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真好,传统粉条也能做出新花样。”日前,在深圳“2025消费帮扶仲夏行动暨乡遇万物·共塑美好——名优特产进万家选品会”上,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田农业)摊位前人头攒动,正宗红薯粉条“禹粉”“大宋官粉”“粉一根”系列产品吸引了众多采购团队和深圳市民前来品尝。
位于禹州的盛田农业是一家集红薯种植、研发、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中华老字号”企业。
“我从七八岁就看父辈们做红薯粉条,到现在已40多年。每年春节前,禹州各个村子的人就会挥动漏瓢制作红薯粉条,村子里各个角落都弥漫着红薯粉的香气。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禹州人来说,这样的场景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历久弥新。”孙继周说,红薯粉条的制作技艺在明朝中晚期就已经成熟,一直延续至今。盛田农业百年粉坊至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大家耳熟能详的乾隆皇帝赐名禹州粉条“素鱼翅”的故事,从侧面说明了禹州粉条的悠久历史和优良品质。
作为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项目第四代省级“非遗”传承人,如何将禹州粉条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打造许昌纯红薯粉条第一品牌,让粉条产业成为带动乡亲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始终是萦绕在孙继周心头的问题。
2006年,孙继周成立了盛田农业,推动红薯粉条制作走上公司化、产业化运营之路。“我认为传承传统技艺既要怀揣一颗匠心,又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孙继周说,盛田农业联合中国农大、河南农大、南京农大、许昌学院等高校组建12人的博士团队,先后投入超200万元研发资金,历时三年半研发出红薯鲜粉保鲜技术,解决传统粉条依赖明矾、需长时间泡发的痛点,实现“开水冲泡59秒即食”。盛田农业还引进了第六代全自动智能鲜粉生产线,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酸辣粉、自热小火锅、粉条豆腐菜等方便食品,为快节奏的都市白领提供全营养的保鲜特色小吃。
从红薯粉条到蔬菜粉条、杂粮粉条、“食药同源”粉条等新品类,从传统粉条到鲜粉条、儿童孕妇可食的无明矾粉条,从简陋作坊到自动化智能生产车间……创新步履不停,推动禹州粉条成功打入知名火锅企业,进入胖东来等知名商超,远销英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
盛田农业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增收。“我是北郝庄村人,之前在外地打工,没有归属感。现在守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能拿三四千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盛田农业鲜粉生产车间主任梁彩丽说。
粉条产业蓬勃发展也打通了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我们以红薯粉条为媒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目前,我们盛田农业百年粉坊观光工场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在观光工场的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人们不仅可以学到粉条相关的知识,体验做粉条的十八道非遗老手艺,还能深入了解禹粉文化,领略‘非遗’魅力。”孙继周说。
一根粉、五代人、18道非遗工艺、25种营养价值、59秒吃鲜粉……几个数字看上去很简单,但这正是盛田农业20年来深耕红薯粉条行业的初心,也是其创始人孙继周立志创立许昌纯红薯粉条第一品牌、推动粉条产业做大做强的底气。
“在许昌,红薯种植、粉条制作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粉条产业是能够推动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孙继周说,盛田农业在守护传统技艺的同时,将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传播禹粉文化,让更多人知道禹州粉条,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编辑:刘磊 杜鹏勃 校对:孙辉
责编:毛志刚 终审:杨红卫