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6 16:25:52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武芳 通讯员 侯楠楠
我要分享:
摘要:
6月的风,掠过襄城县首山山头,成片的林海翻涌着苍翠的浪涛,掩映其间的亭台楼阁若隐若现。你很难想象现在无边的绿色海洋曾是昔日的“红石荒山”。
首山位于襄城县城南3公里处,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2.90公里,面积约19.72平方公里。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著称于世。长期以来,周边村民沿袭着“靠山吃山”的传统,对首山红石进行无序开采,致使整个山体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14年,襄城县委、县政府启动首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以渣堆清理、采坑回填、坡面整治、护坡、集排水、道路、绿化、人文景观改造等治理工程,全面消除首山地质灾害隐患、修复地形地貌、恢复土地功能、防止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等。每年的植树节,党员干部带头,乡亲们挥锹培土,一株又一株栽绿,一铲又一铲固土,一年又一年坚守,从这片荒坡到那片秃岭,从首山南麓到首山北麓,山梁重披绿袍。
此外,襄城县大力实施首山周边“揽山入怀,纳水润城”发展战略,着力建设首山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七彩首山、首山特色生态园、首山油菜花主题公园等项目;同时,根据每个乡村的特色,连续举办风筝节、油菜花节、樱桃采摘节、西瓜节、秋梨节等,营造振兴乡村氛围,打造“山、水、城”一体化的碧水蓝天美好家园环境。
“以前上山采石头,也没挣啥钱。这后来不上山了,山也封了,开始种樱桃,现在一亩地能见个六七千块钱,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湛北镇北姚社区村民石二营尝到了绿色生态治理的甜头。
从“凿山取石”到“封山育林”,数字记录下首山的生态跃迁:据统计,现已绿化荒山8615亩,绿化美化彩化林地574万平方米,种植乔木类69.59万株,藤本类128.51万株,首山植被覆盖率从治理前的不足10%提升到66%。高处的文峰塔静静矗立,见证着这片人工林海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嬗变。
“穷山沟变成了聚宝盆,人气旺了,坐到家门口,钱都挣到腰包里了,群众非常高兴。我们集体经济收入过去是零,现在是四五十万块钱。首山真正变成了青山,变成了我们发展的靠山。”湛北镇北姚社区党支部书记康文昌说。
首山治理只是襄城县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襄城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树牢“六个严禁”红线,以“六提倡、六反对”为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合理布局绿化空间,科学精准实施造林,壮大生态产业,弘扬生态文化,着力提高全县森林质量,持续提升襄城县林业生态建设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小治理、大保护’的总体思路,持续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加强山区管护,实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保护,不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绿色走进群众、渗透生活、影响观念,努力打造生态修复治理的‘襄城样板’。”襄城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军说。
编辑:梁坦 责编:肖涛
责任编辑: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