创团队大多由许昌本土人才担任,体现了近年来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

许昌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此次展演,除了《石榴花开》之外,许昌还有哪些剧目登上舞台?

11月16日晚,曲剧《百花谷》在许都大剧院演出,12月1日晚豫剧《金色芳华》、12月2日晚越调《掘地见母》、12月3日晚豫剧《彩礼情缘》分别在禹州市、襄城县、鄢陵县等地演出。12月13日,豫剧《桃花庵》在许都大剧院演出。

丰富多彩的剧目,精彩绝伦的演出效果,彰显出“戏曲之乡”许昌良好的戏曲氛围和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也让广大戏迷过足了戏瘾。

精品力作迭出 讲好许昌故事

为时代抒情,为人民放歌。我市广大艺术工作者深入挖掘许昌历史文化资源,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汲取养分,创作出大量艺术精品。

11月16日晚,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参演剧目——曲剧《百花谷》在许都大剧院精彩亮相,这是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继豫剧《石榴花开》之后第二个参演剧目。

《百花谷》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百花谷”的小山村,虽景色秀丽,但交通闭塞,村民生活贫困。为建设美丽乡村,村党支部书记侯国恩和驻村第一书记赵秀英积极协调资金,着力规划发展生态旅游。该剧以基层优秀共产党员为原型,讴歌基层干部带领大家凝心聚力,在乡村振兴中所展现出的时代力量,激发人们勇创业绩、共同迈进新时代的自信和热情。

《百花谷》于2018年创排,是一部特色鲜明、创意新颖的原创戏剧,也是一部“讲好许昌故事”,接地气、聚人气的优秀剧目。

12月1日晚,由禹州市豫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豫剧《金色芳华》在禹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演播厅精彩亮相,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县区级院团组由此拉开帷幕。

《金色芳华》以农村基层教育为切入点,根据禹州观音堂村小学校长王变变为原型创作,生动展现了一名普通教师扎根山区、躬耕教坛的感人历程。《金色芳华》以戏曲艺术的形式,深情讲述了王变变如何凭借一根粉笔,书写春秋岁月,呕心沥血地培育山区的孩子们。王变变克服重重困难,倾注全部心血,把一所普通的学校办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小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王变变先后荣获“禹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出彩许昌青年”“许昌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成了教育界的杰出代表。

《掘地见母》讲述了春秋时期发生在襄城县的一段历史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孝道亲情;豫剧《彩礼情缘》紧密结合农村当前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价值观;豫剧《桃花庵》是传统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许昌戏曲表演团体参加本届戏剧展演的剧目,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创新精神,既表达了许昌作为汉魏故都的文化自信,也展现了新时代文艺的蓬勃力量!

借助展演平台 展示戏剧魅力

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经各地、各单位推荐,共66台剧目参加,展演剧目数量再创新高。来自河南全省的艺术表演团体,陆续带来涵盖豫剧、曲剧、越调、京剧、蒲剧、怀梆、道情戏、花鼓戏等戏曲以及话剧、舞剧、儿童剧、木偶剧等12种艺术门类的精彩剧目,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展示了河南戏剧的勃勃生机及豪迈豁达之音。

参加本届展演的剧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抒发新时代之声,剧目对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挖掘深刻、阐释精彩。其中,既有豫剧《张良》《杜甫•大河之子》《许穆夫人》《精忠报国》《嫘祖》、京剧《大河归流》、越调《华佗》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忠孝节义永恒主题、传达为国为民家国情怀的新编历史剧目;也有豫剧《大河安澜》《中国红》《太行之子》、话剧《老家》《天空,还是那片天空!》等反映当代中国伟大实践、描绘时代征程图景、展现百姓温情的现代剧目。

本次展演对参演剧目进行了网络直播,营造了火热的艺术氛围。

“许昌本地剧团的演出场场精彩,段段难忘。”戏迷赵玉兰通过网络直播看了多场戏剧,她说,借助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这个平台,许昌的专业剧团展示了实力,也让戏迷们过足了戏瘾。

许昌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立足中原文化沃土,许昌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

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在许昌举办,这不仅是一场名角荟萃、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传统戏曲与许昌的惊喜邂逅。


编辑 张鹏 王婵    校对 常烨

责编 李炎     终审 刘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