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夸颜色好瑰丽 我却“留白”美人间

2025-04-01 10:03:10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王婵 李俊杰

我要分享:

摘要:

梅瓶

葫芦瓶

如意尊

天球瓶

立春瓶

美,是人们对事物的反映,通过眼视、耳听体验到的愉悦心理活动,同时,也是人们对美的事物产生出的美感而形成的共鸣和得到的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前几日,记者专程来到位于禹州市磨街乡的中国历史钧瓷名窑尚沟窑,看过杨洪超的钧瓷后,我对钧瓷的认识被颠覆了——不光是出窑万彩的钧瓷美,有大片“留白”的钧瓷也能很惊艳。

“留白”看似简单,其实,在钧瓷窑变的万紫千红世界里,是最不易出现的。

“留白”给人以美的想象

“留白”是中国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最初是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静美,而主观上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在钧瓷中,“留白”是指釉面上有一些空白的地方,这样可以让钧瓷釉面上的其他色彩更加突出,可以让钧瓷更有艺术欣赏价值。

“留白”看似简单,其实,在钧瓷窑变万紫千红的世界里,是最不易出现的。匠人常说没有颜色的那一片是“尿骚黄”,后来好听一点儿的说是“秸秆黄”,意思是,火把那一片给“催”了,形成了一片令人“讨厌”的色泽。无论其器型如何端庄,釉色如何艳丽,窑变多么神秘,只要出现“尿骚黄”的现象,一律砸掉。然而,“留白”虽然也是被“催”了一大部分,但那“白”却不同于一般的“催”,那白是纯净的白、无瑕的白、玉质的白,并且有一层厚厚的、如猪板油一样的油光;也有的像天空中无边无际的白云一样,如梦如幻。

工匠们很清楚,出现“尿骚黄”一类的现象那是火中自然变化的败笔,但“留白”却不一样,它是只有高手才能做到的一种技艺,它是有目的、有艺术的主观意念。尚沟窑的杨洪超大师说:“我钧瓷作品上的‘留白’是一种特殊的技艺,是一窑之中的某个部位,在1080摄氏度的温度下,采取的一系列的火温变化,这一变化属氧化过程,瞬间即逝,一不留神,前功尽弃。即使一切顺利,也只有一两件作品会出现‘留白’的艺术效果。”

“留白”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游弋,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至高境界。

“留白”符合东方人的生活美学

在杨洪超的钧瓷作品展室里,五光十色钧瓷稀疏地摆放在展柜上。我有点儿愕然,怎么存货这么少?杨洪超说:“这些精品钧瓷一是很难烧制,一窑中仅有几个特殊部位能烧成出现这种‘留白’的效果,况且,就这一两件也不是每次都会完美无缺的,有时连烧几窑才能出现一件作品,全年仅能留下20来件作品;二是即便有一件精品,立马就被收藏界的藏友给收藏了。这仅存的几件作品是我‘留白’作品的精品代表。”

观杨洪超的作品,我最大的直观感受就是颜色很淡。杨洪超的作品,“留白”的釉面宛如明镜一般,能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红的花、绿的水,像是迎来了一场冬季的白雪,不大也不小,恰如清晨朦朦胧胧的白雾,似透非透的,微微发亮,而那亮是清醒的亮、熟悉的亮,那光滑釉质下隐藏的有小米粒样的一个个小气泡,如飘下的片片雪花。面对这如此美丽的“留白”,我的呼吸好似化作一缕缕白烟,随着它一起飘,一起落……

钧瓷美学既有着古典写意或意象美学的内涵,又蕴含着西方美学抽象表现手法的意涵。然而,杨洪超钧瓷的“留白”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又一个补充。

古语云:“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庄子也说:“虚实自生,吉祥止止。”所以,“留白”既解决了钧瓷上满是“清”一色或五色满瓷的“饱和”,又达到了求其空灵,虚中求实,无色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由于“留白”的效果,釉面上的其他窑变更显突出,会让人感到花更鲜美,水更清澈,竹更挺拔。更如叶圣陶《游了三个湖》中说的那样:“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

杨洪超的钧瓷作品展室里的展架上,有一个钧瓷瓶上,模模糊糊的似一只鸟离开树枝,迎着风在向远方飞翔,它那箭一般的姿态直刺“留白”空间。那是鸟儿自由的空间,向往的空间,如果没有那一大片的“留白”,鸟的姿态将是呆呆的,没有飞翔的空间,就构不成那种向天空冲刺的画面。恰恰就是那一片白的空间,让鸟儿穿越了空间的距离,那没有规则的飞行弧度,充溢着鸟儿在风中徜徉的自由与快乐。

一些收藏爱好者对“留白”的钧瓷情有独钟,因为它干净、纯洁,更因为“留白”是向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发出的挑战。

在杨洪超的作品中,大多釉面是“留白”的。如钧瓷作品《立春》,釉面一半都是“留白”,“留白”部分釉质细腻;一半是绿色、黄色和红紫色水乳交融,却又层次分明,形成了极为美丽的湖光山色,像一幅意境深邃的立体山水画。“留白”与湖景形成鲜明对比,色泽冷暖交替,阴阳相生,无论是静静的湖水或者空旷而有诗意的纯白,都摄人心魄,让人回味。

在一个如意瓶上,自然窑变的“留白”处,刚好形成了《大陆与岛屿》的自然图画,即陆地与岛屿间的“海峡两岸”。陆地岸边是长长的海岸线,岛上是由玫红、紫红、黑红组成的如烈焰般的红色。岛的周围是微微泛着浅绿色、浅蓝色的“留白”,犹如一片汪洋的海水。在蓝色的海岸边上,还可以看到浪花亲吻着金沙的海滩,拍打着礁石,飞溅起无数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湛蓝。岸的对面,在水天相连的地方,红色把整个岛屿都映红了。在天空和大海的映照下,红显得更加鲜艳,摄人心魄,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四周围绕着朵朵浪花,像镶着白色花边的舞裙。这都是“留白”产生的美丽效果,如果不是“留白”,这样的自然景致就不可能出现在钧瓷作品上。

细细品味,“留白”衬托了其他色泽的“正统”,釉面上大多有“一抹红”“一抹绿”“一抹紫”等,它们或长或短,或圆或方,不规则地点缀在大片的“留白”之中,那红有的浅,有的浓,就像是藤蔓上开出的红色的花,有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美;也有的是“一圈儿蓝”“一圈儿绿”“一圈儿紫”甚至“一片黄”;还有的像一道彩虹,都在“留白”的衬托下,显得宁静恬淡。

编辑:王婵 李铁凤  校对:常烨

责编:李炎         终审:刘力华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