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曹,从史书到街巷的曹操——少年侠客

2025-04-11 09:41:12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邓雷 杨红卫 石冠兵/文 吕超峰 任江鹏/图

我要分享:

摘要:

曹操故里的千年银杏树

亳州市魏武祠门前的曹操雕像

寻曹融媒报道组在曹操故里采访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生纵横捭阖,逐鹿问鼎,文治武功,彪炳史册。

《三国志·武帝纪》这样描述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出生在安徽省亳州,当时称谯。曹操宗族当时在亳州是士族大户,自其曾祖父曹节立家起业,祖父曹腾发迹,其父曹嵩延荫,乃至其子曹丕称帝,五世其昌。其五世之主皆出生在亳州,曹操宗族从亳州一个地方士族到帝王之家,很多人出将入相,官至太守、刺史者不乏其人。

3月19日,许昌日报寻曹融媒报道组一行赶赴亳州市,实地探访曹操这位旷世枭雄的出生地。曹操于155年出生于此,他的家坐落在城东的涡河岸边。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城东有曹太祖旧宅,所在负郭对鏖,侧隍临水。”

曹操幼年在亳州生活过一段时间,从政后曾七次还乡,在家乡留下很多遗迹。报道组一行先后走访魏武故里遗址、曹操观稼台、八角台遗址和曹腾墓、曹嵩墓等曹氏家族墓群,对当地文史专家、市民群众进行了深入采访,试图还原一代枭雄的少年时代——

“曹操是亳州人的骄傲,他在三国时期叱咤风云,在政治、军事、文学方面都展示出杰出的才能。”

“曹操虽然是18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仍然很大,《短歌行》《观沧海》等名篇脍炙人口。”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不再是《三国演义》的奸雄形象,而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正面历史人物。”

……

那些曾经见证曹氏辉煌的宫阙楼台、商贾云集的繁华街市,如今已化作寻常巷陌中的烟火人间。从史书里“走”出来的曹操和他的辉煌业绩,依旧让如今的亳州人津津乐道,引以为傲。

(一)天降紫微

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六月初二,沛国谯县的曹氏祖宅内,一片静谧中透着紧张的气息。

子夜时分,闷雷在西北天际翻滚,涡河水面上的暑气与冷空气相遇,似乎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曹嵩身着一袭素纱中单,手持《周易》抄本在回廊中来回踱步。作为曹氏家族一员,他深知这夜空中的异象或许预示着什么。

当第三声炸雷撼动屋瓦时,西南方向突然腾起紫色云气。那云气形如虬龙,直冲向北斗星域。与此同时,东跨院产房传来新生儿的啼哭声,这啼哭声在雷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响亮,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一个不平凡生命的降临。

暴雨倾盆而下。当雨水触及曹府的青石板时,却化作白雾。七进院落的檐角铜铃无风自鸣,廊柱间白龙状的雾气盘旋升腾。老仆曹福手中的铜盆当啷一声坠地,他惊恐地跪在积水漫漶的台阶前:“老爷,天雨不沾尘啊!”而这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兆。

曹腾,这位年逾七旬的中常侍,坐着紫檀轮椅缓缓碾过青砖。他历侍顺、冲、质、桓四帝,什么风浪没有见过,此时却突然用枯槁的手指直指天际:“北斗瑶光犯紫微垣!”

众人望去,只见第七星瑶光异常明亮,其光晕如罩子般笼罩住乳母怀中的襁褓。襁褓中的婴孩右耳后三粒朱砂痣呈品字形排列,在雾气中泛着微光,恰与太尉印纽上的三公星宿纹相符。

随着曹腾的惊呼,曹嵩忽然指着地面:“河图洛书!”

