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榜样如光照前路

编者按

我们即将迎来七一建党节,这是党的伟大节日,更是全体党员共同的荣光。为充分展现我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今日选取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予以刊发。

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让村庄旧貌换新颜;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构建和谐家园典范;机关单位党组织在政策落实、服务群众中响应号召,成为担当作为、推动发展的坚实力量……这些先进基层党组织,虽所处领域不同,但都以坚定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成为我们前行道路上的光辉榜样。

希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能够以他们为标杆,汲取奋进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聚焦落实在“两高四着力”中勇挑大梁、走在前列,推动实现“两融五城四跃升”,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禹州市花石镇河东张庄村:

支部领着干 发展动力足

□本报记者 胡晨

创新“集体+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先后入股原谷原麦连锁店、成立河东张羊肉体验馆等,仅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5万元;

实行“片区化、信息化、片长负责制”治理模式,将整个村庄划分为9个片区,每个片区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设有网格长、网格员,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把孝善责任纳入村规民约,依托“孝道日”和传统节日定期举办“六代同堂一家亲”等孝道活动,每月两次组织全村65岁以上老人共聚一堂,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一次次探索,是禹州市花石镇河东张庄村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交上的答卷。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建强战斗堡垒,禹州市花石镇河东张庄村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针对村“两委”党员干部制定“三过硬”(思想过硬、工作过硬、作风过硬)规定,筑牢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压舱石”。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此,该村依托河南实佳面粉有限公司,由党支部、村民、河南实佳面粉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360.8万元,成立河东张庄村经济发展资金互助社,通过投资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实现多方受益。同时,该村积极探索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新“集体+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先后入股原谷原麦连锁店、成立河东张羊肉体验馆等。仅2024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较2020年增长1.5倍。

如何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抓手?该村探索实行“片区化、信息化、片长负责制”治理模式,将整个村庄划分为9个片区,每个片区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设有网格长、网格员,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同时,村党支部采取“片区+积分+二维码”办法,设置村民“义务工”岗位,每月依据积分多少,对评选出的“积分冠军”“重教之家”“标杆庭院”“优秀区长”等进行表彰,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如今,头顶一个个“国”字号桂冠的河东张庄村,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让群众幸福可触、可感、可及。


鄢陵县张桥镇和寨村:

探索工作“微创新”画好治理“同心圆”

□本报记者 胡晨

前不久,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揭晓,鄢陵县张桥镇和寨村榜上有名。

和寨村辖前和寨、后和寨、魏庄3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全村838户4000多口人,是张桥镇人口第一大村。从普通村落到“省级示范”,再到“全国先进”,和寨村有何秘诀?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探索‘2·15’网格化服务工作法,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行‘积分超市’激励机制,引导村民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有效激发了基层善治活力,推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和寨村党委书记裴美莲说。

工作中,和寨村结合村情实际,依托“2·15”网格化服务工作法,把“有工作热情、有奉献精神、有群众基础、有办事能力”的党员、村民代表和“五老”人员组织起来,按居住位置把村民划为46个小组,每一名党员和一个村民代表分片联系15户群众,及时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化解矛盾纠纷。

该村还对每个网格小组实行积分制管理,对参与的代表实行积分评定,每成功处理一起矛盾纠纷积分加5分,每服务群众一次增加3积分,党员和群众代表凭积分到村“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物品。这种管理模式完美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确保了政策不棚架、工作不落空、民意及时报。

基层可感可及的民生问题有很多,既包括越来越鼓的“钱袋子”,又包括就业医养等方面的有效供给。为此,和寨村重点围绕“土地”做文章,采用土地流转、租赁、入股等模式,整合180多亩土地发展高效农业,集体经济年收入近40万元。利用闲置学校,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建成和寨村中心养老院,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五保户和留守老人养老问题,让7名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唯有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群众更好的生活品质,基层治理才能有从“愿景”到“实景”的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工作‘微创新’,进一步从群众关心的事情、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办实事、解难题,争取画好基层治理的最大‘同心圆’。”裴美莲表示。


魏都区南关街道育才社区:

用心用情用力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本报记者 付家宝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魏都区南关街道育才社区以党建引领,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近日,我们社区的‘流动网格员’在配送外卖时发现许昌实验中学家属院一单元门前的大树倒伏,便立即通过‘随手拍’将该情况反馈至社区,社区迅速联系专业人员到现场处理,有效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6月26日,育才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艳娜对记者说,育才社区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协同共治,探索推行“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的融合发展模式。联合辖区“美团外卖”站点,签订“共驻共建”工作协议,引导80名外卖骑手化身“流动网格员”,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宣传就业、医保等惠民政策,及时发现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突发事件等问题,并反馈至社区,助力问题得到快速处置,架起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育才社区邀请部分爱心商家、志愿者服务队等,每月中旬定期举办“公益集市”,开展便民服务活动67次,累计受益群众2100人次;推出暑假爱心托管等服务,帮助解决假期期间外卖员子女的日常看护和监管问题。同时,建强用好社区“爱新驿站”,常态化提供10余项暖心服务,为居民群众和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驻足歇脚的暖心“港湾”。

