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8天接待旅游人数854.42万人,综合收入突破59亿元

许昌如何接稳“行走的GDP”

人流如织的曹魏古城 本报记者 牛书培 摄

核心提示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许昌的文旅产业可以用“热辣滚烫”来形容。

许昌共举办文化展演、民俗“非遗”、短剧演艺、夜游夜娱等600多场春节文旅促消费及文化惠民活动,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年味儿,可谓热闹非凡。8天假期,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到854.42万人,综合收入突破59亿元。

当各地一窝蜂地“押注”节日经济,许昌这个小城何以“乘风起”,又如何直面全国范围的“年轻流量”之争?

“乘法题”如何巧解?

2月7日,虽然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曹魏古城依旧人流如织。

胖东来超市,同样人潮涌动。2月4日虽然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但胖东来超市依然客流爆棚,各个门店不得不持续限流。

节日经济本质上是人与城的美丽邂逅,关联着交通、酒店、餐饮、旅游景区等多链条、多环节的消费和城市知名度的拉动。近年来,各地在敏锐地捕捉到节日与文旅紧密关联的同时,也都遇到了如何撬动增量的“乘法题”。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许昌围绕三国文化、钧瓷文化、生态文化、胖东来商旅融合等,组织开展“归心许昌年·新春潮游季”2025新春文旅消费季活动,共举办文化展演、民俗“非遗”、短剧演艺、夜游夜娱等600多场春节文旅促消费及文化惠民活动,发布6条冬季旅游精品线路。

尤其是随着“冬游河南·踏雪寻梅”2025河南温泉旅游季活动的成功举办,许昌温泉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持续提升,冬季温泉游备受追捧,成为多数游客出行的首选。

各大温泉度假区围绕“合家欢聚温泉过年”的主题,相继推出康养度假、欢乐亲子等套餐优惠活动。游客们沉浸于蜡梅奇景之中,品味长诗短赋,结识爱梅挚友,深刻体验蜡梅文化的非凡韵味。与花共浴、踏雪寻梅成为今冬潮选线路之一。

春节期间,许昌的文旅市场呈“爆棚”之势。“人多”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共同心声。

胖东来超市、曹魏古城、曹魏不夜城成了热门目的地。许昌打出一揽子“组合拳”,意在回应节日对特定产品、服务或区域的即时和积极影响,将各种春节活动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经济活动,实现“乘数效应”最大化。

成果斐然。8天假期,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到854.42万人,综合收入突破59亿元。

许昌何以“乘风起”?

“人从众”现象的频频上演,折射出许昌旅游消费市场供给与需求“双向奔赴”的“长红”态势。

春节期间,曹丞相府景区推出了2025年新春大庙会活动。日场传统相声、戏剧、汉风舞蹈轮番上演,夜场再现“飞天洛神”“关公辞曹”“七步成诗”等历史场景。该景区还与曹魏不夜城联动,推出大型历史剧《曹操》《魏武挥鞭》实景演艺,再现曹操刺董、定都于许、统一北方等历史故事,以沉浸式演艺和电影级置景,为游客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

“我们白天逛胖东来,晚上到曹丞相府景区和曹魏不夜城看演出。节日期间来许昌玩儿,真是一个绝佳的选择。”2月7日晚,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但驱车来许昌的平顶山游客万柯和家人仍然在景区内流连忘返。各种彩灯映衬下的亭台水榭如梦似幻,让人感觉身在梦中。

灞陵桥景区推出2025年第12届新春庙会暨新春灯会,融合文化、民俗等多场互动式表演。游客可以在景区内观看舞龙舞狮、民间杂技等精彩演出,也可以参与其中,在浓浓的年味中品尝文化盛宴。

近年来,胖东来频频“出圈儿”,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在1月18日开幕的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胖东来再次被写进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如今,“为了一场演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成为出游消费新时尚。胖东来的火爆“出圈儿”为许昌带来了“泼天的流量”,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一家超市,奔赴一座城市”。

面对胖东来的“引流效应”,许昌市因势利导,全力做好服务,通过设置公交专线、免费开放机关大院停车场等措施,为游客制造超预期消费体验。

为让“商超红”变成“满城红”,许昌市出台《许昌市打造诚信优质消费环境实施方案》,在全市商超、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全面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全市各行各业对标胖东来,竞相提升服务水平,让特色、温情服务成为许昌市服务业的亮丽风景线。

“曲终”如何“人不散”?

一座城市被公众的视线聚焦,被游客近距离感受,考验的是城市整体、硬件设施、治理水平、服务品质等。任何一处出现负面问题,都可能阻断城市的“走红”之路。

春节假期,许多来许昌的游客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许昌真是太好了,不仅有好看的风景,而且有温暖人心的城管队员和交警。我之前只是在网上看到,今天亲身经历,真是太感动了,必须给许昌点赞!同时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都来许昌游玩。”游客纷纷说道。

今年春节假期,我市各个景区严格开展安全巡查,推出优质服务,为广大游客营造舒心、安心的旅游氛围。在我市,还有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对市民、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为游客提供游园指引、信息咨询等服务。

历史让一座城市厚重,文化让一方水土浪漫。如今,在许昌过春节成为一种时尚。游客除了逛胖东来之外,还争相“打卡”热门景区。

逛胖东来、观沉浸式演艺、赏国潮花灯、品美食、玩趣味互动、享团圆假期……龙年新春,广大市民和游客在许昌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民俗的醇厚、中国年的情怀。

异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安全有序的旅游市场、热情周到的服务,换来的是一张张洋溢着欢乐的笑脸、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赞叹。

【记者手记】

许昌人气“爆表”的背后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激发了人们体验传统春节文化的热情,具有特色年味儿的目的地成为很多游客的首选。

各地更应该将节日与一座城互相植入,寻找差异化路径,借势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市形象,才能真正延长节日经济的“长尾效应”,将爆发点转变为长期增量。

许昌的人气“爆表”,其背后是地方政府在安全管控、配套服务、周边产业等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文旅产业“上了大分”。




编辑:赵欣 张鹏    校对:王婵

责编:王婵       终审:刘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