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 致敬光荣岁月

2025-07-01 10:03:12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张铮

我要分享:

摘要: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真理指引航向,理想照耀征途。当历史的指针指向“七一”,我们心中便涌起一股炽热情感。104年前,中国共产党如同一颗璀璨的启明星点燃了革命的烽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曲曲壮丽凯歌。

许昌是中共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有不少“红色基因”场馆,以及以“七一”命名的道路和社区。随着“七一”建党节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重温红色故事,汲取精神力量。

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地区之一

6月27日,记者走进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和中共许昌中心县委主要成员的雕像让人肃然起敬,栩栩如生的塑像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红色岁月。

“百年前的许昌,一批有志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建立中共党组织。”当日,中共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昌较早建立了党的组织,是河南省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地区之一。

1924年春,河南青年学会会员汪涤源来到长葛县甲种蚕业学校任教。他组织读书会,向师生介绍进步书籍,并团结进步师生组成骨干力量。同时,他还组织学生会,吸收工人群众参加,向工人群众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

与此同时,在省立开封第一师范学校上学的霍树中和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孟炳昌,利用节假日回到长葛县开展宣传活动,他们给工人、学生送来了许多进步报刊和书籍,为马克思主义在长葛县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1924年夏,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派共产党员王克新到许昌,以学校教师身份作掩护,和后来到许昌的共产党员刘少猷一起,积极开展工农运动,筹建党的基层组织。同年,建立了许昌第一个党小组——中共长葛小组。

1926年,第一个管辖许昌、长葛等县党组织的党的委员会——中共许昌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

1927年至1930年,中共河南省委为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形势,先后三次在许昌建立中共豫中特别委员会(简称豫中特委)。

1931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根据形势变化决定取消豫中特委。同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在原豫中特委基础上建立中共许昌中心县委。

1933年1月,按照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共许昌中心县委的基础上,组建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派吕文远任书记,刘晋任组织部部长,机关设在许昌。中共许昌中心县委工作人员遂转为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并立即开展工作,许昌成为全省党组织活动的领导中心。

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当时光的车轮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许昌大地依然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涌现出了诸如杨水才、郭仙等代表。

20世纪50年代末,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江山多娇》,描写的是禹县人民英勇治理荒山的故事:为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河南省蟠龙山农业合作社在县委的领导下,组建了一支青年治山突击队,18岁的女共青团员岳仙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第一个报名参加了青年治山突击队。

岳仙的原型就是禹县共青团员郭仙。1957年9月,禹县掀起大规模治山造林运动,经过百日奋战,治理山头913座,面积达86万余亩。

1957年12月4日,该县在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获治山特等奖。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以禹县治山造林为题材,拍摄了新闻纪录片和故事片《江山多娇》。

1958年8月20日,全国第三次水土保持会议在禹县召开,到会领导和代表高度赞扬禹县人民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绩。他们的经验先后吸引了全国各地,以及越南、印尼等国参观团前来学习。

1959年1月,该县应邀派出水土保持辅导员,随山东参观团赴山东传授经验,帮助治山造林。

活着是一面旗帜,躺下是一座丰碑。“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6月28日,在建安区杨水才纪念馆,手推车广场中心塑造了杨水才推手推车的雕像,展现了杨水才生前带领群众挖塘、治岗的形象,表现了他“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崇高精神。

196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记共产党员杨水才同志的光辉事迹》长篇通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同日播发,全国各地报纸、电台相继转载和播发;同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又在头版以《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评价杨水才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模范共产党员”“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干部、一切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榜样”。

激活党史学习教育“新动能”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百年党史是我们奋斗路上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随着“七一”建党节的到来,不少群众自发走进遍布在市区的“红色场所”,重温红色故事,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市区天宝路上的党建主题公园,以“讲述党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为设计理念,将党建生活与百姓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集思想教育、休闲健身、文化传承、党建科普、形象展示、陶冶情操于一体的党建主题教育平台。

近日,中共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的志愿者走进基层,为群众解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相关政策,并发放宣传手册。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为新时代党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中共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立足“存史、资政、育人”职责,通过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党建文化,以深学细悟领航、以精耕编研夯基、以多维宣教聚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数字赋能宣教,构建党史学习教育“云矩阵”。中共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聚焦党史宣传教育主线,坚持以许昌党史方志宣传平台为载体打造全域覆盖、全时在线的党史学习教育云平台,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24小时不打烊”。

扎实推进党史方志文化进基层活动,中共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2024年到鄢陵县程留宾革命烈士纪念馆、八一路小学、杨根思部队等地开展活动,大力弘扬了许昌红色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办好许昌党史方志书屋和方志文化展厅,交流收存史志书籍150余种1200余册、征集家谱复印件6种16册,制作书屋电子目录1.4万余条,优化查询服务。

“我们要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在深学细悟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守正创新中讲好红色故事,在服务大局中彰显史志担当。”中共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任郭汶青说。


编辑:李炎  杜鹏勃    校对:赵欣   

责编:肖涛                终审:杨红卫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