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织密服务网格 夯实民生根基

——全市社会工作综述

健全完善组织架构和服务阵地,在全市924个社区实现社区工作委员会全覆盖和社区服务阵地全覆盖;

建立“数据比对+常态摸排+动态攻坚”机制,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5000多名党员干部,通过“一对一”服务,打通了一大批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解决了一大批基层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

……

2024年,是市委社会工作部门全新组建、正式运行的一年。全市社会工作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目标和市委“两融五城四跃升”工作部署,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的路径方法与实践模式,在推动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中迈出了坚实步伐、谱写了崭新篇章。

加强社区治理——

打通和谐社区建设堵点难点

“以前在小区经常遇到遛狗不牵绳的,通过社区和物业宣传、普法,现在大家都文明养犬,小区干净了,生活也舒心。”日前,许昌市腾飞鹿鸣湖畔小区居民杨宇说道。

党建,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指引前行方向的灯塔。为积极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我市专门制定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重点任务清单,细化36条具体措施,逐条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和完成时限,推动任务落地落实。

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点任务的分工方案》,健全完善党对基层治理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

开展村级组织综合服务设施“滥挂牌”问题整治。印发《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挂牌规范管理五项措施》,规范村级组织综合服务设施挂牌。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存在“滥挂牌”问题的858个村(社区)(其中村684个、社区174个)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清理各类不在目录内的标牌标识6012块,整改不规范标牌213块。

此外,我市聚焦提升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健全完善组织架构和服务阵地,在全市924个社区实现社区工作委员会全覆盖和社区服务阵地全覆盖;同时,全市划分24000多个网格,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在志愿服务、矛盾化解、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筑牢“红色”堡垒——

开展新兴领域党建集中攻坚

“很高兴成为社区‘流动网格员’,服务居民,争做文明使者,共建文明城市!”4月22日,在魏都区南关街道育才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育才社区联合辖区“美团外卖”站点,签订“共驻共建”工作协议,80名外卖骑手化身“流动网格员”,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及时发现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突发事件等问题,并反馈至社区,助力问题得到快速处置,架起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

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我市将加强新兴领域党建作为高效能治理工作重中之重,建立“数据比对+常态摸排+动态攻坚”机制,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截至今年4月,全市共摸排新兴领域各类企业4000余家、新社会组织1000余家、新就业群体20多万人。

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推动成立滴滴许昌办事处等4个新业态企业党支部和7个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在产业园区、商圈楼宇、物流枢纽等新兴领域集中区,通过“党建+产业联盟”“联合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等模式,纳管新兴领域党员。摸清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底数,明确35个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与155个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对应管理关系,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抓业务必须抓党建,形成上下贯通的党建领导体系。

线上依托“许昌社会工作”公众号,定期推送党员教育学习资源,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在线学习提升;线下推动260余个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驿站向新就业群体开放;推进爱“新”驿站建设提标、管理提质、服务提效;围绕胖东来重点商圈,推动“友好场景”建设,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围绕实现“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指导中心城区开展试点工作,将新就业群体编入社区网格,担任“移动网格员”,通过“随手拍”上报安全隐患、人居环境等线索,创新“积分管理”模式,激励骑手担当作为。

与此同时,通过党建引领诚信经营、服务创新,带动全市商超、文旅、餐饮行业对标提升,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围绕成立许昌市商超行业协会,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流通发展,打造许昌商超特色自营品牌矩阵,让商超行业成为许昌“品质消费的标杆之城”的金名片。

服务中心大局——

在答好民生答卷中展现新作为

同为煤矿采空区地基下陷房屋,只因自家房子坚固没裂纹就不给赔偿,一想到此事,禹州市鸠山镇楼院村村民耿彩虹就觉得很委屈。

身为帮联干部的许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高尚志下定决心化解矛盾,带领村干部一次次走访,与有关负责人沟通交流,最终针对耿彩虹这种情况确定了赔偿标准,为类似纠纷的化解起到示范作用。

过去一年,市领导以上率下、躬身入局,示范带领5000多名党员干部,通过“一对一”服务,解决了一大批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办成了一大批基层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

在万人助企方面:我市紧盯省、市交办和重点企业反映的疑难问题开展“清零”行动;紧盯近年来影响全市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改;紧盯长期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硬骨头”问题进行重点攻坚;紧盯涉法涉诉、失信限高等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依法审慎处置。常态化开展“六项”对接活动,持续解决企业政策、技术、用工、资金、人才、产销等困难。

在“四下基层”制度落实方面:探索“浦江经验”许昌实践,将联系帮扶工作与“四下基层”制度深度融合。各级帮联干部深入基层宣讲党的惠民政策,累计召开宣讲会7万多场次,覆盖群众100多万人次。围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等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将联系帮扶机制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力抓手,深入细致排查企业和乡村潜在的纠纷,分类梳理、建立台账、跟踪化解。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和中央、省、市交办信访事项,开展信访接待12000多场次,帮助乡村解决实际问题9000多个,牢牢守住信访稳定底线。

志愿者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力量,而且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我市积极引导志愿服务力量助力社会治理,不断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推动志愿者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两融五城四跃升”工作部署,明晰重点、细化措施,建立台账、狠抓落实,以改革创新精神奋力推动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刘磊  杜鹏勃    校对:孙辉    

责编:毛志刚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