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炎炎夏日长 独享清凉意

@许昌人,这份“清凉”请查收

消暑纳凉,是每个人在炎炎夏日中最渴望的事情。

除了冰镇西瓜、摇曳的风扇……能让人感受到凉快舒适外,家门口的纳凉场所也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咱许昌的消暑纳凉地都有哪些?

【户外篇】

隐匿在大街小巷的“小森林”

炎炎夏日,走出空调房,到哪里能觅得一处清新自然的风景,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6月24日,让我们一起走出室内,与绿意与欢乐撞个满怀。

烈日当空的盛夏,市区不少路段绿树成荫,骑车或行走在这些美丽的林荫路上,身心都无比畅快。

在市区文化路、建安大道、人民路、榆柳街等路段,行道树遮天蔽日,是名副其实的“天然遮阳伞”。走在树下,阵阵凉意让人心旷神怡。

市区西湖公园绿树成荫,是咱许昌人的“避暑山庄”。当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顿时感觉凉快了许多。西湖公园里最热闹、最惬意的纳凉之地要数读书亭。从远处看,亭子、长廊在油松等树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人们在那里纳凉、休闲,好不惬意!

行至清潩河游园北段,记者看到这里也聚集了不少前来避暑纳凉的市民。大家或拿着凳子,或铺着地垫,在一片绿荫下乘凉。

此外,亲水赏荷也是不错的避暑方式。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生态水系建设,水系已经成为许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张闪亮的名片。夏日炎炎,市区水系的亲水平台,正以盛夏的姿态铺展画卷,成了市民亲水、纳凉、赏荷的好去处。

【室内篇】

这些免费的室内场馆逛一逛

户外暑热难消,不如到许昌免费的室内场馆逛一逛、玩一玩。读读书、逛逛展,清凉解暑还能拓宽知识面。

作为许昌市最大的综合博物馆,许昌市博物馆藏品丰富,包罗万象,冬暖夏凉,环境优雅。目前,许昌市博物馆“太平·如意——河南博物院藏明清珍宝展”将一直持续到今年7月22日,大家快到博物馆打卡吧。

步入许昌市图书馆,柔和的灯光营造出温馨的阅读氛围,座椅摆放整齐有序。夏天来这里静心读书,学习经验值+1+1+1……

在许昌市科技馆,未来触手可及,科学的光芒照亮每一颗好奇的心。炎炎夏日,带着孩子来科技馆,在齿轮转动、光影交织间,破解宇宙的奥秘,寻找未来的答案。

还有遍布在市区的书店,不仅是卖书的地方,更是传递知识和快乐、让人们找到精神归宿的地方。许多热爱阅读的人在这里一坐就是整整一天,让夏日多了一份清凉和温馨。

【亲水篇】

解锁夏日避暑多样玩法

“亲水”,是人们纳凉避暑的首选之一,让我们一起看看哪些地方能逃离城市热浪?

大鸿寨景区犹如一个“天然空调房”,这里森林覆盖率极高,颇多山泉瀑布,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8℃,是登山、徒步、露营的绝佳去处。

禹州逍遥观也是避暑胜地。该观群山环抱,古树参天,环境清幽,漫步步道,雾气在脚下流淌,远处青山若隐若现,耳边传来瀑布的轰鸣声,仿佛置身于水墨画卷之中。

谁说夏天不能泡温泉?鄢陵花都温泉利用天然优质矿泉水,打造了80余座风格各异的汤池,包括星座池、生肖池、五行池等,让你在花香萦绕中享受温泉的滋养。

在瑞贝卡欢乐园,有刺激的水上滑梯、梦幻的造浪池、悠闲的漂流河,还有专为小朋友设计的儿童戏水区,让全家人都能享受清凉一夏。

◼相关新闻

夏日乐享清凉

市区3处人防工程便民纳凉点开放

image.png

几位老人在便民纳凉点读书看报。

本报讯 (记者 黄增瑞 文/图)炎炎夏日,为方便市民避暑纳凉,许昌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对外开放了3处便民纳凉服务点,分别位于文峰游园文博图书城、郑许市域铁路许昌东站和鹿鸣湖站地下候车厅。

6月24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些纳凉点,了解运行情况。当日下午,在郑许市域铁路许昌东站地下候车厅东南角,记者看到多位市民正坐在椅子上休息,有的在刷手机消遣,有的在化妆补妆。“这里有桌椅,环境整洁,我在这儿等朋友一起去郑州挺方便。”市民梁丽丽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来到郑许市域铁路鹿鸣湖站,发现地下候车厅北侧同样设置了纳凉区,并悬挂着标注“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字样的横幅。许昌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工程科负责人江浩介绍,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两个站点作为纳凉点,是考虑到许昌东站客流较大,来胖东来的人多,而鹿鸣湖站周边居民区密集,方便市民就近避暑。

在市区文峰游园文博图书城西北角的纳凉点,记者看到多张方桌旁围坐着聊天的市民和看书的老人。“夏天这里凉快,我们几个老朋友常来乘凉、看书,感觉挺舒心的。”市民文怀林笑着说。另一位老人也表示,他中午送完孙子上学,就和邻居一起来这儿乘凉。

“开放人防工程作为纳凉点,是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江浩表示,平时,各个纳凉点均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确保市民在这里享有安全、舒适的避暑环境。接下来,许昌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将继续优化便民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随着高温天气持续,人防工程纳凉点将成为更多市民的夏日好去处。许昌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提醒市民,纳凉时请遵守公共秩序,共同维护整洁、和谐的环境。

编辑:李建山 李孟达      校对赵欣

责编:肖涛                               终审:刘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