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做强农业优势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水根

“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农业领域精准服务企业、激活产业动能提供了‘路线图’。市农业农村部门将紧扣‘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理念,以乡村富民产业为主战场,聚焦农业企业痛点难点,从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品牌建设等维度精准施策,推动农业民营经济向高端化、融合化、品牌化迈进。”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水根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围绕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作出深度解读。

农业企业的竞争力根本在科技。“我们将把创新链嵌入产业链,实施‘三大创新工程’,推动科技要素向企业集聚,让‘技术红利’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张水根表示。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联合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许昌学院等科研机构,在粮食绿色生产、设施蔬菜智能化管理、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加强合作。推行“企业出题、科研院所答题、政府助题”模式,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良种繁育、智慧农业装备、农产品保鲜等“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企业研发服务。组建由科技特派员、技术专家组成的“产业服务团”,“一对一”入驻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指导、专利申报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

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枢纽。定期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企业技术需求发布会”,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农业企业精准匹配。探索“先试用后付费”转化模式,鼓励科研院所以专利许可、技术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促成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落地转化。

“培育壮大企业梯队,是夯实民营经济根基的重中之重。我们将构建‘育苗—壮干—成林’的全周期培育体系,让‘小龙头’长成‘大树’,‘大树’构成‘森林’。”张水根介绍,市农业农村局将实施“三级跃升”计划,推动企业量质齐升。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建设智慧农场、智能车间和数字供应链。培育数字化示范企业,在粮食、蔬菜、花卉等领域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场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测、投入品精准管控、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同时,支持企业拓展“农业+文旅”“农业+康养”等业态,打造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品牌是农业企业的‘金字招牌’。我们将以‘品质兴农、品牌强农’为导向,打造具有许昌特色的农业‘品牌矩阵’。”张水根说。

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成立专业运营公司和平台,抓好“许农臻选”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管理,培育打造叫响全省、走向全国的知名品牌,提升许昌农产品价值和市场知名度。

塑造知名企业品牌。指导企业开展绿色食品认证、知名农业品牌和老字号申报,探索“胖东来+”模式,支持华昱控股、世纪香、盛田、卓宇、紫米等农业企业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利用主流媒体、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对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链重点企业和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报道,提升企业和特色农产品美誉度。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学习、参展参会,广泛宣介本地特色农产品,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环境。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始终把企业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以‘一站式’服务、‘清单化’落实、‘常态化’沟通,让企业在许昌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成长。”张水根说。


编辑:杨仪  杜鹏勃    校对:孙辉    

责编:肖涛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