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襄城县紫云镇侯庄村,微风卷起层层花浪。在马旗花卉种植农场,近50种月季次第怒放:深红如火的“卡罗拉”昂首挺立,柔粉娇艳的“粉扇”随风轻舞,“夏洛特夫人”金黄的花瓣上洒满晨露,“口红”渐变的胭脂色引得蜜蜂流连……
该农场负责人马军旗是如何铺就一条“花香致富路”的?故事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2019年,曾在煤矿工作数年、经营过饭店的马军旗回到侯庄村,带着从河南南阳学到的技术,毅然踏上了“花田创业”之路。
“月季花期长、附加值高,但本地种植户少,市场几乎空白。”瞄准商机的马军旗引进了包括“粉扇”“超微”“米兰达”在内的首批20余种月季,每日清晨便钻进大棚,研究扦插育苗、病虫害防治。
然而,创业初期的考验接踵而至:一场倒春寒让数千株嫩苗冻蔫,红蜘蛛等病虫害让花苞成片发黄。“那阵子几乎住在田里,翻烂了3本技术手册。”马军旗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一场咨询会上,农业专家提出的“冬季低温控虫法”让他醍醐灌顶。每年11月底,他将月季移至室外一周,既杀灭虫卵又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冬至前后,根据花朵芽点饱满情况进行扦插,成活率达90%。
“现在,农场有50多种月季,各色花朵争相绽放,老远都能闻到花香!”马军旗说,月季虽美,却是业内公认的“药罐子”,黑斑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高发。对此,马军旗总结出“四季养护经”:春剪残枝保营养、夏搭遮网防暴晒、秋施有机肥壮根、冬灌石硫合剂清园。此外,他还给每种月季都建了一份“生长档案”,记录开花周期、水肥需求。
2024年,该农场月季绽放5万朵,产值突破4万元。“现在,一株精品‘老桩’月季能卖到600元。”马军旗算起“花花账”时满脸自豪。
产业发展不仅有经济账,而且有情怀与担当。在侯庄村村部广场上,马军旗捐赠的8盆“卡罗拉”月季格外夺目。花开的时候,办事的乡亲们都爱在这儿拍照。有老人说,看见红花心里就透亮。
“我们计划将马旗花卉种植农场申报为镇特色种植项目,申请补贴资金,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并联合电商平台开辟线上销售渠道,让更多人看到侯庄村的特色花卉。”侯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晓涛说。
如今,马军旗正在学习直播带货,打算通过直播将月季销往全国。他与月季的故事,仍在馥郁芬芳中续写新篇。
编辑: 刘靖雯 责编: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