“感谢咱们育才社区,依托小区民情议事会,开展4次协商会议,成功为我们家属院引进专业物业,切实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日前,提起小区的变化,许昌市教育局家属院居民称赞道。据了解,育才社区全面落实“社区—网格—小区(楼院)”三级基层民主协商体系,成立社区民情议事会、网格民情议事会、小区(楼院)民情议事会,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切身利益的问题,定期组织庭院长、楼栋长、居民长、党员代表、热心居民等,开展议事协商,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动力,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老旧家属院物业引进、环境提升等问题20余个。


建安区许由街道幸福社区:

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细“治”入“微”

□本报记者 张辉

“我们今年要招募10名大学生志愿者,负责协助开展暑期托管学生的课业辅导,组织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解除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6月24日,建安区许由街道幸福社区党支部书记孙亚鹏边接待前来报名的大学生边说。

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单元,社区着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幸福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微网实格”治理模式,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良好工作格局,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幸福社区以单元楼为最小治理单位,划细划小基层治理“微网格”,构建“1张社区总网格、7个小区一般网格、144个单元楼微网格”三级网格体系,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辖区总网格长,组建网格党小组7个、确立党员中心户170户,构建“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实现网格设置更精细、组织体系更优化。

幸福社区还发动党员干部、物业人员、居民代表等进网入格,择优担任微网格长、微网格员,明确政策推广宣传等五项职能,定期开展“敲门问需”活动,实现风险隐患“发现—报告—处置—反馈”工作闭环;鼓励辖区内肯奉献、愿担当的党员干部等分类成立“五心”志愿服务队,组建23个特色社团,引导构筑新型和谐邻里关系。

幸福社区还积极整合辖区资源,招募“网格合伙人”,动员辖区商户组建商业联盟,为微网格员定制专属优惠福利,网格员享受打折优惠,形成多方共赢局面;邀请业务骨干到社区开展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优秀网格员评选,激励网格员在社区服务管理中敢为善为、争当表率。

为提升管理质效,幸福社区还建立“许由街道幸福社区”微信公众号,实行“居民吹哨、社区接单、机制统筹、部门解决”工作模式,持续拓宽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并将“许邻e家”小程序嵌入社区公众号,方便网格员及社区干部在线发现群众难题。

“微网实格”运行以来,幸福社区共汇总受理居民各类诉求374件,办结366件,办结率达97.8%。“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微网实格”治理工作,持续为居民提供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社区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孙亚鹏表示。


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以“党建红”引领“执法蓝”

□本报记者 武芳

“请把你的导游证,还有派团单、旅游合同拿出来让我们看一下。旅游的学生比较多,导游一定要注意游客的安全问题。”日前,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宋兵强和同事们一起在科技广场附近,对旅游大巴进行了突击检查,为暑假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保驾护航。

近年来,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党建工作与文化执法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文化市场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政治支撑和强大动力。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得枝荣。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专题读书班为载体,发挥党总支理论学习头雁作用,示范带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党员学原文、悟原理,不断筑牢思想根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在执法领域打出一套铁腕“组合拳”,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执法队伍。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将党建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重要会议内容,坚持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一起抓,落实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不断创新党员活动形式,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

“服务”是党支部建设的永恒主题。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突出抓好深度融合,以深化“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争当忠诚文化卫士”党总支品牌建设为抓手,先后开展了“闪电”系列行动、养老诈骗、暑期文化市场治理、非法卫星电视接受设施专项整治、室内剧本娱乐场所专项行动等,推动和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同时,注重发挥“两个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运用“联乡帮村”“手拉手”“四送一助力”等工作机制,先后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三双”和帮扶共建活动,有效地提升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动力。


许昌科技学校:

牢记教育初心 勇担育人使命

□本报记者 李新 通讯员 张明阳

“我们始终秉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以‘一三四六强党建,争先创优走在前’这一党建文化建设品牌为引领,以‘五星’支部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内涵建设迈向新高度,牢记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日,许昌科技学校党委书记李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该校立足党建引领,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清廉学校创建行动示范校培树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具体工作中,该校党委多策并举,扎实推进。夯实政治建设“硬基础”,在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2023年,该校文科党支部获评河南省“四强”党支部,并全力打造“红梅铸魂,文心领航”特色品牌,积极申报河南省样板党支部。

该校党委培树党建工作“靓品牌”,大力实施“党建+”工程,创建特色文化品牌;强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意识形态教育。

尤其是在实施“党建+”工程方面,该校党委创新打造“一三四六强党建、争先创优走在前”党建文化品牌、“党建带团建,共建促发展”团建文化品牌、“廉润科技,与梅同清”清廉文化品牌、“五育双培一树人”德育品牌、“党建带关建,五老带五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多彩融通,向上向善”思政课程品牌,助推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另外,该校还下好党建业务“融合棋”,特别是在“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捷报频传——2024年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河南省“双高”建设工程绩效考核优秀等次;与河南富东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成了集生产、教学、科研、培训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装备制造生产性实训中心;进一步深化与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助力其50条生产线的提质改造,进一步提升校企双元育人和服务地方的能力。

编辑:李梦源  杜鹏勃    校对:孙辉   

责编:毛志刚                终审:杨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