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10:22:22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王婵 李俊杰
我要分享:
钧艺家杨根成在创作“达摩”系列作品《面壁》。
《东渡》
在华夏大地中部的河南禹州,杨根成宛如一颗隐匿于民间艺术星河的璀璨明珠,闪耀着独属于钧瓷匠人的光芒。他的从艺道路,是与泥土对话和烈火共舞的传奇之路,他用双手在钧瓷的世界里镌刻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尤其是那令人惊叹的“达摩”系列作品,更是成了艺术领域的不朽经典。
1 初涉钧瓷,厚积薄发
杨根成自幼便对艺术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感,艺术如同具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特别是钧瓷艺术的养分如春雨润物般滋养着他的心灵。年少的他,常常被钧瓷的美所吸引。年轻时,他就多次来到禹州神垕,在传统手工作坊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匠人们摆弄泥土,将其幻化成精美的器物,那一刻,艺术的种子便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后来,杨根成考取了艺术学校。毕业后,他来到了钧瓷的发源地神垕,开始了对钧瓷艺术的追求。
尽管杨根成有很高的艺术理论造诣,但踏入钧瓷领域之初,他还只是钧瓷艺术道路上摸索前行的行者。于是,他拜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建军为师,从最基础的拉坯、塑型学起,无数个日夜他都沉浸在工坊之中。虽然双手被泥土磨砺得粗糙不堪,但是他从未有过懈怠。每一件失败的作品,在旁人看来或许是无用的废料,但于他而言,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他仔细端详着每一道裂纹、每一处瑕疵,探寻背后的成因,不断调整泥土的湿度、揉捏的力度,在反复试验中积累着对钧瓷材质特性的深刻认知。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他在人才济济的神垕立住了脚,作品也深受群众和艺术界的好评。特别是他的“踏雪寻梅”釉色系列作品更是声名远播。
2 跨界融合,灵感涌现
随着技艺的日益精湛,杨根成并不满足于传统钧瓷的固有模式。他深知,艺术若要永葆生机,必须不断地汲取新的养分。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美术雕塑领域,踏上了一段跨界探索之旅。他如饥似渴地钻研着中外美术雕塑经典之作,从古希腊雕塑的精准比例到罗丹雕塑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从中国传统佛像雕塑的庄严肃穆到现代雕塑的抽象灵动,他博采众长,探赜索隐,试图在钧瓷与雕塑之间寻找到契合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根成在寺庙中目睹了达摩祖师像,那深邃的目光、超凡脱俗的气质瞬间击中了他的内心。达摩所蕴含的坚韧、空灵与智慧,不正与钧瓷历经烈火淬炼方显华彩的特质相得益彰吗?那一刻,灵感的火花在他脑海中迸发,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将达摩形象融入钧瓷创作。
也许他与达摩的“悟”是相通的,在创作“达摩”系列作品时,杨根成展现出了精湛的技艺与匠心。他摒弃了传统的先绘制草图,用模子的制作方式,完全凭借着内心对达摩形象的深刻理解与精湛的手工技艺,徒手捏制。每一块泥土在他手中仿佛都被赋予了生命,在指尖的按压、揉搓、提拉之下,逐渐显露出达摩的轮廓。
看那尊双手合十的达摩像,面部神情宁静祥和,双目微闭,似在冥想参悟佛法;衣袂的褶皱自然流畅,仿佛微风轻拂。再瞧单手拿珠的那一尊,达摩目光炯炯,凝视着手中的佛珠,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玄机,手指的关节、佛珠的圆润质感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还有侧身而立的达摩,身姿挺拔,侧影如同一幅写意的水墨画,线条简洁却极具张力,将达摩祖师的孤傲与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
杨根成的“达摩”系列作品有几十种,达摩形象造型各异,每一尊都独一无二,既生动有趣又饱含灵性及悟性。无论哪种形象的达摩,他都是通过对达摩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达摩的坐姿、站姿与手势等细节的精心刻画,达到精美的艺术效果,如《东渡》《论道》《面壁》等。这背后是杨根成对达摩形象千余次的揣摩、无数次深夜的苦思冥想及对泥土特性炉火纯青的掌控。他宛如一位能与泥土沟通的魔法师,让达摩在钧瓷的世界里重生,赋予其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3 釉彩天成,窑变奇景
如果说手工捏制赋予了达摩像灵魂,那么独特的施釉工艺则为其披上了梦幻的外衣。杨根成深知釉彩对于钧瓷的关键意义,他耗费大量心血钻研钧瓷釉料配方,亲自上山采集矿石原料,经过无数次的调配、烧制,终于研制出适配“达摩”系列的独特釉方。
在施釉过程中,他依据每一尊达摩像的姿态、神情,精准把控釉层的厚薄、涂抹的方式。烧制时,高温窑炉内仿若一场奇幻之舞开启,釉料在烈火的催化下发生着不可思议的窑变。有的达摩像周身呈现出深邃静谧的蓝色,仿若达摩于深海之中禅定;有的则是红紫交融,恰似晚霞映照下的达摩身影,散发着神圣的光辉;还有的出现奇妙的结晶斑,如同达摩周身散发的佛光灵气。如《达摩凝住壁观》中,达摩身披袈裟,闭目沉思,衣褶的流动线条通过钧釉的窑变呈现出自然天成的韵律感。不但保留了传统钧瓷对釉色变化的极致追求,又通过雕塑语言赋予了达摩动态的生命力。
恰到好处的釉色,让每一尊达摩像都成了大自然与人工技艺完美融合的杰作。那窑变后的色彩与达摩形象相互映衬,升华了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其不仅是一尊瓷像,还成为一幅流动的哲学画卷。
杨根成的“达摩”系列作品一经问世,便在钧瓷界乃至整个艺术界引起了轰动。在河南省举办的钧瓷窑变大赛这一高手如云的舞台上,杨根成的“达摩”系列脱颖而出,斩获金奖。评委们无不为作品中精湛的手工技艺、深邃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创新所折服。杨根成的“达摩”系列《禅意素心》也获第十一届钧瓷文化节银奖。这些荣誉,既是对杨根成多年坚守与付出的肯定,更是为他的艺术之路开启了新的篇章。
然而,他并未就此止步。在“达摩”系列大获成功之后,杨根成凭借着对佛教文化愈发深刻的理解及感悟,又将触角伸向了表现达摩内心及有哲理思索的新的创作领域。他继续以钧瓷为载体,将更多富含哲理的佛教故事、人物形象融入其中,用双手续写着艺术传奇。
杨根成,这位来自河南扶沟在神垕镇扎根的钧瓷匠人,以他对艺术的赤诚热爱、对传统的敬畏传承、对创新的果敢探索,让古老的钧瓷艺术在当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他的“达摩”系列作品宛如一座艺术丰碑,屹立于时代潮头,向世人诉说着钧瓷与雕塑融合的无限可能,激励着后来者在追求艺术真谛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未来,相信他还将在钧瓷艺术的广袤天地里耕耘不辍,创造出更多震撼人心的佳作,让钧瓷这颗华夏艺术明珠闪耀于世界艺术之巅。
编辑:王婵 李铁凤 校对:常烨
责编:李炎 终审:黄双燕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