原来曹腾轮椅碾过的青砖缝隙中,散落的黍粒不知为何竟自行排列成九宫图案。庭院中的百年古柏也无风自动,万千叶片在半空旋转,先拼出“治世”二字,而后又扭曲成篆体的“操”字。

曹嵩取出珍藏的熹平石经残片,帛布上“德操”二字被雾气浸润,墨色晕染开来。他不禁说道:“《荀子·劝学》云: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话音刚落,曹腾腰间银印青绶突然坠地。印纽螭虎双目迸出幽蓝火光,将“汉故大长秋”六字篆文映得透亮。老宦官解下印绶,缠绕在乱响的铜铃上,嘴里念叨着:“昔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今紫微星落谯郡,便取‘孟德’为字!”

此时,襁褓中的婴儿突然伸手抓住曹腾的食指,他掌心剑戟状的胎记与螭虎印纽严丝合扣。曹腾将银印按在孙儿胸口,烙出淡红色的北斗纹印,口中说道:“此掌纹合该执掌北斗杓星!”

书房中《孙子兵法》竹简随风翻动,停在《兵势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之处。檐角铁马发出金戈之音,与婴儿清越的笑声共振。城东太平观祭酒王政仰观星象,见谯郡分野有黑龙衔珠,珠中隐现“曹”字。

寅时三刻,暴雨渐渐停歇。曹府井中泉水皆呈琥珀色,倒映着东方渐亮的天空。晨风卷起碎纸屑与残雾在空中交织,窗外百年老槐新抽的枝丫虬曲如戟,刺破漫天朝霞。

(二)涡河鳄影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六月,谯县暑气熏蒸,曹府西院的槐树下却显得有些阴凉。

十岁的曹操蜷缩在百年老槐树洞里,他手里摩挲着生母遗留的玉韘(玉扳指)。玉韘内侧“夏侯”刻痕被他的指腹磨得发亮,这是母亲临终前塞进他掌心的唯一遗物。

每月初一、十五,曹嵩的牛车都会碾过石板街。曹操总是蹲在巷口数车辙深浅,仿佛从中能揣测出父亲的心思。这日暴雨冲毁车痕,曹操却用手在河泥上重塑出“锋矢阵”,那栩栩如生的样子,巡夜更夫远远看见,惊得摔断了梆子,以为有什么天神降兆。

次日近午,涡河在暑气蒸腾下缓缓流淌。曹操赤脚蹲在码头青石上,将半块胡饼碾成碎屑撒向蚁群。他的眼睛紧紧盯着蚁群,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那些黑压压的虫阵随着他指尖的动作起起落落,竟排成了“十面埋伏”的阵型。对岸传来嗤笑之声:“阉竖家的泥猴儿,又在扮大将军!”

曹操只是轻轻抬了下眼皮,手腕轻抖,饼屑如暗器般射入水中。鱼群惊跃起来,竹竿横扫,七条鲫鱼精准地落在对方草鞋旁。那些逃窜的少年并未发觉,每条鱼鳃里都嵌着蚌壳利刃,这是他用祖父曹腾书房的象牙裁刀改制的武器。看着远处慌乱逃窜的少年,曹操心中暗自冷笑,喃喃自语道:“弱肉强食,唯强者破桎梏。”

曹操沿着涡河向下游走去,蝉鸣与水声交织在一起。在河湾处,他褪去粗布短褐,一个猛子扎进深水。藻荇之间忽现两点幽光,暗流中似乎藏着杀机。这里当地人称“龙潭”,时有鳄鱼伤人。

突然,猩红竖眸的鳄鱼潜伏到少年下方,肌肉绷紧如铁弦。曹操顿感脊背发凉,本能地向一侧闪身,利齿擦过他的左肩。鲜血染红了水面,鳄鱼咆哮着再次扑来,曹操凭借着良好的水性侧身躲避。

经过十几个回合的周旋,鳄鱼的速度渐渐缓慢下来。曹操看准时机,挥拳直击鳄眼,然后抓住岩缝翻出水面,反手将磨尖的龟甲刺入鳄鱼要害,腥血晕染潭水。

暮色中,曹操攥着虎符沿河而行。他左肩的伤口已经结痂,衣袋里装着鳄鱼齿,他打算将其磨成匕首。对岸传来太平道祭酒的唱经声,曹操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空鞘,那里本应插着曹炽送他的竹剑。不过三日前,他已经将竹剑改造成了弩机。

