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渴”有方
“滴灌袋”,树木的专属“随身杯”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黄增瑞文/图)近日,不少市民在中央公园游玩时,发现公园的树木旁多了一个鼓鼓的绿色袋子。原来,这是树木的专属“随身杯”——抗旱保苗的“滴灌袋”。
最近天气干燥,绿化树口渴了怎么办?
在许昌,补水神器“滴灌袋”来救场。这些挂在树干下端的水袋,可以通过缓慢渗透的方式,将水分输送到植物根部,保障植物健康生长。
抗旱保苗“滴灌袋”
“一包‘滴灌袋’能在一棵树苗下滴灌2天至3天,能有效锁住水分4天至5天。滴灌完毕,‘滴灌袋’将被回收用于不同区域的树木滴灌。”中央公园综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廖宇说,通过浇灌的方式,水分难以抵达树木根部,补水效率有限,“滴灌袋”能够通过重力作用进行精准滴灌。
此外,园林工人还能在“滴灌袋”中加入水溶肥料,为树木补充微量元素,确保树木茁壮成长。
目前,中央公园已设置100余个“滴灌袋”为植物解渴,请市民朋友勿踩踏、踢打,爱护公共设施,共同维护城市环境。
另外,为保障辖区绿化苗木安全度夏,东城区环卫中心绿化大队也相继启动抗旱保绿应急预案,通过科学调配人力、物力,采取滴灌、浇灌、喷灌等方式,确保绿化苗木科学补水。目前,该大队已经在市区八一路、魏武大道、学院路、天宝路等路段开展滴灌作业,全面开展夏季绿化管理、养护工作。
人工鸟窝悬挂高度有讲究
引鸟入园 完善公园生态系统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文/图)“是不是安装得低了?”“应该安装得高一些,避免有人伤害小鸟。”随着中央公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安装首批人工鸟窝,不少市民为中央公园的做法点赞,并询问人工鸟窝的悬挂高度是否标准。
5月14日,记者来到中央公园首批安装人工鸟窝的区域,只见许韵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附近观察鸟窝的情况,鸟儿在林中叽叽喳喳叫着,时不时飞到鸟窝附近张望。
工作人员安装人工鸟窝
“我们是首次安装人工鸟窝,选取的安装点在中央公园永昌路附近水系的一个小岛上,因为游人无法登岛,鸟儿不受干扰,能尽快适应鸟窝。”中央公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廖宇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人工鸟窝悬挂高度应在3米至5米之间。由于是首次悬挂,小岛环境清净,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所以悬挂的高度稍微偏低。
5月份以后,我市迎来鸟类筑巢高峰期,人工鸟窝的放置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最好远离道路,避开游人。人工鸟窝毕竟是仿生设计,鸟儿对居住环境很敏感,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中央公园开展“引鸟入园”项目,就是为了吸引鸟群在此筑巢安家,繁衍生息,从而完善中央公园的生态系统。
随后,中央公园将根据实际情况,摸索、积累经验,以便尽快在园区其他区域铺开,并根据鸟类居住情况对现有鸟窝的高度进行调整,让更多的鸟儿在中央公园繁衍生息。
推进网格员职业化、专业化
以赛促学 技能满“格”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陈媛 文/图)“作为一名专职网格员,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把螺丝刀,寻找城市这座‘工厂’里松动的螺丝,及时拧紧。”近日,在许昌市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城市管理网格员竞赛中,获奖的网格员霍园园这样说。
5月12日,许昌市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城市管理网格员竞赛经过激烈比拼,大家充分展现了在信息收集、矛盾调解、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扎实技能和丰富经验。其中,霍园园等6名网格员分获一、二、三等奖,禹州市政务和大数据服务中心、鄢陵县城市综合执法大队、长葛市城市管理局分获团体一、二、三等奖。
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竞赛
2020年,“城市管理网格员”正式被国家纳入新职业。2022年,《城市管理网格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网格员工作自此有了统一的职业标准。
“举办比赛,就是希望通过‘以赛促学’的形式,推进网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磊说,此次竞赛不仅检验、提升了网格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也为网格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从而共同进步。
编辑:李炎 杜鹏勃 校对:赵欣
责编:肖涛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