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全市“增信心再出发勇争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迅即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再造许昌民营经济新辉煌,为在“四高四争先”中勇挑大梁、走在前列,推动实现“两融五城四跃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市‘增信心再出发勇争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务实姿态和坚定决心。”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臧义彬表示,作为全市民营经济工作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通过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6433”工程、加强政策执行成效评估等举措,坚决破除门槛壁垒,坚持创新服务理念,坚定抓好政策落实,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打造更优环境、提供更多支持,全力推动广大民营企业参与并服务“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部署,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
“大会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许昌民营经济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幸福表示,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市工商联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继续当好“信心传递员”,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政策宣传,把各项惠企政策精准送达民营企业,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与党同心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当好“发展服务员”,切实提升服务企业水平,进一步拓宽企业家反映问题诉求渠道,解决用工、融资等难题;当好“政企联络员”,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建言献策,让民营企业心声更好得到回应关切,坚持以“拼”的精神、“实”的作风,助力民营企业轻装上阵、茁壮成长,为许昌“两融五城四跃升”作出新的贡献。
“参加完大会,我深感责任重大,进一步明确了科技部门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方向。”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冀伟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服务策略,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将持续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围绕电力装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将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建设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鼓励创新平台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科研设施和数据资源,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方面,将依托许昌市科技大市场等机构,打造更完善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创新人才引育方面,持续推进“科技副总”选派工作,探索“编制待遇在高校(院所),工作在企业一线”的科技人才靶向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向企业一线有序流动。
“民营经济是推动许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此次大会,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增信心’的主动、‘再出发’的豪情、‘勇争先’的斗志。”市商务局局长郑璐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坚持“企业为先、服务至上”理念,以满足企业所需所盼为“金标准”,从细、从小、从实做好全流程服务,用“胖东来式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梳理各项惠企政策,构建“政策直达、服务直通”的惠企服务体系,通过政策宣讲会、一对一指导等多方式送策上门,让民营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及时收集企业和海外市场需求,优选推荐重点境内外展会,采取“贸促会+外综服+出口潜力企业”服务模式,开展产业出海促进行动,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持续用好稳外贸促发展“5+2+N”联席会议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会议将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新业态纳入重点扶持领域,让我们深感农业农村领域的民营企业今后将会大有可为。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全力当好农业企业发展的‘服务员’‘护航员’,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水根说,他们将围绕许昌特色农业产业,充分调研农业企业发展困境与需求,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技术创新、优化服务等方式,支持农业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市场开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组织银企对接、校企对接、人才招聘、产学研一体化等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增信心再出发勇争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立足职能、多措并举,全力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俊洲表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突出三个“聚焦”,一是聚焦破除壁垒,推动公平竞争,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坚决破除依法平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权益;二是聚焦强化监管,推进专项整治,纵深推进服务型执法,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三是聚焦精准帮扶,推行靠前服务。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等行动,认真落实各项精准帮扶政策,服务民营企业提档升级。
编辑:杨仪 李铁凤 校对:张文正
责编:肖涛 终审:刘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