(三)宦门诡道

延熹十年(公元167年)春,曹氏祠堂内弥漫着槐花的清香。

十二岁的曹操跪在前厅青砖上,他的脊背挺直如枪杆。叔父曹炽的竹杖落下,打在他的身上。杖痕交错间,曹操的目光却落在曹炽皂靴上沾的洛阳红土上,那是曹嵩遣人送家书时用的印泥。在棍棒落下的瞬间,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在涡河畔布下的“十面埋伏阵”,市井少年们应该正在用芦苇哨模仿鹰啼报信吧。

曹炽扯碎了曹操誊抄整理的《接要》手稿,纸屑纷飞如雪。曹操垂首数着砖缝中的蚂蚁,忽然看到黑蚁拖着《接要》残页钻进地缝,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夜里,曹操重抄《孙子兵法》,将“兵者诡道”四字仿照曹炽的笔迹改为“宦门遗丑”,墨迹未干就塞进了曹嵩书房的暗格。

三个月后,洛阳有急信到来。曹嵩归家那天,曹操在祠堂檐角挂了只瘸腿鹞鹰。曹炽刚要开口,却见曹操摔倒抽搐,口角歪斜,涎水横流,口中还含糊呻吟着:“中……风……”曹操含糊的声音让曹炽心中一惊,而曹操左手悄悄攥紧袖中的花椒——方才他咬破的椒囊正在灼烧舌尖。

待曹炽踉跄离去,曹操抹净脸登上老槐树,将《接要》草稿摊在膝头。这时曹嵩官袍未解就冲到庭前,却看到曹操端坐吟诵:“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树影斑驳下,哪里有半分病容?曹炽面色煞白如孝布。听闻曹嵩“中风”疑问,曹操跃下大树,故作惊诧说:“叔父何故咒我?”

这时,檐角的鹞鹰突然厉啸,惊落曹嵩腰间的银鱼袋,袋中夹着伪造的“宦门遗丑”字条。自此,曹炽告状时,曹嵩总是摩挲着鱼袋沉吟不语。

解决了“心腹大患”,曹操更是变本加厉,白日里率领“虎豹营”的少年用香灰在谯县绘制布防图;深夜则潜入县衙,把对《孙子兵法》的批注塞进亭长的枕下。立秋那天,他甚至在龙潭布下缚蛟铁索,还故意遗落机关图在曹炽的书房之中。

曹嵩策马赶来时,正撞见曹炽拿着图呵斥曹操。曹操夺过图就跃入深潭。只见他如鱼般潜游,铁索随着暗流缠住巨石,机关咔嗒间布成八卦锁阵。

当曹嵩望着浮出水面的曹操,看到他湿发贴在刻有“能而示之不能”的《孙子兵法》刺青上,忽然想起太学同窗评点《接要》时所说的“此子用兵,已得诡道三昧”,内心不由得有几分得意。

■相关链接——

曹操与故乡亳州

公元155年,曹操生于沛国谯县,即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曹操24岁,从妹夫宋奇被诛,操从坐免官,归乡里。25岁在谯纳卞氏为妾。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曹操33岁,徵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冬,操子丕生于谯。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35岁,董卓之乱中,董卓专权,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操不就,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过中牟,于陈留已吾起兵讨董卓。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48岁,正月军谯,抚循将士亲族。颁《军谯令》。至浚仪,治睢阳渠,进军官渡。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55岁,三月至谯,作轻舟,治水军。七月,操自引水军自涡水入淮,出肥水至合肥,颁《存恤从军吏士家室令》。十二月引军还谯。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59岁,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江西营口,获其督都公孙阳,孙权率兵七万御之。相峙月余,操引军还谯。曹丕、曹植随操至谯,作《临涡赋》。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62岁,五月封魏王,十月治兵征孙权,十一月至谯。

编辑:杨仪 李铁凤  校对:艾文

责编:肖涛         终审:刘俊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