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坚守“医”线护佑新生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助产士张银西怀抱刚出生的婴儿。本报记者 王永涛 摄

新春佳节,本是阖家团圆、共享欢乐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与家人相聚的机会,默默坚守在“医”线,守护着新生命的诞生。

“虽然往年春节我们也不放假,但是今年春节病房里的产妇尤其多,有100多位。”1月27日,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郑红艳一边快速整理着桌上的病例,一边向记者介绍。

此时,病房大厅的护士站一派忙碌的景象。家属们手里拿着缴费单,神色焦急地排着队。旁边,几位医护人员耐心地解答着家属们的疑问,负责入院登记的护士正快速敲击着键盘,为待产的孕产妇办理入院手续。

郑红艳已经从业22年,老家在周口。每到春节,别人归心似箭,而她却选择留在医院。在她的记忆里,除夕的夜晚总是伴随着病房里的灯光和手术室里的无影灯度过。

当谈及春节没办法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感受时,郑红艳表示自己的家人已习以为常。她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其实很多医护人员都没能赶回家过年,依然战斗在岗位上,但是看到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能为一个个孕产妇家庭送上新年最美的“礼物”,这何尝不是一种团聚呢?

“产科负责迎接新生命,这都是大喜事。看到宝宝出生,看到他们一家开开心心地出院,我们都很有成就感,不觉得辛苦。”郑红艳轻声对记者说。她穿梭在各个病房,仔细询问产妇的身体状况,轻轻查看伤口恢复情况,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关怀。查房结束后,郑红艳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手术室。

产房等待区坐满了等待产妇生产的家属。这里没有欢声笑语,只有凝重的气氛和家属焦急的神情。有的家属不停地踱步,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单调的声响;有的家属则坐在椅子上,双手紧握,眼神紧紧盯着产房的门。

产房里,28岁的助产士张银西正在为产妇生产作准备。“我除夕和大年初一值班,也没觉得有什么。产妇和家属都很信任我们,这也是我和同事工作的动力来源。”忙碌间隙,张银西对记者说。

虽然年纪不大,但对于生产,张银西已经是“老手”。为产妇减少生产的痛苦,帮助产妇顺利生产是张银西的日常工作。她要时刻监测产妇的身体状况,为产妇讲解生产的注意事项,还要带着产妇做产前运动。

相较产房的紧张忙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显得格外安静。这里听不到丝毫喧闹声,唯有仪器发出的声响和婴儿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这个宝宝呼吸声还有杂音,需要重点监护。”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李勇志轻轻收起听诊器,认真地向一旁的护士交代。

在李勇志心中,只有时刻守护着这些脆弱的小生命,内心才能感到踏实安稳。“春节假期和平常一样,我们时刻准备进入状态,这已经形成一种职业习惯。让宝宝平平安安地出院,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李勇志对记者说。

郑红艳、李勇志、张银西等只是广大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用坚守与奉献书写新春“敬业福”,用爱和温暖呵护生命之光,用使命守护健康与幸福,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郭剑 刘靖雯        校对:张良

责编:杨仪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