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网 > 县区 > 襄城县 >正文

襄城县颍阳镇:“凉亭议事”铺就乡村善治新路径

2025-06-16 16:55:22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侯力强 通讯员 李亚飞 文/图

我要分享:

摘要:

图为大路吴社区召开“凉亭议事会”。

6月的襄城县颍阳镇大路吴社区,行道树干挺枝秀、白蜡树影斑驳、街道宽阔干净。村头的“议事凉亭”内,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其间,从家长里短聊到文明评比,从道路修缮聊到产业规划,在欢声笑语中勾勒出基层民主治理的鲜活图景。

近年来,在襄城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颍阳镇人大主席团以大路吴社区为试点,创新“党建引领+民主议事+文明创建+机制创新”四维模式,探索“凉亭议事”机制,将村头的“议事凉亭”变为村民们的“民意客厅”,将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以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襄城新篇章。

党建网格激活民主“神经末梢”

在大路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张“党建+网格”四级治理图格外醒目:该社区将585户村民划分为35个基础网格,其中最大网格24户,最小网格11户,由党员网格长牵头,人大代表、村民组长等融入网格,担任网格员。网格长和网格员负责对分包网格内的群众进行联络沟通、解决生活困难、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构建起“收集—议事—督办—反馈”闭环机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让“微”治理真正发挥大作用。

“路灯不亮的问题,从网格收集到议事会决议,只用了3天时间。”该社区党支部书记焦学旺说,通过“凉亭议事会”“连心路协商”等载体,他们累计解决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民生小事218件。这种“小事网格办、大事民主议”的模式,让党旗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也让民主触手可及。

民主议事赋能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产业发展上,大路吴社区通过村民协商会确定了辣椒规范存放点、农机集中摆放区,吸引3家农业企业入驻;依托许昌市庭院经济示范村的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肉加工产业,牛羊肉加工户有30多家,其中彦涛五香牛肉正在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对集体经济收入建立“532”收益分配机制,即50%用于民生改善、3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20%用于人居环境整治,真正实现改善民生与产业发展“双丰收”。

在治理效能上,大路吴社区创新“凉亭议事”机制。他们将村民议事会搬到凉亭、广场,召开“凉亭议事会”,一壶粗茶、一张圆桌、几把条凳,干部、村民、代表围坐一起,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逐步建立“群众提需求、干部列清单、集体议方案”的议事模式,有效解决以往群众会议中“干部一直讲,群众一直听”等问题。

民主议事不仅议出了民生温度,更议出了发展加速度。数据见证成效:2024年,被确定为县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后,大路吴社区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共整治大小荒坑30多处,拆除破旧房屋残垣断壁200多间,打通5条东西街道和3条南北街道,形成街道整洁有序、面貌焕然一新的主路南北宽17米的“五横三纵”路网格局。

机制创新结出善治硕果

在社区主干道,蓝底白字的“街长制”公示牌整齐排列。在四级网格体系中,人大代表、党员化身“民意桥梁”,以“凉亭议事会”为抓手,听取民意、汇聚民智、收集建议、解决问题。“我们把民主贯穿‘提、议、决、办、管、评’全链条,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当家人’。”该镇人大主席智光领表示,通过建立“网格吹哨、干部报到”联动机制,推动社区管理从“突击整治”向“长效精细”转变,先后破解了老旧管网改造、闲置土地利用等治理难题20余个,形成“党建引领有力、居民自治有序、多元协同有效”的治理闭环。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的治理。从“凉亭议事”的微观场景到网格治理的宏观架构,大路吴社区的生动实践印证着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协商、每一项决策中。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民主正转化为群众可见可感的获得感,勾勒出乡村善治的美好画卷。


编辑:梁坦  责编:肖涛


责任编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